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芒 《台声》2003,(10)
记者:台湾素有“陈林半天下”之说,林姓是台湾的第二大姓。据我所查的资料表明,台湾林姓占总人口的8%还强,即在180万人左右,也可谓人多势众了。那么林姓族人在开发、建设台湾的过程也一定有不少杰出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今天能不能请郑老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拓台先烈林凤、林杞郑坚:林姓族人在台湾可谓精英人物辈出,最早受到台湾先民崇敬的当数340多年前跟随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入侵者、收复台湾的两位武将林凤和林杞。记者:那么就请您给我们讲一讲这两位将军的功绩。郑坚:林凤是福建漳州龙海人。1661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立了大战功后,立…  相似文献   

2.
记者:陈姓是台湾的第一大姓,据1989年统计,台湾陈姓人口占总人口的11%还强。按台湾现有人口2300万推算,台湾姓陈的多达250万左右,即每10个台湾百姓,就至少有1位是姓陈的。那么陈姓族人在台湾的建设中也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能不能请郑老给我们讲讲陈姓族人的功绩。郑坚:陈姓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姓,所以340多年前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陈姓官兵也特别多。今天陈姓族人在台湾也居百姓之首,他们对台湾的开发建设,付出的血汗当然也最多。讲到台湾陈姓族人的功绩,有两位先贤是一定要提到的———建台元勋陈永华陈姓先贤、望族众多,而…  相似文献   

3.
金芒 《台声》2003,(12)
记者:得姓于5000多年前的张姓,无论在大陆、在台湾都是赫赫有名的第三大姓。300百多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出生入死的有一大批张姓将士,其后裔及明清年代自闽粤入台的张姓先民,为台湾的开发奠定了根基。台湾张姓知名人士很多,如“番仔驸马”张达京、台湾新文学先驱张我军、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等,今天就请郑老给我们讲讲台湾张姓族人的事迹。郑坚:台湾第三大姓张姓族人,史有记载的最早入台的是300多年前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众多将官:如殿兵镇张荣、游兵镇张华、张在、张骥、后提督中协张显、水师副将张钦等等。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自闽粤…  相似文献   

4.
台湾过唐山     
《台声》2016,(8)
正来到漳州半年多,作为一个闽南移垦到台湾黄姓家族的第30代后裔,闽南厦漳泉与台湾的风土人情多么的相似,漫游在祖先居住千年的八闽大地,发现在泉州、厦门、漳州都有与我在台湾莺歌家乡一模一样的地名——黄厝,当然住的都是与我血肉相连的黄氏乡亲。在乾隆年间对台海禁开放后,我们是整个家族移居到台湾北部。有偏绿营的小学同学主张台湾人是有"唐  相似文献   

5.
廖江 《当代广西》2006,(16):59-60
一支生活在多民族地区的汉族民系。它有一部漫长、艰辛的迁徙史。它坚守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发展。广西客家——一个仍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摘引自钟文典《广西客家·前言》毛村原名茅村,位于漓江中游大圩河段北岸3公里,今属灵川县大圩镇廖家村委辖,140户,700余人,皆黄姓。村庄建于一片田野之中,有麻雀岭屏列村北,秋陂江从西北的灵田乡纵贯南下,至村西折而东南汇入漓江。峰列屏障,田畴四围,阡陌辐辏,清流环抱,风光秀丽。毛村黄氏族人为“江夏堂“”邵武黄峭山家族”后裔,公认黄峭山为其开基始祖。《江夏黄研究》载云“:…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2)
正唐朝泉州富豪黄守恭,一生乐善好施。相传有一云游和尚乞地建寺,黄守恭起初不太乐意,故意出难题:若宅中桑树开莲花,方可献地建寺。话音刚落,黄宅立现奇迹,紫云盖地,桑树盛开莲花,黄守恭爽快践诺献出千亩桑园宝地。现在我们到泉州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犹可以看见这株千年古桑。因有桑开莲花之祥,初名莲花寺;又有紫云盖地之瑞,亦称紫云寺。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延用至今。现在黄守恭子孙,都以寺中檀越祠为祖庙,"紫云"为堂号。黄守恭  相似文献   

7.
金芒 《台声》2003,(8):38-39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氏,古而有之。其实我中华民族的姓氏还远不止这些。目前,大陆近13亿人的姓氏多达3000多个。在宝岛台湾,2300万人使用的姓氏则将近1700个。在台湾百姓中代代相传着“唐山过台湾”的故事,说的就是台湾各姓氏同胞的祖先当年从“唐山”(即大陆)跨越台湾海峡,在台湾披荆斩棘、开拓建设、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台湾的百家姓氏究竟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他们与大陆又有何渊源关系?记者专门讨教了台湾乡亲郑坚老先生。郑老先生曾任全国台联副会长、台声杂志社社长,今年已是76岁高龄,听他讲台湾百家姓的故事,就像是唱起了唐山谣———  相似文献   

