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添加新药喹烯酮对仔猪的增重试验徐忠赞,李金善,赵荣材,王玉春,薛飞群,梁建平,严相林,杜小丽,张继瑜,贺子林(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喹烯酮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合成的新型抗菌生长促进剂,广泛用于猪、鸡等畜禽的饲料添...  相似文献   

2.
对2月龄仔猪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喹胺醇和喹乙醇,饲喂32 d,证明喹胺醇具有促进仔猪增重的作用,其中150 mg/kg添加量增重效果最佳,并有预防仔猪腹泻的作用;喹胺醇促进仔猪增重和预防腹泻的效果均优于喹乙醇.  相似文献   

3.
喹烯酮对小白鼠的致癌试验王玉春,赵荣材,严相林,李金善,杜小丽,张世珍,薛飞群,徐忠赞,梁建平,张继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喹烯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近年来合成的新型饲料药物添加剂。经临床药效试验证明有效剂量为50~7...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1989年4月11日至5月21日,在山东省肥城汶阳鸡场,选择14日龄的肉用仔鸡120只,编号分为1、2、3、4组,每组30只,进行饲料添加喂养的增重试验。方剂配制 按自拟设计的3个处方定量取药,均经粉碎过罗,单包备用。方1由党参、黄芪、神曲等组成,方2由当归、陈皮、海浮石等组成,方3由熟地、淫羊藿等组成。试验方法 对试验鸡的饲养管理、防疫等均按常规进行。在试验前进行预试7天,然后进行调整开始正式试验。①对试验1、2、3组仔鸡分别按  相似文献   

5.
灭虫丁7051作抗虫饲料添加剂的试验1)徐洪忠杨启清危粹凡(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550005)作者用广谱、高效、安全的新药灭虫丁-7051作抗虫饲料添加剂,取得了一定效果。1试验材料1.1药物灭虫丁-7051粉剂,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上海溶...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评价喹烯酮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了解添加喹烯酮后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喹烯酮对大白鼠胚胎致畸作用的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药物:喹烯酮:为本所近期合成的新药,试验取纯品,熔点为187~188℃,呈淡黄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及氯仿等有机溶剂。水杨酸钠:含水杨酸钠99.8%以上,购于中国医药公司上海采购供应站。 2.大鼠:购自甘肃省肿瘤医院实验动物研究室,属Wistar系大鼠,体重190~230g。按雌雄2:1同笼过夜,次晨作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以查见精子存在的当日为受孕日(D_0),作为孕鼠备用。  相似文献   

7.
培植牛黄(Cultus calculus bovis)系采用手术的方法,在牛胆囊内植入一牛黄载体(塑料网架),同时接种非致病性耐胆汁大肠杆菌,经一定时间后,在牛黄载体上便沉淀附着结石样物质,即培植牛黄。生产培植牛黄的技术研究,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目前,不少省市正在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培植牛黄能否代替天然牛黄用于中成药生产,其毒理学、药理学及药效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鉴此,我们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3月,对培植牛黄的急性毒性及主要药理作用与天然牛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紫锥菊的临床用药安全并评价其生殖毒性,进行了大鼠致畸试验.让性成熟SD大鼠雌雄合笼交配,将孕鼠随机分成紫锥菊粉高(1 g/kg)、中(0.5 g/kg)、低(0.05 g/kg)3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于孕期7~16 d经口给予受试物,观察母鼠和胎鼠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受试物各剂量组的孕鼠增重、活胎的体重、身长和尾长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而吸收胎数、死胎数、畸形率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或P<0.05).受试物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间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致畸试验结果表明,紫锥菊粉对大鼠无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喹啉类添加剂和不同浓度梯度喹羟酮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喹羟酮和喹烯酮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对肉鸡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明显提高了肉鸡肌肉中RNA和DNA含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mg/kg或75mg/kg喹羟酮可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可显著降低小肠重量。上述结果证明,喹羟酮可促进肉鸡生长,有利于氮的利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喹羟酮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苎麻根有效成分的安全毒性试验,南京药学院止血科组(1972)从叶中分离出氯原酸的分解产物咖啡酸二乙胺盐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583mg/kg体重;朱天倬等(1988)  相似文献   

