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杰 《实践》2011,(8):29-29
2007年8月,24岁的林静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齐奇岭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她以身示范推广新技术,心系村民服务万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2009年8月,高票当选齐奇岭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使齐奇岭村由一个班子涣散、人心不稳、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相似文献   

2.
王丽杰  胡文盟 《实践》2011,(3):12-12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桥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文、阿里河镇齐奇岭村党支部书记林静、阿里河镇昆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庆勇于实践,带领农猎民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农五师始终坚持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引导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和典型示范大户。 “兵团农工的一面旗帜”——杨林 农五师八十九团十三连农工杨林,从1984年开始创办家庭农场,16年来,坚持走种养结合的道路,目前家产有百万元,被当地人  相似文献   

4.
负重进取力奔小康黄天贵,姚维扬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建立于1993年2月。建镇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这一中心来开展工作,“配好班子,找准路子,建好村子”,是镇党委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基本思路.一、配好班子,为奔小康提供组织...  相似文献   

5.
带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徐长凤江苏省海南县仁桥镇党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换脑筋,坚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发挥本地优势,带领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闯市场,奔小康,近年来人均收入1200元,经济发展名列全县前茅。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镇党委一...  相似文献   

6.
农八师一三三团工会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突破口,出台优惠政策,利用典型引路,有效地促进了自营经济的发展。2002年,自营经济创总产值16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从业户均收入3478元,同比增长31%。 一三三团工会根据团党委提出的“全民动手、调整结构、壮大经济、致富万家”的总体思路,把发展自营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农二师二十一团依靠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自营经济,2000年自营经济总产值1132.6万元,年纯收入566.5万元,职均收入1357元,团场有3152户发展自营经济。 近几年,二十一团党委以发展自营经济为突破口,作为凝聚职工队伍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制定了鼓励和支持职工大力发展庭院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出台了买断经营羊群的办法,买断数量达一个圈舍容量以上(母羊360只,其它羊500只)经营者可优先买断所在单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奔小康与反腐败的关系,做到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发展经济奔小康与反腐败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对加速经济发展奔小康与深入反腐败的关系,有的认为是两回事,两者互不相干,以致形成个别部门的一些同志抓党务的不问经济,抓经济的不问党务,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有的还把奔小康与反腐败对立起来,认为发展经济奔小康,要以一些干部的腐败为代价,抓反腐败会影响和阻碍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五年来,从江县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十二五"期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25亿元,年均增长16.3%。五年弹指一挥间,从江大地展新颜。从江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0.
农七师一三一团地处奎屯市郊,发展城郊经济是兴团富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该团把发展城郊经济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发展城郊经济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规划、工会主管、基层实施”的城郊经济管理体制,将发展城郊经济作为团场经济的中心和重点来抓。为了鼓励和引导职工从事自营经济,团还制定了减免8年管理费的优惠政策。到目前,该团自营经济总产值已达1619.3万元,收人达726.7万元,年人均收入1400元。 发展经济不仅需要宽松的环境,启动资金也十分关键。针对这个问题,一三一团在发展城郊经济时,积极给职工提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带领群众快富奔小康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两个文明建设双获丰收。连续多年被省、市、区党委和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发展疏菜生产、乡镇企业的先进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明村。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360元,跨入了全省亿元村行列。 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光荣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三年里,白塘镇两委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动员和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奔小康目标,群策群力,全镇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可达3.84亿元,为建镇初的7.3倍;工农业总产值达6.9亿元,为建镇初的6.5倍;乡镇企业产值9.2亿元,为建镇初的9.1倍;出口供货总值达3.25亿元,为建镇初的4.1倍;预算内财政收入730万元,预算外财政收入132万  相似文献   

13.
八达峪村,位于蒙阴县城北部,全村157户,567人,总面积3150亩(可耕地1057亩,荒岭沟壑2093亩),分布在五沟一岭两面坡上。长期以来,该村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贫困。1979年,人均分配仅有51元。自1979年以来,他们在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庭园经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村总收入达到77万元,其中,庭园经济收入达55.26万元,占总收入的71.8%。这一年,出现收入万元以上的户21个,五千元以上的户51个,全村人均收入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4.
在做客人民议事厅时,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表示,推进司法公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而现实中深化司法公开的最大阻力,说到底还是观念转变不易。  相似文献   

15.
农十二师三坪农场工会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一件情暖职工的工程来抓,2004年投入资金50万元,从一○四团二牧场购买1023只绵羊作为扶贫羊,分发到全场106户的贫困职工家庭里,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6.
振兴县域经济 促进“参乡”发展牟润忠县域经济是中国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改变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抚松县顺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县...  相似文献   

17.
房县集“老、少、边、贫、库区”为一体,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山区实际,经过十几年的开拓奋斗,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9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4亿元,社会总产值8.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3106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610元。为突破山区发展经济,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面向市场,立足资源,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全县人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强化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 深化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农村政策,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双层经营体制、股份合作制和一体化经营四配套制,明确土地承包期30—50年不变,放活使用权,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实施“四个一领导工程”,即每个乡镇每年建800—1000亩优质高效多种经营基地;发展50亩育苗基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发展5—10个庭院经济典型户;每人每年兴办一个股份制企业。坚持不放松粮油生产,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五年内实现人平半亩吨粮田,一亩高效经济林,户平转移一个劳动力,一户一名科技致富带头人,一村有一个过十万元产值的企业,一乡有一个过千万元产值的企业,农民人平纯收入突破1000元。 (一)稳定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农十师一八六团工会积极扶持自营经济,不仅加快了团场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而且还调整、优化了团场产业结构,给团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主要做法是: 政策优惠,为自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为扶持团场的自营经济大户,团工会先后为他们提供低息贷款8万元,帮助他们增添设备,扩大经营范围。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定凡饲养羊只  相似文献   

19.
朱江 《当代贵州》2012,(35):48-48
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2012年中央财政设立“学前幼儿教育资助中央奖补资金”。结合贵州省2011年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建设工作情况,贵州省获得其中1700万元,这笔资助款能够帮助约2万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中央规定,这笔奖补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助在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引导职工群众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治穷致富,奔市场、奔小康,加快兵团农牧团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兵团的凝聚力,特制定本规定。 一、庭院经济主要指农牧团场职工以家庭为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