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创造》2003,(12)
报载,安徽芜湖县党政机关针对群众"到机关办事难"的呼声,推出"首问制"。规定第一位被办事人询问到的工作人员为首问人,首问人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要立即回答或办理或告知办理期限,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负责引导询问人去承办科室,此举深受市民欢迎。随着"三个代表"和"双为"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少机关把心思放在了为民办实事、好事上,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抓机关作风的转变上,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到机关办事难"这一现象,如今在一些机关中仍然存在。难的根源恐怕就在于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遇事推诿、拖沓,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衙门作风。…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三讲”总体整改方案》,促进机关处室和后勤服务单位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基层提供指导、帮助和优质的服务,四○五厂实施了《首问负责制》。 该制度要求,基层党委或其他部门人员到机关处室或后勤服务单位办事、求助或投诉,第一个被询问的人  相似文献   

3.
同舟共济     
树立统战“品牌”创新工作亮点本刊讯近年来,夏邑县委统战部注重树立统战“品牌”意识,不断创新工作亮点,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亮明身份,为民办事,统战服务有特色。为解决到基层机关办事找人难、效率低的情况,夏邑县委统战部出台了科室党员身份公示和工作职责公示两项制度。在科室门上张贴标有科室党员及负责人姓名、照片、职务、联系方式、在(离)岗事由的公示牌,在办公桌上摆放标有岗位职责的公示牌,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方便了来访和办事群众。围绕中心,参与建设,经济统战有优势。近年来,统战部、工商联在广泛…  相似文献   

4.
2002年来,夷陵区人大信访工作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狠抓信访关键环节为重点,努力提高人大信访工作办理质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首问负责制2002年初,区人大常委会在行政机构改革人员减少的情况下,配备了一名信访专职干部,接待每位来访群众和处理每封信件,并在机关推行了首问负责制,“谁接访,谁负责”,凡是到人大机关上访的,不管问到谁,都必须将来访群众带到信访接待室热情接访。去年入夏以来,天气持续高  相似文献   

5.
首问负责制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凡基层单位或人民群众到机关办事时,找到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负责人。首问负责人一经确定,就由其负责对来人所办之事或直接或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办理,直至把事情彻底办完,让来人满意而归。实践证明,首问负责制的推行,使政务公开得到了深化和发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笔者到新乡市郊区人民检察院采访,获得的第一印象是办公环境清洁优美,干警精神状态饱满,工作秩序井然有条,接待群众态度和蔼。该院检察长朱东培告诉笔者,这是推行"首问责任制"带来的新气象。什么是"首问责任制"?采访中,新乡市郊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无不这样回答:是压力、是责任、是形象,即凡到郊区检察院进行咨询、申诉、控告、举报的人民群众,所问到的、接触到的第一位干警,即是"首问责任制"的责任人。无论这位干警正在干什么或准备去干什么,都必须态度热情、诚恳、积极主动地解答来人提出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而不允许推诿、刁难和拒绝。如属于检察机关管辖范围的案(事)件,应依法受理,负责到底;不属本科室(局)管辖的,应介绍到有管辖权的科室(局);如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事)件,应首先说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而后根据案(事)件的性质将其介绍到有管辖权的单位;对于重大紧急事件,应立即向检察长或主管检察长报告,使案(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夏天 ,一位外商到某政府机关办事 ,结果却只是转了一圈 ,便马上走了出来。他一脸困惑地询问门卫 :“你们政府的办公室里怎么见不到办事人员呢?”原来 ,对方要找的部门的公务员们 ,当时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依旧穿着花背心、迷你裙、大裤衩和凉拖鞋 ,与街头巷尾的普通市民并无二致。他们的那种过分“自由”的打扮 ,在外商看来显然与其身份不符。这一实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个别公务员在礼仪素养方面所存在着的某些不足之处。当前 ,我国各级政府已对国家公务员正式提出了“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的基本要求 ,并积极地将其付诸实施。笔者认为 ,在此…  相似文献   

