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等十大辩证要求。  相似文献   

3.
徐庆东 《前沿》2004,2(1):45-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 ,对于坚持和发展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的分析研究 ,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实践需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核心在于应用 ,本质在于创新 ,目的在于“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归宿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谢文晶 《传承》2014,(7):24-25
新时期侨务理论是对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侨务思想的扬弃,其在形成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维系着良性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借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助于推动我国新时期侨务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震环 《前沿》2013,(7):25-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主客体范畴是该学科的中心范畴,实现主客体的有效互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客体关系纬度出发实现理论创新的路径有:加强党的地方组织马列著作的学习水平,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界与政治界的有效沟通,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实现理论界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性质的政党相比,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理论与实践上共同保持着不变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支柱,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理论方向和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7.
王月平 《前沿》2009,(13):9-1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科学发展观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特殊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世界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9.
符成彦  温小平 《前沿》2013,(9):30-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指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指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个应对现实问题考验的实践过程,其次是一个实现理论创新的提炼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和丰富发展的源泉,更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几代共产党人接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过程.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党的建设一个又一个新课题,形成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两大基本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前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至今,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先后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树立了四座里程碑,镌刻着四个理论主题。这个理论创新过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坚持、继承和发展、创新的过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巩军伟 《长白学刊》2012,(2):153-154
正近代中国百年变迁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指导中  相似文献   

14.
李高山 《前进》2011,(7):16-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个大题目,90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做这篇文章,今天来看,做得很好。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属于理论范畴,一个属于实践范畴,是贯穿90年党史的两个东西。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主心骨,  相似文献   

15.
王刚 《理论月刊》2007,1(10):15-1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定向和开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的历史接力,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来自其对理论自身的实质探索,即发掘其本真面目,以此来彰显理论价值;二是来自于现实需求,即探寻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以此来焕发理论生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需要我们在重视传统,也就是尊重我们自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初衷的意义上,进一步探索具有新能量的、与当代的实践相对等的发展路径,以此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我国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创新 ,使马克思主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社会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动力。理论创新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要符合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刘娟  陈淑琼 《前沿》2013,(10):60-6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是对人类的特殊群体———农民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源于两者皆以"人"为其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性。  相似文献   

19.
张虹 《理论月刊》2003,(12):3-6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也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这是共产党的生命力之所在。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堂  施瑞 《桂海论丛》2020,(1):30-33
新中国70年的伟大征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斗争史,同时也是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辉煌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南。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是党中央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