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父母     
对学生进行爱父母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连他自己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初一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二、三岁。我们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要求他们在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了。父母养育了他们,疼爱他们,是他  相似文献   

2.
现状与评价:中国青少年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背景:国际社会青少年政策的变化与挑战▲中国青少年的基本权利与司法保护政策▲中国青少年教育政策▲中国青年劳动就业政策▲中国青年居住服务政策▲中国青少年健康服务政策▲中国青少年社会保障政策▲中国青少年福利政策▲ 结论:中国青少年政策的问题与前瞻▲ [引言] 背景:国际社会青少年政策的变化与挑战 自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届大会,提交第一份关于青年问题的综合报告以来,随着世界性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迅速变化,青少年作为一个相对整齐一致的社会群体,正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际社会将青少年作为一个明确的范畴和…  相似文献   

3.
北京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是一耽学堂的义工;他们大多是各高校的在校生;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中小学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不取分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下一代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现在每周有超过三千人次的中小学生听他们的讲课──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道德理论、观点和品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传播到了周边国家,成为东亚伦理文化的主体;辐射到了全世界,至今仍为西方许多有识之士所赞赏。生活在当今中国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不仅应该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近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史,还要了解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事实上,只有了解中国的昨天,才能更好地热爱社会主义的今天,创造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的明天。我们的青少年如果对自己民族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秋天的一个雨夜,好友提出告辞,我坚持要送他到车站。最终,他拦住了我:“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反正只是陪我一程,就在门口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见,在门口处停步,目送他离去。你只是穿插在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你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是,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时刻梦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宝贵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使大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其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担当者。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尝试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主要做法是:一、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其强烈的上进心所谓期望理论是说,人们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产生了目标感,目标感导致需要,由于需要引起动机,由于动机才产生相应的行为。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要想让学生做得好,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以及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父母是非常有爱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成长得好?我们大家如果留心一下,会发现一个规律:如果这个孩子他跟同伴的关系是和谐的,朋友是多的,他就会容易成长得好;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是和朋友的关系紧张,那么他就可能发生问题,有很多的危机可能将伴随着他。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层出不穷。青少年时代又是生长发育突增的时期,他们一方面需要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发展潜力,认识了解社会,明白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做适度的适应,克服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和困扰。研究发现,青少年个体由于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在心理整合方面容易出现暂时的混乱,表现为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情绪不稳,孤独感增强,过于压抑自己。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健康发展的身心才能保证他们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了。""师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从事聋教育教学20多年的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聋校教师,只有把这种职业道德的要求真正地内化为自身素质,才能自觉地、真心实意地热爱每一个听障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听障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