8.
首问责任制。群众上门或打电话办事时第一个接受问询的人或接电话的本单位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只要对方问询,不管是否与自己有关,都必须热情接待,并负责解释、联系。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导办制。 领导接待制。坚持领导定期接待群众,减少中转  相似文献   

9.
玉表 《今日浙江》2001,(11):9-10
集首问责任制、便民服务窗口、办事承诺制于一体,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原来的村党支书在位不在岗,到村里办事找不到人,村里的财务也没有公开过,群众很有意见。现在副支书负责全面工作,村领导班子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发展的思路也清晰了。"提起村里的新领导班子,百色市平果县坡造镇伏琴村村民称赞不已。平果县借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环境、大形势、大氛围,通过"问  相似文献   

11.
“首案负责制”好□吉林据报载,湖南省衡阳市郊区公安局自今年初以来,在全局范围内推行了“首案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即规定群众在报案、办事、咨询时,第一个接案或被咨询民警无论何时,都必须认真接待,做好记录,或直接办事,或将其领到有关窗口,不允许推诿或...  相似文献   

12.
市县传真     
《当代广西》2012,(4):58
罗城:社会权力合力监督"以前到政府办事,找哪些人,我们不懂。现在好了,全部公开、透明,让群众一目了然。"最近,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德音村53岁农民韦石敏不禁感慨。当日,像他这样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农民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群众说:到村里办事最难,我们经常找不到人!村干部说:村里的事最难办,没有人理解我们的难处!上级领导则道:村里的干部最难管,他们缺少约束力!  相似文献   

14.
1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专,副秘书长李会永和机关扶贫干部一行12人,代表省人大机关深入到定点帮扶单位建平县沙海镇,走访慰问贫困群众。每到一个贫困户家中,省人大常委会领导都嘘寒问暖,关切地询问贫困群众的家庭生活、个人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情况,鼓励贫困户树立信心,振作精神,克服暂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放管服”等改革深度推进,能在窗口办理的事项越来越多.群众在办事窗口享受的便利也越来越多诸如“一窗受理”“首问负责”等制度安排,对窗口办事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群众对窗口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期待然而,名为办事窗口,许多时候却只负责事情的受理.办理还得由窗口之后的相关部门负责,如居续环节衔接不畅、支撑不足,则窗口就容易成为矛盾的风口.  相似文献   

16.
退保的难处     
<正>政府个别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是个老问题。最近,一段跑社保局办事的"挤牙膏"式经历,终于让我体会到了办事难的痛苦。因小王叔平日工作繁忙,特别交代我帮他代办退保一事。本以为是一个简单的手续,但,为了这个手续,我足足跑了三趟社保局。第一次到社保局,我带上所能想到的证件,跟着指示牌,来到二楼,随机找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办理退保的手续事宜,当时那位工作人员正端着水杯,边喝水边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聊天。出于礼貌,我向她打  相似文献   

17.
信息传真     
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加强服务树立形象 前不久,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中制定了机关五项工作制度。一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明确了首问责任人五项职责;二是实行主办责任制,规定各项工作的主办责任人及办事原则、标准和要求;三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对承办事项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0,(22):F0004-F0004
2001年2月,磐安县胡宅乡在农村“学教”活动中,了解到群众反映到乡政府办事环节多、事难办、人难找等意见,乡党委、政府决定把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采用“一人掌管六个印,天天服务老百姓”的方式。设立了“365办事窗口”。即变过去群众找干部办事为干部等群众办事;过去办事要多次、分散找人为一站式服务,找一人即可:过去干部“一人一岗”,现在要求干部做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干部;过去办事讲人情,  相似文献   

19.
效能建设之所以能够有力地促进机关提高效能,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总结了效能监察和机关作风整顿的作法和经验,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形成了一头连着机关,一头连着群众的“长效机制”。在漳州,群众都知道,到机关办事遇麻烦,就拨“96615”;机关工作人员都明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委统战部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试行机关干部效能建设“首问负责制”。在办公和公务处理中,机关工作人员对来我部办事的同志、来访人员、来电、咨询和工作联系等,要负责给予必要的指引、介绍或答疑等服务,做好迅速、简便、快捷的服务。制度要求首问负责处、室或工作人员接待外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