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共福利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公共福利的概念并不清楚,因此,公共福利建设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为了澄清公共福利的内涵,需要在社会福利的概念上做三项工作:突破三个界限,即广义和狭义的界限,生产和生活的界限,福利物品和市场物品的界限;厘清三种关系,即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后果的关系,制度和状态的关系;承认三种差别,即层次差别,区域差别,福利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共服务之间的差别。公共福利事业的着力点是确定政府为福利责任主体。现阶段,公共福利内容主要是十项民生工程:水、能源(电)、通信、道路交通、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服务、养老、救济(优抚)。同时,本文还总结出公共福利的四个特点,即福利性、公益性、公平性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
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近日提交的审计“清单”,一点都不过分。比如挪用1郾31亿元奥运会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本单位职工住宅小区和给本机关工作人员发放职务补贴;比如“编造”、“变造”7份“林业治沙项目”贷款合同,套取财政贴息资金415万元,等等。所有这些,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两条:一是心存侥幸,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再就是自信守住了一条为官的“底信守住了一条为官的“底线”——“没有装入个人腰包”。说是“没有装入个人腰包”,其实是一种严重的个人私欲在作祟。其背后的目的,一是捞取政治荣誉,让上级看…  相似文献   

3.
几位人大代表谈如何有效监督政府时说,应该使政府权力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这个观点非常新颖,耐人寻味。的确,只有当权力成为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一副千斤重担,而不是荣耀、地位、身份、金钱的象征时,官员才会有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才能立党为公而不是立党为私,执政为民而不是执政为己。而达到这种效果和境界则需要监督的有效。监督是鞭策政府依法行政、阳光行政的“催化剂”,是敦促官员勤奋工作的“清醒剂”、“兴奋剂”。央视记者敬一丹坦言,《焦点访谈》2003年对问题的揭露和曝光比上年度减少了近30%。因为阻力…  相似文献   

4.
张智新  张杰 《前进》2005,(6):48-48
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公共权力的基本属性,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权力的论述,深刻领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领导权、执政权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全面把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充分认识并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的独特属性。权力具有公共性。从权力的来源看,它是起源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需要,在本质上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是人类社会和群体组织有序运转的强制力。在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充分体…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对待别人,是衡量自身人性的尺度,也是衡量政治文明化程度的尺度。我相信,最能表明我们自身教养的,不是文凭,不是学历,不是顶戴的品级,而是我们能不能善以待人。善待他人不是善待家人和亲朋好友、主人和奴仆,而是善待陌生人,尤其是善待异议者。善待对手才能体现人性的高度。一个人当他挖空心思地想到如何最大程度的侮辱他人,他就是在最大程度地侮辱自己,因为充满于心的仇恨使他被恶毒之心主宰了,他不但要置人于死地,还要再踏上一只脚。中国王朝时代对犯人,主要是政  相似文献   

6.
李伟 《辽宁人大》2007,(11):28-28
发生在钟祥的一起校园投毒案,因证据不足久拖3年不决,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撤案,当事人给省人大常委会赠送一面上书“为民作主、恩重如山”的锦旗鸣谢。此事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几家非主流媒体抢先发稿并对锦旗上的八个大字津津乐道。日前,湖北日报和楚天主人杂志记者按程序将有关稿件送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审阅,  相似文献   

7.
殷炀 《人大研究》2002,(10):30-30
前段时间 ,《人民代表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权力机关绽放文明之花》的文章。细细一读 ,内容报道的却是河南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事迹。联想到平时也有许多人把人大机关 (严格地讲 ,应该称为人大常委会机关 )称为权力机关 ,促使作者思考一个问题 :人大机关果真是权力机关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宪法及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可见 ,权力机关是一个政权机关 ,是一个政治性概念 ,有固定所指 ,那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关。而各级人大机关 ,只是各…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的福利理论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围绕对国家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责任和作用这一主题,形成了六大福利学派或流派,即:新权力,中间道路,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绿色组织。本刊将择要予以介绍和评述,旨在为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新权力理论出现于70年代,是全球经济困难时期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是:海亚克(Hayek)、费尔德曼(Friedman)、撒切尔。新权力理论反对福利国家政策,认为这种政策不鼓励个人主义、个人的自我独立,忽视了市场的能动作用。他们认为“市场是国民的一般福利的基…  相似文献   