8.
泉州与台湾,人同祖、地同脉、语同音、民同俗,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台湾的冠姓、冠籍地名与纪念地名,是泉州和台湾“血缘“、“地缘“、“亲缘“密切关系的体现,是两地关系的特点之一。据悉,台湾此类地名有200多个,主要源自泉、漳移  相似文献   

9.
孙宇 《两岸关系》2002,(4):58-58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到台湾,笔者都和台湾记者打了不少的交道,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素质和工作效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台湾只有2300万人,却有200多个广播电台,60多个有线电视台,6641种杂志,445种报纸,撑起这个庞大传媒市场的主力,当然是活跃在各个角落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杨钊 《两岸关系》2014,(4):23-25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两会台湾媒体都会从台湾派记者来北京,采访两会成了台湾记者见识大场面最好的练兵场。2014年两会给台湾媒体最大的感触是:少了抽象,多了具体;少了排场,多了效率。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台湾媒体普遍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展现,如两岸经济融合、两岸一家亲、推动两岸协调机制建设等等,这些不同于往年的  相似文献   

11.
外贸是台湾经济的命脉。战后台湾外贸的增长速度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前列,同时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不论从正面或负面来看,侨外资本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从量上和质上进行综合分析,弄清侨外资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台湾外贸的增长,对台湾外贸控制程度如何?对今后台湾经济贸易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对外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颖  徐波 《台声》2003,(10):36-37
相比在台北搜集资料、听小道消息的同行,能够亲赴大陆的记者,采访条件算是得天独厚。最近,记者与在京的多数台湾记者同行进行了交流。多少台湾记者在大陆大陆与台湾互派记者的机制彼此有相似之处。大陆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4家新闻机构在台湾驻有记者,每家最多可以派两名,每名记者每次逗留不能超过1个月。台湾派驻大陆的记者每次在大陆逗留也不能超过1个月,但人数相比之下较多。现在,驻北京的台湾记者共有9名:《联合报》、《中国时报》,中央社各1名,东森电视台、TVBS和真相电视台各两名。此外在上海和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泉州府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泉州和台湾一衣带水,明清时期大陆向台湾的几次移民潮中,泉州人捷足先登,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地区。据1926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台湾汉族居民83%祖籍为福建,其中,泉州府人占44.8%,漳州府人占35.2%。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4)
正"比起台湾,我觉得这边的硬件已经超过台湾,服务业还有提升空间,台湾青年来泉州就业创业还是有很多机会。"从台湾新北市来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德润产业园参与颐和医院筹建工作的台湾青年陈汎汝说。泉州共有19个市级以上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其中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3个,而来泉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就有1000多名。泉州吸引人之处除了众所周知的习俗、语言、交通便利和气候环境大都相似外,陈汎汝认为,吸引力还源于很多引才政策,所以来这里发展机会更多。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两岸关系》2006,(11):36-37
农业,曾是台湾的命脉,是岛内经济起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工商业发达的台湾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农民?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记者专门请教过台湾农民联盟常务理事詹澈先生。他告诉记者,狭义地说,台湾的农民大概分三种:第一种是专业  相似文献   

16.
应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的邀请,从4月26日至5月6日,我随“大陆媒体台港澳记者访问团”在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从台北到新竹,从台南到高雄,有一群人始终吸引着我的视线,那就是台湾的社会义务工作者——台湾称为“义工。在我们参观过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民间机构团体中,义工的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以设在台北的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为例,它的专职人员只有34人,而义工则有8O0多人。活跃在台湾社会各个领域的义工,主要由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和…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3)
正1月22日,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台湾洪氏宗亲青少年福建寻根活动营"活动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营。25名台湾南投县草屯乡燉煌堂洪氏(宗亲)青少年,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等多个年龄层,赴闽交流。主办方介绍,活动营主要在泉州、漳州等市县开展活动,围绕姓氏血缘、谱牒文化、闽台宗亲等主题,开展寻根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1)
正为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州创业就业,泉州市日前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创业的具体扶持政策。此外,泉州还将设立专门的辅导机构,为台湾创业青年提供法律咨询、项目对接、工商税务等服务。在融资方面,台湾青年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  相似文献   

19.
正近来,我们从有关方面获悉,岛内各界人士以及台湾学生等,谈起大陆惠台措施多表示非常"有感",纷纷表达自己对惠台政策的感想;有些媒体同行还专门给我们撰文谈及"31条惠台措施"的感受。为此,记者专门连线岛内台湾新党新闻发言人王炳忠先生,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是拯救台湾变"笨岛"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4日上午,福建泉州天后宫广场上钟鼓齐鸣,台湾彰化鹿港天后宫300多名妈祖信众在此举行隆重的仿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