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洛 《协商论坛》2011,(10):17-1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孙中山先生领导成立的同盟会,因迎合历史潮流,队伍不断壮大。辛亥前夕,革命的气氛已非常浓烈。洛阳也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孕育着革命的火种,时刻等待时机的到来。光绪末年,同盟会员、偃师县人杨源懋,新蔡县人刘粹轩来到洛阳建立了河南府中学堂(即后建的省立第八中学——洛阳中学),以办教育为掩护,策划革命,成为洛阳地区第一个秘密的革命活动据点。同时,  相似文献   

2.
1998年7月,由台湾39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夏令营,从河南的西部到东部,从“九朝古都”洛阳到“七朝古都”开封,象一团火似的滚过了河洛大地。 “河洛郎”的心声 在洛阳王城公园的“河图”、“洛书”雕塑前,全体营员为这神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泉的河洛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瑰宝,其内涵博大精深.源于河洛文化的周易文化,就其人文精神而言,其核心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文化的核心精神体现了河洛文化的人文精神,为河南创业文化的重新塑造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4.
洛阳概况洛阳曾经兴盛一时,素称“九朝古都”,实际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源头,道学首创于此,儒学渊源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根植于此。而传承至今的“洛阳三绝”——龙门石窟、牡丹花会、洛阳水席,更给这个城市平添了几许魅力。  相似文献   

5.
进入洛阳便怀有一种肃然之情,河洛文化的厚重让人不忍触碰,唯恐稍有不慎就打搅了它的安详,而洛阳是宽容的,不管你身处洛阳的哪个地方,不经意间你总能感受到它 除石窟和牡丹外,让洛阳誉满海内的  相似文献   

6.
七月的河南,骄阳似火。由台湾39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夏令营,在短短的3天时间,从河南的西部到东部,从“九朝古都”洛阳到“七朝古都”开封,象一团火似的滚过河洛大地。无论是在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前,还是在开封陕山甘会馆精美的三雕下;无论是在少林寺武术学...  相似文献   

7.
联合月报     
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举行本刊讯4月26日至28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政协办公厅、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洛阳市政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4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港澳台侨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8.
陈发园 《世纪行》2010,(3):34-34
<正>陶述曾,原名陶翼圣。男,汉族,1896年3月9日生。湖北黄冈县人(今属武汉市新州区)。幼时,其父陶月波在河南洛阳任知县。1902年随母赴洛阳念书。1906年,入开封旅汴中学读书至毕业,开始接受新思想影响。1911年10月,武昌辛亥  相似文献   

9.
孙俊涛 《中州统战》2003,(11):26-28
1993年,在巩义市召开的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姓氏研究专家、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谢钧祥先生,面对国内外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宣布了他的一项最新姓氏研究成果: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2002年10月16日,在郑州召开的“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上,谢钧祥又在海峡两岸专家学者面前抛出一颗重磅炸弹:台湾的前100大姓全部起源于大陆,其中有75姓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台湾同胞,大多数祖根在河南。2003年10月26日,在郑州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上,谢钧祥再次一语惊人:客家姓氏大约有200个,…  相似文献   

10.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杨佩  柳攀登 《协商论坛》2009,(11):16-19
河南是全球华人的重要朝圣地,"根在河洛"、"寻根中原"早已成为海内外华人的共识;河南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姓氏的主根在以河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脉地,元典文化在此诞生,华夏文日月在此发端,历史上名人辈出,群星灿烂。  相似文献   

12.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 ,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又是现代化工业和著名旅游城市。过去的一年里 ,守护这座古城的洛阳公安队伍 ,克服重重困难 ,竭尽全力 ,拼搏奋进 ,忠实履行职责 ,维护了古都洛阳的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树立了洛阳公安新形象。在河洛大地还沉浸在喜迎新千年的欢乐、祥和氛围之中时 ,我们带着诸多问题 ,采访了洛阳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崔保连。崔保连是1998年11月从开封调任洛阳市公安局局长的 ,作为洛阳市公安局历届最年轻的局长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他言谈举止颇有儒将风范。他说 :“洛阳地灵人杰 ,名气很大…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3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属性,经市政府秘书长同意,从2013年1月1日起,市政府办公厅文件的发文代字由"渝办×"修订为"渝府办×"。修订后,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发文代字仍为8种,分别是渝府办文、渝府办发、渝府办、渝府办函、渝府办议、渝府办人、渝府办纪、渝府办电,文种选用、行文规则、发送范围等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联合月报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揭牌本刊讯经过近3年时间的申请、筹备,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经由文化部、民政部登记、核准,近日在郑州揭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致信祝贺,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贺信说,河洛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流,不惟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深入研究河洛文化的起源、内涵与流播等问题,必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世界华人起到独特的作用。王全书在讲话中说,河南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15.
河洛文化与妈祖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曾经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河洛文化圈涵盖当今的中原地区,周边与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秦晋文化圈和燕赵文化圈相衔接。河洛文化的内容包括原始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  相似文献   

16.
记者艾新伟、如东洛阳报道:"天下之商,出自中原,根在河洛。"8月28日至30日,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第二届豫商大会在河南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800位豫商精英共聚一堂,畅述乡情,共谋发展。会上,举办了"新豫商新形象,合作共赢谋发展"主题论坛和2007年度十大"风云豫商"颁奖晚会,搭建了豫商之间、豫商与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商机互动、项目对接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5日)沪府办规[2018]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2016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的意见》(沪府办[2016]104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8.
蔡宁 《台声》2002,(12):41-42
2002年10月,我有幸到河南郑州参加“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到会的两岸学者,对河洛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使我受益良多。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河、洛是黄河、洛水的简称,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这个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博物院张文军院长在研讨会上谈到,从夏、商、周直到宋代,“河洛地区一直保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河洛文化之所以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最早的国…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3月28日)沪府办规[2019]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评估,2014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民政局等六部门制订的《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沪府办发[2014]16号)需继续实施,有效期延长至2024年3月31日.特此通知.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7月24日)沪府办规[2018]2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金融办《关于完善本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财政支持政策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2014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等三部门《关于完善本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财政支持政策的意见》(沪府办[2014]49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