9.
以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启发了中国农村的内在变迁过程,在经济机制、社会组织及政治关系等层面,都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然而,这一以农户自组织行为为基础的积极改革趋向,正遇到了乡村内部,外部两方面矛盾的重重阻碍,它们是土地经营规模细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乏力、社区事业不同程度的凋蔽、干群关系紧张的微观矛盾,及村级组织双重职能与力量不足的梗  相似文献   

10.
黎映桃  胡铁民 《前沿》2004,13(1):160-163
腐败 ,这一全球性的政治之癌 ,在我国日益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严峻趋势。面对这一现状 ,总结中外学者关于腐败问题的多维探讨所提供的经验 ,笔者从公共权力的角度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腐败滋生的公共权力之源应是 :公共权力人的自利性、公共权力的可获利性以及公共权力的易失控性 ,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是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 ,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强化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与约束理当是现时中国治理腐败的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彭兵 《理论月刊》2007,(3):70-72
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的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公共权力具有人民性、相对性、支配性、权威性、组织性、稀缺性、经营性和代理性。当公共权力不受到限制时,掌权者就会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去侵害公民的权利,这需要通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舆论手段在体制内解决公共权力运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公共权力的制衡路径设计基本组合思路为对于最高层级的公共权力,在制衡路径上应当选择横向制衡;对于中间层级的公共权力,在制衡路径上应当选择以纵向制约为主,横向制衡为辅;对于最底层级的公共权力,在制衡路径上应当选择纵向制约。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04,(11):14-14
自己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很难作出公正判决,甚至会为维护自己利益形成黑哨,这已经是不需要再证明的公理。事实上,由部门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正把地方性法规的公平性,抛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翟婷 《桂海论丛》2007,23(1):33-35
文章从公共权力腐败的概念界定出发,阐述了公共权力和腐败的关系;通过对造成公共权力腐败的体制内外因素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提出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的思路,即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扩张、制约权力主体权力行为、完善外部制约监督机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4.
公共问责机制的建设是民主治理的重要标志和基础。目前,我国公共问责机制的建设仍存在法治化水平较低、问责信息不对称、民主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公共权力不透明,公共问责难以落到实处。政府应推动公共问责机制的建设,通过完善公共问责法制、强化公共问责制度、推动公共问责信息公开、扩大公民问责参与渠道等,推动公共权力运行透明化、公开化,提高我国国家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0,(22):61-61
人生的美好是因为享受生活,而不是享受权力、金钱等东西。享受生活能够使你感觉每一天都是赏心悦目的,生命永远是灿烂的、幸福的和快乐的。享受权力、金钱等东西会使你感觉每一天都是纠结的,生命永远是烦躁的、无聊的,甚至是灰暗的。权力是不能享受的,并且也很难享受起来,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倘若是荒唐、无知的人生,往往会去琢磨如何享受权力,尔后怎么利用手中的权力再去享受金钱,  相似文献   

16.
李抒望 《政策》2004,(6):54-55
近年来,我国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5,(9)
公共权力的运用是否合法、有效对一个政治制度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开始出现差异化,私有制和阶级开始出现,这时公共权力为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所控制,原初的纯粹的社会自治权开始异化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权力,其背离了最初状态的合理性,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其他弱势阶级,谋求自身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李菁怡  周建 《前沿》2010,(22):58-60
公权私用和以形式代理代替实质代理,是公共权力根本性的悖论,这种悖论的后果是权力腐败的发生成为公共权力"设计的产物".本文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对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解析公共权力健康运行的机制,提出可以通过促使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转来有效地预防权力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江泽民同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管理问题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非常明确地指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对德治和法治的相互作用作了科学、辩证的揭示,为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即对公共权力的法治化管理与德治教育问题指出了正确途径.本文侧重就公共权力行使中的德治建设,即德治在制约公共权力异化、保证权力的公正性、正义性、人民性的内在自律的作用问题谈一孔之见,祈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作为一定社会政治组织及其代表者所具有和使用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工具,其关键是它的公正、公平。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步,致使一些行政职能部门的公共权力异化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多从经济学或法学的层面进行思考。本文从公共行政的体制视角对公共权力异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促使公共权力不失其公共性,以期促进“权为民所用”真正成为各级官员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