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05,(1)
吃多了大米、白面,吃上一顿“粗粮”。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营养专家认为,富含纤维的“粗粮尽管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口,却是难得的保健食品。一方面,”粗粮“多种植在海拔高、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合理,每天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居多,普遍面临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因而很有必要增大“粗粮”在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5,(1):86-89
吃多了大米,白面,吃上一顿“粗粮”。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营养专家认为,富含纤维的“粗粮尽管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口,即是难得的保健食品。一方面,“精粮”多种植在海拔高、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生物节奏加快,包含结构不合理,每天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发电厂多,普遍面临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因而很有必要增大“粗粮”在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新疆人大》2013,(8):48-48
粗粮对身体的益处已被大家所熟知,餐桌上的主食也不再是精米白面“一统天下”的局面。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粗粮。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粗粮,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常吃粗粮有益健康,但不宜贪多。重庆市卫生局和重庆市营养学会日前发布的“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指出,吃粗粮也有许多“讲究”。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5,(1)
饮食平衡的第一原则就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只吃精米、白面肯定是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多吃粗粮,在主食上也做到多样化,才算是从根本上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 。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因为加工程度不同,粗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稍微多一些,即使说粗杂粮的营养价值能比大米多一点,但完全用粗粮代替大米,不但口感难以接受,而且营养也同样并不合理。因此,最重要的不是粗粮比细粮好多少,而是不要偏废一种或只吃一种,保证主食的多样化,在保证主食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有意识地多选择粗杂粮,将之作为饮食营养…  相似文献   

6.
粗粮自风流     
《台声》2005,(1)
当吃粗粮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多多了解一下“粗粮细作”出来的经典菜式,就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了。  因粗粮美食而享誉京城的“文豪杂粮食府”,店面就在西单附近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据说老板、大厨都来自粗粮美食的聚集地——陕西西安、高梁、荞麦、糜子……轮番出场,打造出了陕西人每天饮食无粗粮面点不欢的盛世。 发糕      原料:玉米面   做法:直接将玉米面团放入蒸锅,蒸熟 后切出造型。  特色:做法简单,口味甘香,还可以将发糕做成各种口味。玉米面还有抗癌作用。 美食浏览糜子焖饭  原料:黄米(也叫…  相似文献   

7.
多吃粗粮,多吃鱼肉、豆制品,饭菜咸淡适中。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上了年纪的人不能在饮食上马马虎虎,否则就不能“健康七八九”,百岁就成了梦了。  相似文献   

8.
“心忧国事曾拍案,活在人心便永生。”这是两句怀念胡耀邦名诗的辑句。200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90周年纪念日。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当年,中共中央发布的讣告中说,“胡耀邦同志的逝世,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巨大损失”,讣告中有三个“学习”的号召,最后一个是“学习他谦虚好学、顾全大局、艰苦朴素的高贵品德”。耀邦的谦虚好学,太值得今人学习。学耀邦之学,太重要、太紧要、太必要了。“好学近乎智”,古人如是有云;“好学不倦者,必成大才”,这则是林肯说的话。耀邦出身贫苦,只读了半年…  相似文献   

9.
陈俊锋 《半月谈》2002,(3):75-77
“我刚刚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可是阿富汗人民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我是阿富汗惟一穿着体面的人……”1月21日,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在东京召开的援阿重建会议上的一席话打动了与会的8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代表,他们许诺提供45亿美元的捐款。然而,在各方尤其是西方国家“慷慨解囊”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利益争夺。  相似文献   

10.
周天柱 《台声》2024,(3):76-77
<正>那一年,受台湾文友阿文的诚邀,去台北过年。终于能见识到舌尖上的台湾除夕年夜菜了,令“馋猫”眉飞色舞。抵台的第二天即农历除夕。那天吃完午饭,阿文家里的女眷们纷纷身系围腰,忙碌起来。身为全家的总指挥,经常来往于两岸的阿文自喻为台湾版“家庭春晚总导演”。“总导演”一开腔,就语出惊人:年夜饭就是团圆饭。一年到头全球各地的台湾郎在外打拼,可除夕之夜必须赶回台湾,图的就是能吃一顿亲人烹煮、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这一顿饭无论如何必须在家里吃!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0月纪念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50周年的时候,北京某大报的一位记者“重走长征路”采访考察。当他离开一个小山村时,有位大娘问他:“我的丈夫在哪儿?三个女红军在哪儿?”……原来,50年以前,有三个女红军战士在长征战斗中不幸与队伍失散并迷路,归队途中路过该村时已经饥寒交迫,筋疲力尽,在一贫如洗的大娘(当年是大嫂)家里住了一晚。大娘倾家所有给她们吃了一顿粗粮淡饭。临别时,三个女战士将她们惟一的一床被子剪成两半,给大娘留下了半床被子;大娘叫新婚的丈夫当向导,送她们翻过村后的大山就回家。可是,…  相似文献   

12.
刘姥姥攻关     
“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这是刘姥姥替荣国府的螃蟹宴算的一笔账。是的,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的了。那一年闹饥荒,刘姥姥全家都过不下去了,幸亏荣国府给了二十两银子才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13.
一、对外经济贸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经济工作,是关系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胡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在论述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时说过,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  相似文献   

14.
沈宝祥 《同舟共进》2009,(11):55-60
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胡耀邦与华国锋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他们二人都身居最高层,研究这个问题,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很难了解到全面而深入的材料。但是,胡耀邦在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大年初一吃饺子——家家一样。岂不知这仅在北方的汉族人中如此。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即“一年比一年好”。居住在湖南的苗族,第一餐吃甜酒和棕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收”。土家族则吃“培菜”,因为明朝末年,番王突然袭击土家,士王率部抵抗,将士们来不及将菜一样一样炒了再吃,只好将猪肉、炸土豆、粉条、胡萝卜、白菜一起蒸炒,每人带上几蛇。迄今保持此俗,以示纪念。广东部分地方,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在春节这一天,煮出或蒸出足够全家春节三…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舆论界曾一度训诫中国百姓: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太贪心不足了!有肉吃,当然是好事;有不平之事,骂骂娘,也是应该的。不平则鸣嘛!人是“经济”的人,也是“政治”的人,我们绝不能停留在“有肉吃”的水平上。现在似乎大家都明白了:要从根本上解决“有肉吃”和“不骂娘”的问题,只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这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春节,俗称“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热闹、庆祝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 洛阳民间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之说。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起,便时不时可听到鞭炮声,春节的味道愈来愈浓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老百姓认为灶王爷(俗称老灶爷)是一家之主,掌全家祸福,每年在这一天上天之前一定要清点所在人家的人数,有几个人回来时就会带回几份福禄,所以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要在该日之前回家祭灶,并且照例要烙“祭灶饼”、吃“糊嘴麻糖”,以图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祭灶时要鸣放鞭炮,并将旧…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3,(5):63
H7N9禽流感发生以来,两则"官员带头吃鸡"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一是河南郑州疾控中心的领导和职工连续几天吃"香菇炖鸡块",二是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干部职工一顿午饭吃了30只鸡,这两个部门官员都表示,希望以此方式,消除公众的恐惧和疑惑。  相似文献   

19.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3,16(2):85-85,93
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 ,以狂人之语 ,辛辣的文字 ,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 ]这种吃人的礼教突出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即夫权和父权。鲁迅先生对“节”、“孝”等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孝”是封建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鲁迅把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所谓孝道与封建君权…  相似文献   

20.
徐娟 《人大论坛》2010,(4):42-42
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也就是说,每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据这位一辈子都在“搞油”的科学家估计,我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