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2,(1):126-126
唐玄宗时期,宦官头目高力士为了除掉玄宗身边红得发紫的王毛仲(唐玄宗的“发小”),特地派齐-擀找到唐玄宗,说王毛仲的坏话。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7):77-77
知道卢怀慎的人并不多,但他为之效力的皇帝大家应该都熟悉,就是那位风流倜傥的唐玄宗。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75-75
杜暹,唐玄宗朝宰相,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拜相,以廉洁著称。  相似文献   

4.
老六月雪 《党课》2011,(4):108-112
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了东、西突厥和吐谷浑等,使盛唐拥有了极为辽阔的版图。历经唐太宗“贞观之冶”、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23):58-59
眼中有才。唐代的李林甫曾在公元747年主持科举考试时,创造了无一人被录取的纪录。事后,他还曾向唐玄宗表示“祝贺”,说什么“野无遗贤”,成为历史奇闻。而就在那一年,被后人称之为“诗圣”的杜甫,在屡试不中的情况下,又一次惨遭淘汰。  相似文献   

6.
唐玄宗泰山封禅,带有明显的盛世特征。他不再像秦皇、汉武那样在上天面前战战兢兢,而是信心满满;不再像其前的历次封禅那样把封禅牒文搞得神神秘秘,而是公开昭示天下,希冀能以自己的赤诚感动上天,以降福保佑百姓。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在开元盛世时期的雄心壮志和务实的施政特点,是思想文化上由天命向民本演进的徽记。玄宗晚年欲封禅华山,主要动机是清除武则天时期过度崇佛所造成的偏差,通过弘扬道教来树立李唐的威信,当然也有玄宗好大喜功、希冀神仙的因素掺杂其中,反映了唐玄宗思想的前后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从李世民到李隆基,唐朝经历了近百年的励精图治,进入了辉煌时期。唐玄宗即李隆基,又称唐明皇,唐代的中兴君主,英武有才略,从公元712年到756年在位,开创了开元盛世,可与唐太宗相媲美。但从开元后期开始,唐玄宗由明转昏,渐渐不能采纳大臣的诤谏,生活上奢靡日增,再也不提什么节俭了。开元盛世,一位红粉知己出现了,使历史上多了一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享有"羞花"之貌的杨贵妃年轻、漂亮,又擅长音律、舞蹈,酷爱音乐的唐玄宗彻底被她迷住了。唐玄宗曾对人说,我得到了杨贵妃,简直就像得到了人间至宝。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众多皇帝之中,唐玄宗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位。他执政44年,一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他亲手开启了“开元之治”的盛世,同时也是他一手酿制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几乎丢掉了江山,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唐玄宗之所以“先理而后乱”,其在用人上的变化恐怕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合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拥立其父睿宗李旦即位,即表现出了其非凡的政治才干。两年之后(公元712年),李隆基受禅即位,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此时的李隆基踌躇满志,励…  相似文献   

9.
秋风过耳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7,(7):46-4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名副其实的女皇。执政21年间,加强吏治建设,整肃官场贪腐,被史学界评论为:既有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绕梁余音”,又拉开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先声序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产生安史之乱原因指出,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最根本原因。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自安史之乱后,强盛的大唐王朝成了过去,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由此可见,唐玄宗的历史过失是很大的,也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1.
张怀,海陵(今江苏省泰州人),为唐代开元、乾元年间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唐玄宗开元中官鄂州司马,升州司马,右率府兵曹参军,翰林院供奉等。张怀工书,善真、草、行、小篆、八分书,在他之后的一些书法理论家曾对张怀的书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吕总《书小史》...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省韶关市有一条繁华的街道,名叫“风度路”,是为纪念唐朝宰相张九龄而命名的。张九龄是韶关曲江人,唐玄宗的丞相,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担任丞相的岭南人。清初大文人王夫之称赞他为“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3.
苏贤益 《支部生活》2004,(12):30-30
《唐语林·赏誉》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其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设宴招待翰林学士。席间,他问大诗人李白:“在用人上,我和天后相比,有什么不同?”李白说:“天后用人,好像小孩买瓜,不择香味,只拣大的;陛下用人,好像从泥沙里淘金子、破开石头找碧玉,寻求的是精华。”  相似文献   

14.
开元年间,唐玄宗君臣的锐意改革、制度创新、兼容并包的宏大气魄及开明宽松的社会氛围造就了盛世局面的出现。“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借鉴。从开元盛世看“中国梦”的实现,是借鉴“开元盛世”的成功经验,寻找“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以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最近,梁羽生的小说《大唐游侠传》被张纪中改编成电视剧,在电视台热播。提到当朝皇帝李隆基时,剧中人总是“玄宗玄宗”地说个不停,比如精精儿要空空儿去刺杀唐玄宗时,二人一口一句“玄宗”,听得多了,忍不住想对他们说:住嘴!这“玄宗”二字是你们能喊的么?  相似文献   

16.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第六十章,因此句微言大义,言近旨远,其确切含义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较为赞同唐玄宗之注解:“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即治理国家与烹饪小鱼一样都应不折腾,少翻动,否则会“民伤”、“肉碎”,法弛国乱而无所得。  相似文献   

17.
公元712年,经过多次宫廷政变之后,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即皇帝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时是二十九岁。即位以后,唐玄宗与姚崇、宋璟等一班大臣相互支持,励精图治。不久,国家局面就发生了很好的变化。家乐民安,海内富实。开元十三年,东都洛阳米价每斗十五钱,青、齐一带每斗五钱,粟每斗才三钱,绢一匹才二百钱。天下道路四通八达,随处都有肆店,备有酒食,行人行千里之远不用持粮。天下太平,开元以后出生的人都不认识兵器,唐朝重又恢复了太宗贞观时期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唐朝君臣重修纲纪,百官各有职守,诸事各有仪程,唐玄宗每日临朝审断是  相似文献   

18.
关笑晶 《前线》2023,(11):78-80
<正>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中期名臣、著名书法家。他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倡导礼制、整顿吏治、平叛安民、为国尽忠。同时,他的书法颜体开宗立派、自成一家,艺术成就颇高,世人誉之为翰墨亚圣。史书评价颜真卿“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是文之杰也”,这是极高的赞誉。  相似文献   

19.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经过长期准备,于范阳(今北京市西南)举兵叛唐.率十五万人马南犯.一举攻占东京洛阳。次年,安禄山称帝,国号燕,并于五月攻陷京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一时间满朝文武或逃或降.毫无作为。唐玄宗一面任命大将郭子仪担任朔方军节度使兼灵武太守坚守京畿北方,  相似文献   

20.
快乐大叔 《党课》2009,(8):94-96
李隆基何许人也?1200年前的大唐皇帝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也。据说在他7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这事儿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倍加喜欢。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