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4年12月,青岛市的方先生花了近50万元从某开发商开发的楼盘买下一处房产,购房合同约定2005年12月31日交房,如逾期交房,开发商应按房款日万分之五的金额向方先生支付违约金。一直到了2007年6月8日,他才收到房子。方先  相似文献   

2.
金文 《新湘评论》2004,(6):55-55
2003年7月,A看中长沙某楼盘一套商品房,该房套型、结构、朝向、环境等都不错。当时,开发商尚未取得该楼盘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因楼盘销售火爆,A便和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合同约定,开发商应最迟于2004年1月1日交房,A支付购房定全1万元。2003年12月,A又看中了另一处商品房后想退房。在朋友的提醒下,A得知开发商在不具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于是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返还定金1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A看中长沙某楼盘一套商品房,该房套型、结构、朝向、环境等都不错。当时,开发商尚未取得该楼盘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因楼盘销售火爆,A便和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合同约定,开发商应最迟于2004年1月1日交房,A支付购房定金1万元。2003年12月,A又看中了另一处商品房后想退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不让施工所以不能如期交房,北京市清河嘉园上百名业主不满开发商这一借口,一齐告到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索赔违约金。业主们说,他们于2007年3月就与强佑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约定,2008年12月31日前开发商向业主交房,如逾期交房,则按日计算,向业主支付已交付房款万分之二的违约金。  相似文献   

5.
小青  李明 《党建文汇》2006,(12):39-39
陕西西安市杨先生、黄先生、丁先生三人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分别在西安市临潼商贸旅游开发区金鑫骊景美舍小区购买了商品房,开发商是西安金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杨先生的交房日期是2005年2月28日,黄先生、丁先生的交房日期是2004年12月31日。双方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开发商须在规定期限内,房屋经验收合格后交房。合同同时约定,双方进行验收交接时,开发商应当出示经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并签署房屋交接单。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甲与某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购买一套商品房的意向书,同时,甲支付了1万元的定金。6月,甲被告知开发商原承诺的免费提供的车位现要求出资5万元予以购买,否则,不予提供。甲与开发商多次协商,但仍要求甲支付车位费。无奈之下,甲打算放弃购买此商品房,要求开发商退还所交的1万元定金,但开发商不同意退还。为此,双方发生争执,并向律师进行咨询。请问:购房人签订了购房意向书而没有签正式购房合同,所交的定金能否要求退回?曾律师解答:所交的定金可以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以保证合…  相似文献   

7.
当年,李女士买房时开发商承诺“顶层即6层的业主可以在顶层平台上盖轻体房屋”,李女士买了两套顶层的房屋,还让开发商将这一承诺写进了购房合同的补充条款中。拿到房子的钥匙后,李女士在顶层平台上盖了四套轻体房,装修后还在轻体房中添置了全套家具。几年后,李女士接到区规划委的限期拆除通知书,要求她无条件拆除那四套轻体房。李女士把一肚子的怨气撒在了开发商身上,起诉至法院讨要损失。  相似文献   

8.
[案例]2003年7月6日,A房开公司为推销该公司的商品房,在某报刊出一期广告,声称"……交房时间为2003年11月18日,届时小区绿化率达88%……"公民B受这则广告的影响,于2003年7月8日与A公司订立了购房合同,并交付了购房首期付款人民币5.8万元.2003年10月25日A公司向B交付了房屋,但此时小区无任何绿化,到处是泥土和垃圾.公民B于是持A公司的广告资料向A公司交涉,被以"拿着一张废报纸当合同"进行嘲笑,B很生气,于2003年11月1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A公司在一个月内使小区绿化率达88%,并向B支付违约金人民币5万元.  相似文献   

9.
李华向王民购买了一套房子。王民收到房款后,只等李华带着余款办理过户手续。但此后李华就杳无音信。突然有一天,陪李华前来看过房的男子徐刚找到王民,称“妻子”李华患上重病,希望能退回房款用来“救命”。王民就将房款退给了徐刚。但徐刚与李华并非正式的夫妻关系,且李华已去世。李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购房合同,找到王民要求按约定交房,而此时房子早已卖与他人,李华家人将王民告上法庭,要求王民按约交房。  相似文献   

