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池骋迪 《公安研究》2010,(8):29-33,54
确保网络社会的安全、和谐是当前网络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诸多网络违法犯罪问题的出现,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尤其是网络色情信息泛滥问题需要全社会重视并及早治理。在治理手段上,应当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应对转变,采取"完善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引导网络自律和信息技术监管"的方针,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公民参与的合力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郑硕  林征 《公安研究》2013,(1):15-19
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为公众带来了新的网络生活方式,改变着信息传播模式和公众的媒体习惯,但借助微博平台滋生谣言等问题也给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微博信息发布简便易行、草根文化突出、容易滋生谣言的特征,以及微博泛滥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应对措施: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治理网络谣言的力度;重视网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增强社会舆论的掌控力;重视与网民沟通交流,加强政府话语权与主动权;重视处置预案的制定,加强舆情处置执法规范化;重视多部门的联动配合,加强网络盟友的阵营。  相似文献   

3.
三网融合视野下的网络安全与信息监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网融合给公安机关开展网络安全与信息监控带来机遇和挑战.公安机关要维护网络安全、强化信息监控、完善虚拟社会管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要充分认识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机构;顺应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数字认证、实名上网等安全措施;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三网融合的网络环境;强...  相似文献   

4.
指出:当前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带来效益的同时,网络色情污染正日益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伦理道德。对网络黄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丰富了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公共领域,创新了协商民主的治理模式。互联网时代协商民主的运行挑战主要体现在:匿名性形成了协商民主的理性障碍、碎片化带来了协商民主的信息负载、数字鸿沟加深了协商民主的实践难度。互联网时代发展协商民主需要多措并举:政府应加大对互联网空间的管控力度,强化协商意识,重视引导网络舆情,提升对网络信息的驾驭能力,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培育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层面塑造体现内在宽容和互信合作的协商文化,在公民个体层面构建体现公共理性和社会信任的协商文化,在政府层面摒弃官僚文化,重视平等协商和多元沟通;增强非政府组织的协商能力,发挥集体行动能力,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新领域,是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实践。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失真、网络犯罪频发、立法监督不完善、政府引导作用未完全发挥等问题导致了当今网络社会治理的困境。在网络社会治理中,重塑政府能力应当积极推进线上政府建设、完善网络立法进程、强化政府领导体制,引导各方共同参与治理,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网络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尤其当AI技术被不法分子运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时,由于其具有门槛更低、迷惑性更大、犯罪效率更高等特点,给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目前,AI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面临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行业监管不严、宣传防范有所欠缺、打击难度不断增大等问题。可以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切入,通过完善立法、打防并举、加强宣传、技术赋能等途径,提高AI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打击网络色情犯罪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网络色情犯罪形势严峻,打击网络色情工作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专门侦查力量薄弱,侦查取证难;相关法律不完善,定罪量刑难等。针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侦查水平,加强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维护互联网的秩序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失范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虚拟特性让法律、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里几乎无法发挥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引发大量的网络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人肉搜索引擎的集体无意识、权利义务关系的虚拟化、“三人成虎”的言论传播模式、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污染等。高等院校要改革法律教育方式,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范和引导,建立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评估和预警机制,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去人文化"易致工具理性之困,网络信息"同质化"易致网络社会生活物化,信息碎片化和单子化易致网络生活"去意义化",网络交往"去身体化"易致主体自我中心主义之困。为此,在网络治理上,需要建设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增强其网络应用、网络辅导咨询、网络舆论危机管控、校园网络文化和学风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等职业能力;创建微博、微信、便携式智能终端等社会化网络平台,健全官方博客圈和社群博客圈等网络社区,开辟引领社会风俗的特色博客、微信,加强网络场域建设和治理;加快制度建设,强化法律治理,规范网络传播内容和行为秩序;推进网络技术治理,强化信息筛选;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推广网络道德规范,制定载体自律公约,推进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建设,构建化育机制;网络媒体机构及从业人员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完善国家、社会、职业媒体对草根媒体的引导、规范,增强网络个体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0,(5):45-51
利用手机通话诈骗是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高科技犯罪。这类犯罪涉案金额大,涉及地域范围广,危害严重。它不仅对传统的侦查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区域间的警务协作机制、电信和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对策:要加强打击力度,遏制犯罪蔓延势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犯罪成本与风险;加强部门协作,规范行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构成复杂、形态多元的网络社会,这对政府治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快速传播的数据信息、突发的网络舆情、网络新兴事物等,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适时更新治理观念,优化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采用互动式的电子政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科学、便利、高效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伴随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类新型财产类型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网络虚拟财产不仅牵涉个体、企业、其他组织等私主体的权益,同时还关系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仅具有较高的商业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治理价值;不仅是国内发展的新动能、新业态、新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客体和行为对象。故此,亟需不断升级和实时更新对网络虚拟财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制度漏洞,强化制度供给,做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治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表现为青少年不正确的需求结构、缺乏正确的社会规范意识以及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青少年网络色情缺陷人格生成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造成了青少年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两方面的缺失,从而造成社会化的障碍,没有将社会抵制网络色情主流价值观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选择的个体意识,对网络色情不能采取否定的态度.为此,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15.
宋迎法  尹红 《前沿》2010,(11):166-170
源于20世纪末的治理革命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结合催生了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治理,它将成为信息时代政府实现善治的新思路。然而,电子治理的发展却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风险,包括电子治理实施的制度、决策困境与政治欺骗;资金缺乏;公民参与缺乏、数字鸿沟扩大及网络传媒的负效应,以及信息安全与创新问题。相应地,电子治理的实现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领导能力;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培育公民社会、缩小数字鸿沟;保障信息安全、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种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在网络空间传播的情况,课题组通过抽取近千位不同年龄段民众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网上调查问卷、文献调查、采访笔录、案例分析等方法,以新冠疫情为表述对象,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特殊危害及网络谣言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期间,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明显拓宽,谣言对社会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危害,对公众的精神健康、物质财富以及社会稳定等各层面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有些谣言甚至妨害了防疫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网络谣言治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网络平台缺乏对谣言的鉴别、追踪、辟谣机制,网民缺乏自觉的法律、理性意识,治理谣言的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庞杂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 ,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他的话对我们抵制网络精神污染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抵制网络精神污染 ,要以抵制网格上的“黑色信息”、“网络色情”、“暴力文化”和“迷信文化”为重点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 ,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网民的信息识别能力 ,帮助他们形成思想上的“防火墙”。首…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然而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网络垃圾、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管理漏洞等。 目前,在国外因特网上色情内容泛滥,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尽管因特网上大多数信息是与学术、商业和政府资料等有关的健康信息,但一些意志薄弱的上网者却很少关心这些健康信息,而专门在网络上寻找不良信息。在美国制造科罗拉多州校  相似文献   

19.
治理群体性事件应重视和加强情报工作:建立覆盖整个社会面的灵敏、高效的情报信息网络;完善情报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及时、如实上报。加强对所获取情报信息的筛选、甄别和综合分析研判,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民意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实现公众与党政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既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提升的机遇和动力,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唯有采取科学的策略、措施,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监管、完善网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对网民进行科学引导,才能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利用网络舆情推动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