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就国内战争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政治体制弊端提出一系列改革思想,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改革迈出了很大步伐,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进行,基本上沿用战争年代那一套做法,权力集中现象越来越严重,党内民主生活越来越不健全,党内争论的方法越来越极端化。从这个角度讲,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需要,导致了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3.
4.
5.
勃列日涅夫时期西伯利亚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加速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自然资源,使该地区进入了全面的开发阶段,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  相似文献   

6.
经常听人说美国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这次在美短短的三个月,到了东西海岸的几个主要城市,为纽约、华盛顿 D.C、大西洋赌城、亚特兰大、旧金山、圣荷塞、硅谷等。虽只是走马观花粗略看了看,但在人们的生活、交通、学习、就业、生产、流通、信息等诸多方面,已初步体会到美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据说美国经济已持续七、八年在增长,究其原因是美国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新的支柱产业。美国经济的增长 70%以上的动力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它为美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成为推动美国经…  相似文献   

7.
8.
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波兰被沙俄帝国的瓜分 ,波兰境内的大量犹太人开始成为沙俄的臣民 ,但沙俄政权带给他们的不是安宁的生活 ,而是持续不断的反犹浪潮。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曾经使俄罗斯犹太人的处境有所改善 ,但随后沙俄新政权( 1 881~ 1 91 4年 )又开始采取了反犹政策。无独有偶。 1 92 4~ 1 939年的苏联政权也采取了类似的不利于犹太人的政策。本文就试图对这两个不同时期政权的对犹政策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以寻求他们的异同及历史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教训表现在8个方面:1.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大量举债危及政策的独立性;3.以意识形态划线,中断传统国际联系;4.把对外政策当作权力斗争的工具;5.目标与手段失衡;6.内政外交本末倒置;7.漫天要价,步步退让;8.没有真正落实对外经济开放政策.总结当代条件下俄罗斯对外政策失误的原因,具有现实的教益.  相似文献   

10.
苏联成立后,没有建立将俄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推广的法律框架,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逐渐强化了俄语作为通用语的推广力度,并将推广俄语与构建"苏联人民"联系起来。由于没有辩证地区分语言的身份标志作用与交流作用,因而引起了一些非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上述失误使原苏联语言政策未能有效发挥对国家认同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俄国民主革命时期农村社会的现实,包括农民的两面性、农民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的状况,是列宁提出的对待农民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其东欧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然而,冷战的阴云、国内的掣肘、个性的矛盾却使得在赫鲁晓夫时期调整后的东欧政策呈现出缓和与冲突、减压与控制的矛盾,同时也呈现出愿望与结果的背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50年代初苏联当局通过镇压富农运动和强制迁移诸多少数民族,人为地在国内制造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官方文件称之为特殊移民。苏联国家档案馆原始统计资料显示,其间被政府强制迁移的特殊移民达600万人左右。目前,关于苏联特殊移民政策的成因,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它的目的方面提出了各种观点。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特殊移民政策出台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斯大林的心理、个性和善恶价值观等深层角度来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4.
原苏联的语言政策对中亚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回顾沙俄的中亚语言政策的基础上,阐述并评论了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初期关于语言政策的争论以及对苏联语言政策的影响。本文认为,尽管苏联对中亚的语言政策因领导人的更迭而产生差异,但基本上是围绕着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初期制定的语言方针而运作,并逐渐呈现俄罗斯化的趋势。本文从苏联语言政策的争论、线索、过程及意义等角度出发,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当前中亚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的评价,既要联系到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苏联的处境,也要联系到苏联十月革命后对外政策的成败.在对外政策理论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见解,大体上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吻合的,他的对外政策调整与收缩有许多也是不得已的,其中有成功亦有失败,其最大的问题是弯子转得过急,对西方存有幻想,对西方国家不再设防,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西方国家的援助上.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研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本国独立以来民族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阐释。他的认识涉及对苏联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评价,认为苏联时期没有解决好联盟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批评苏联时期的极权主义思想,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提出建构哈萨克斯坦多民族的公民身份认同,反对滥用民族自决理论。本文认为,哈萨克斯坦实施民族和睦团结的政策措施对中亚地区的稳定是有益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周边贸易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在西班牙内战初期,苏联秉承其既定的外交原则——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争取同英法的友好关系,参加《不干涉协议》,加入不干涉委员会。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以及出于政治和战略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仅两个月后,苏联便调整政策,转而通过物力、军力手段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苏联政策的转变也对此后苏联的国际处境及对外政策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