11.
按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对喹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进行了观察.试验猪6头,按单剂量14C标记的喹烯酮0.4065 mg/kg体重(比活度24.6 μci/mg)静脉注射,30 d后按31.15 mg/kg体重(比活度5.187μci/mg)口服给药,用液体闪烁谱仪进行测定.结果喹烯酮以原药的形式代谢排泄,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0.1899 h,T1/2β=4.5528 h,Kel=0.8654/h,AUC=0.00925 mg/L·h;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T1/2Ka=0.4678 h,T1/2K=3.7445 h,Tp=1.3367 h,Cmax=0.000713 μg/mL,AUC=0.00303 mg/L·h.提示喹烯酮口服给药后,其吸收较快,消除相对也较快,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2.
选用昆明种小白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聚氰胺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及致畸胎试验,以评价其致突变及致畸作用。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在295.87~1 479.35mg/kg剂量范围内,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PCE/NCE比值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三聚氰胺中剂量组(591.74mg/kg)和高剂量组(1 479.35mg/kg)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精子畸形类型以折尾为主;三聚氰胺在19.72~98.62mg/kg剂量范围内,对孕鼠的生殖机能以及胎鼠的生长发育、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无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的剂量范围内,三聚氰胺无骨髓细胞毒性及致突变作用,对小鼠无胚胎毒性及致畸作用,但有精子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3.
醉马草是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别名有醉马芨芨、醉针茅、醉针草、马尿扫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内蒙、西藏、四川等地。据许多资料记载,醉马草可引起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中毒,并发生一系列症状,严重的还可引起死亡。笔者调查了醉马草分布较多的甘肃山丹县,宁夏同心县、海原县,这些地区都有马属动物发生中毒的病例,但未见过羊发生中毒。为了解醉马草是否会引起羊中毒,笔者于1986年12月和1988年9月,先后两次对绵羊和山羊进行了醉马草的毒性试验,并用马、驴、兔子作了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4.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保健药石,近年在我国农业、医药、食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探明麦饭石对动物体的毒性作用,安全合理地使用麦饭石,刘振亚等曾用中华麦饭石(CMS)对小白鼠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①小鼠灌胃给予100%CMS水煎液0.3ml/10g·w(相当于原矿药30g/kg)观察72小时,10只受试动物无一例死亡,②小鼠尾静脉4秒钟内注射100%CMS灭菌水煎液0.1ml/10g·w(相当于原矿药10g/kg)观察72小时动物无一例死亡。1987年,我们用天津麦饭石进行了小白鼠的急、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罗曼雏鸡不同浓度的酸枣仁口服液来测定酸枣仁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雏鸡以10、5、2.5g/(kg.d)不同剂量连续经口给药28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第28d和第42d,观察雏鸡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器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酸枣仁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雏鸡经口灌服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20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高剂量组在第7d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第28d差异不显著;给药后各剂量组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中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中肌酐、总蛋白、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中谷丙转氨酶(P0.01)和总蛋白(P0.05)低于对照组。停药14d后,中剂量组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酸枣仁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酸枣仁口服液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是可逆的,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将 1日龄三黄鸡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B组 ,每组公母各 2 0只。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A组除供给基础日粮外 ,添加 4 g/kg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试验B组除供给同样的基础日粮外 ,添加 8g/kg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 8g/kg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明显促进热应激下肉鸡肝、肾和胃的生长发育 ;添加 4 g/kg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热应激下肉鸡组织器官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在组织水平上 ,中草药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热应激对肺和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发掘中草药资源,探索新的抗球虫药物,我们选用传统中药,筛选出抗球虫中药复方组方,抗鸡球虫效果指数达到90~93.47,对鸡有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8.
阿普拉霉素(Apramycin)系从黑暗链丝菌(S.tenebrarius)的发酵液中分离到的尼拉霉素复合物(Nebramycinum)的组分之一。国内外报道本品对绿脓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力,而且毒性较妥布霉素小,但在兽医临  相似文献   

19.
喜树碱钠盐制备及用活性炭降低其毒性的试验童德文曹光荣邓茂先宋晓平赵宝玉(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为珙桐科旱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各省,是我国特有的植物。1966年,Wal等从我...  相似文献   

20.
1962年,美国Lesher等报道了第一代喹诺酮酸类抗菌药物——萘啶酸。由于该类药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谱及与其他抗生索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2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间得到迅速发展,迄今为至,包括已进入临床前药理研究的已达40多个品种,特别是近年来研制的氟代喹诺酮酸类,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和组织分布广等优点,其活性优于目前常用的其他类型的抗感染药物,甚至接近和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本文就该类药物的药理特性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