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主》2020,(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目标是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江两岸协同发展,努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致力把长江南京段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通过加强长江南京段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目前成果来看,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大数据应用水平仍然不高,  相似文献   

2.
徐超 《民主》2014,(6):21-24
<正>长江——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长江流域——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水电能源基地、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面积不到中国的1/5,却养育了中国1/3的人口,生产了中国1/3的粮食,创造了中国接近一半的经济总量。长江经济带——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长江经济带这一构想被首次提出,作为我国国土开发的一条十分重要的轴线,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航运优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但长江经济带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贸易便利化的提出正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稳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习近平考察第一站选择了重庆。习近平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方向和统筹模式定了调子。围绕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开发,多年来始终难以突破部门和地方利益的藩篱,好好的一条水路,被各路"财神"吃拿卡要,奄奄一息。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接纳的废  相似文献   

5.
长江是一条经常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大江,又是一个哺育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摇篮和将使中国经济在21世纪腾飞的经济大动脉。面对1998年的大洪水,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重问题:怎么样使长江趋利避害,为中华民族造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短期来看,应当建立长江减灾基金;从长期来看,应当过渡到建立长江洪水保险基金。通过加强管理,全盘运作,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江减灾基金的设想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也是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5,(2):29-30
<正>我国长江流域新一轮开放开发即将开始,拟从加快交通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构建长江绿色走廊,力促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但目前我国尚无哪个区域、哪个城市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突破,为此,建议中央抓住长江经济带决策的契机,给予长江流域各地特别政策,鼓励地方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将长江流域打造成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王贤  李思远 《瞭望》2020,(1):22-25
人类及其文明总是逐水草而居,依托江河兴起,世界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流域发展史。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千埠并起,因水而生。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历史上,长江流域水患频仍,中华民族在同水患等自然灾害做斗争中不断发展、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兴水利、除水害,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批“世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宏图应运而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开启新的发展航程。  相似文献   

8.
长江,如横贯在中国大陆上的一条“巨龙”。经济学家们预测,这条“巨龙”腾飞之日,便是中华民族新的崛起之时。现在,随着中央、国务院“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的出台,预言开始成为现实。 长江沿岸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开放,对于推动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快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建立,胜利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是中央继80年代作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决策之后,进入90年代后作出的促使我国经济振兴的又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央上述决策的意义,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态势,本刊从这期开始新辟一个名为“改革开放走沿江”的临时栏目,对有关情况作比较系统的报道。下面所发的邹家华副总理访谈录,便是这一系列报道的开篇。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呈现较快发展势头。这一地区新一轮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宏观思考,期望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跨省市合作有所稗益。一、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必要性1990年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了上海浦东开发政策,1992年沿江开发战略全面实施,沿江地区经济增长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发展,这是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需要,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希望所在。第一,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是继沿海经济带之后,正在兴起的支撑我国…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经安徽401公里,人们称之为皖江。它的两岸有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四个省辖市和巢湖、宣城、池州三个地区。这里的人口、土地分别占全省的27%和28%,而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却占全省的40%左右,外贸收购总额占全省一半以上。它东连长江三角洲,西接长江中上游。可见,抓好皖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何等重要。 因之,1990年4月,当浦东正式被批准开发开放的消息传出之后,中共安徽省委和省政府的负责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7,(12)
<正>一江碧水绿,两岸春风急。中共十八大以来,古老的长江迎来新的春天。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从国家战略高度,强调"要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进行全面部署。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同发展是多个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的过程。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横向对比来看,湖南的优势在于经济地理区位优良、宏微观政策红利叠加、工业发展基础厚实;湖南的短板在于交通技术等级偏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整体经济结构待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待提升、生态环保约束增强。湖南应从交通协同、空间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生态协同五个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合作,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实现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四川参与构建长江经济带,推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工作纷繁复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系统内各要素的配置合理与否,将决定系统功能的先进程度。只有抓准系统内的关键成功因素,才能带动系统并使其向系统结构优化和系统功能提高方向转化。简言之,四川...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其对中国经济转型与新的经济格局构建具有长远意义,然而从中短期来看,由地方政府代表参与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陷入了不完全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其中地方利益的调配是一把双刃剑。打破行政区划的刚性界限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中短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与相关机制设计,可以从改变博弈方的支付结构、化静态博弈为重复博弈、构建从双边互信到多边互信的倒逼机制这三个维度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21,(9)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江苏因江而生、因江而兴,沿江八市经济总量占全省80%,进出口总量占全省90%,一直是江苏经济的"发动机"。另外,江苏80%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源自长江。江苏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新任务,在协同研制生态文明标准、协同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实施调查评估、协同提升标准化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实践贡献力量。但从调研情况看,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研究与制修订工作较为滞后江苏省出台《江苏省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但这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的一个方面。而且,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以上海的浦东开发为"龙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继续实行"沿海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沿江"(长江流域)开放,以及"沿边"(对周边国家)开放.现在,从扬子江边到黄浦江畔,到处呈现出建设、开发、改革、开放的热火朝天景象.在这大好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又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最新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也表明,中央  相似文献   

17.
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面积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我国经济的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对长江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首先立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6.1%,地域辽阔,各省区内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贯彻中央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方针,不可能使中西部地区整体推进,必须在中西部地区选择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结合点,确定重点布局框架,以改革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促进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具体战略构想分三个层次:(一)第一个层次,实施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联系起来的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6,(20)
三峡大坝将于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标志着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在我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的建成,将给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再添强大助力:比如发电,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缺煤、缺电,资源和能源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有我国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长江水系综合开发利用考察活动于最近结束。记者随同考察组从长江归来,征尘未洗,便匆匆赶写出这一组稿件。综合开发长江,和振兴中华有着重要的联系。应该说,目前长江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正视长江今天的问题,是为了描绘长江明天的美景。剖析问题的症结,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正是这次考察活动的目的,也是我们发表这一组稿件的意图所在。综合开发利用长江,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方面的同志一起来做。这组稿件所涉及的,只能是这篇大文章的一部分。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就此作进一步的报道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