10.
甲系业务人员,常年出差在外。2002年9月12日,他在本市某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房价25万,甲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即首付15万,交房时余款付清,房屋约定在2003年7月1日交房。2003年6月20日,开发商向其发出按期交房的书面通知。请甲在7月1日到7日来收房。甲答应,但到了6月28日甲被派遣出差外地,甲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为您服务     
·生活律师·逾期交付房屋应承担违约责任背景王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0年8月5日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并根据该合同缴购房款402499.00元。合同约定开发公司应于2001年9月30日前将该物业交付原告使用,合同对延期交房、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等作了规定。2001年10月30日王某拿到房屋钥匙,同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甲系业务人员,常年出差在外。2002年9月12日,他在本市某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房价25万,甲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即首付15万,交房时余款付清,房屋约定在2003年7月1日交房。2003年6月20日,开发商向其发出按期交房的书面通知,请甲在7月1日到7日来收房。甲答应,但到了6月28日甲被派遣出差外地,甲考虑到可及时赶回也未作其他收房安排,但因业务需要直到7月20日才回来。21日甲去收房,发现房子墙壁被隔壁装修时凿穿了一个洞,甲认为这是质量问题,应由开发商进行赔偿或者整改后才收房付款,而开发商认为,房屋被凿了一个洞,并非是房屋本身质量问题,而是由…  相似文献   

13.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有关部门审批,依法取得了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并在获批的土地上开发建造商品住宅楼。在没有获得房产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与不知情的购房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购房者依据合同交付房款,盼望房屋早日建成交付使用。两年过去,商品住宅楼却未能完工。购房者得知房地产开发公司未获得房产预售许可证,且不能按合同约定接收房产,他们就此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协商,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购房者向律师进行咨询,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杨先生与某开发商签订了房屋认购书,并付了定金。8个月后,开发商通知杨先生,称所开发的房屋被法院查封,无法与他签订房屋预售合同,建议与他解除认购书。其间,房价涨幅不小,杨先生感觉吃亏了,将开发商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5.
去年,陈小姐在某楼盘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签订买卖合同时因开发商相关手续问题,该小区买主未能办理产权登记取得所买房屋的产权证。陈小姐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约定,开发商在两年内为其办理产权证。今年收楼后不久,陈小姐与家人商量决定卖出这套房子,并很快通过中介公司找到了买家杨先生。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先生先期支付2万元定金,取得钥匙并装修房屋以便居住;首期房款将在陈小姐拿到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17):111-113
在购买新建商晶房时,违约的多数是开发商。开发商的违约责任主要包括:逾期交房;面积出现误差;设备、装修不符合合同约定;变更规划、设计;房屋质量不合格;未按期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等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急于改善住房条件的邢师傅,看中了位于某市繁华街道南侧尚待开发的商住楼销售广告图中的某一户型,便于某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了商品房购销合同。合同主要内容约定:建筑面积80平方米,总价款144000元,合同协议当日交购房款的50%,2006年12月30日前竣工交付房屋等。但交付房屋的时间已过去一年多了,该商住楼仍未完工。邢师傅听说开发商至今没有取得这幢商品楼的预售许可证。为此,他想将房地产开发公司起诉至法院,但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相似文献   

18.
有位朋友在与笔者聊天时谈到,他既想购房但又担心房地产市场不规范和不良开发商,向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1、如何了解所要购买的某套房屋是否已被抵押?2、期房在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后是否仍会被抵押?出现问题时,买房人的权利能否排在银行之前?曾律师解答:1、根据我国《担保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抵押“登记部门登记的资料,应当允许查阅、抄录或者复印。”买房人可以据此到房地产登记部门要求了解自己希望购买的房产的抵押情况,也可以通过一些当地相关报纸杂志了解一些情况,但这不一定全面。2、期房在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后被房地产商二次…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按照合同约定,河北省的张女士购买了北京刘先生位于海淀区的一处房屋。但在办理手续过程中,由于张女士不具在京购房资格,房屋交易无法实际履行。张女士将刘先生告上法庭,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并要求刘先生全额返还已交纳的购房首付款100万元。在法庭上,刘先生说,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北京市的限购政策已出台,张女士明知自己不具有购房资格,却一直在想办法骗取在京购房资格。其间,房产价格下降,房子已贬值,我不能返还其100万元的首付款。张女士说,刘先生知道我不具有在京购房资格,但他仍与我签订购房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李先生购买了心心小区的房屋。购房时,开发商承诺小区绿化率达50%以上。李先生入住后发现小区绿化大大缩水,经测量机构测量,绿化率仅为10%。业主们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违约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