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后的《公司法》使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合法化,并赋予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资格,那么在刑法上是否因此而对其犯罪认定受到实质影响呢?本文主要分析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现状、性质以及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单位犯罪的关系,结合我国刑事立法的目的、现行刑事法律对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以及轻刑化的趋势等角度来界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犯罪问题。本文认为,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犯罪应以单位犯罪认定。  相似文献   

2.
恶势力犯罪脱胎于原有的流氓罪,带有一定的"流氓行为"色彩。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恶势力犯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犯罪类型,认定恶势力犯罪时应着重考察组织性要求、行为方式要求和行为结果要求。通过将恶势力团伙(集团)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危害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地对二者作出区分。对司法实践中认定恶势力犯罪的案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发现2018年以来认定为恶势力犯罪的案件数量显著增长,而且恶势力犯罪的分解罪名与现有归纳高度一致。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法院对恶势力犯罪的认定不够明确、部分案件中恶势力犯罪认定不当以及恶势力的认定主体错位等若干问题,需要在司法实务中不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是共同犯罪结合程度较高的一种形式.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越来越严重。其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反控制手段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团伙犯罪。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为起点,认为建立具有综合性、相对性、特殊性、法治性的控制体系是防范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犯罪中止行为在客观上通常呈现出两种样态,自动放弃或积极采取行动有效避免犯罪结果发生.但理论和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中止行为的客观性研究较少,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性质认定上存在分歧.中止行为认定取决于行为是否实行终了、放弃重复性侵害行为定性以及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三方面.行为终了是犯罪停止形态成立的前提,放弃重复性侵害行为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关键,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采取的"措施"须真挚且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5.
当前,“打黑除恶”已成为刑事斗争的“重中之重”,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务之急。黑社会性质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地方恶势力、恐怖组织、其他犯罪集团不同,需要从人数、组织结构、政治腐蚀性、渗透性、犯罪形成等方面来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6.
严打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刑事政策的共识。打黑过程中存在没收财产刑适用标准不清、违法所得认定标准模糊、犯罪工具认定过宽等问题。应当对《刑法》第五十七条进行限制解释,准确认定违法所得,严格限定犯罪工具,明确没收财产刑适用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7.
黑社会性质犯罪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如何将黑社会性质犯罪控制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其发展成为黑社会组织犯罪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首先,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其次,在立法上对黑社会性质犯罪加以补充完善;第三,要加强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社会控制;第四,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打击洗钱及金融机构、财政部门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8.
企业性质认定新论──兼与王朝勇同志商榷张继英企业性质认定问题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暂时存在的问题,在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得到解决。本文针对当前企业性质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新的主张,对《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95...  相似文献   

9.
洗钱犯罪认定是侦办此类案件的关键.对此应从几个方面认定,即洗钱行为认定;主观故意的认定;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的认定;洗钱犯罪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界定;上游犯罪的犯罪分子本人实施掩饰、隐瞒其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性质和来源行为的认定;收受上游犯罪分子赠与的行为认定.  相似文献   

10.
要有效地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认定这种犯罪,以避免在执法过程中因认识的不同,给犯罪者以可乘之机。只有准确地认定什么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认定恶势力犯罪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指导意见,区分其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本质差异,在程度上严格把握恶势力认定标准,谨防误断误判,又要避免对指导意见理解不深、参悟不透而怯于认定,放任恶势力犯罪的猖獗.大概念语境下恶势力犯罪多发于财产类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及侵犯公民人身权、民主权类犯罪.尤其在财产类犯罪案件中,行为的复杂性导致罪名认定如鲠在喉,需结合犯罪构成要件、行为间微妙关系等综合解构罪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认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通过重新探讨本罪罪名、性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以及客观行为特征等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求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这一罪名。  相似文献   

13.
新类型疑难犯罪案件的认定尚无确切的标准,导致在该类案件刑事诉讼过程中基层人民法院可移送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判管辖制度存在虚置现象。新类型犯罪是指那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犯罪手段所实施的传统型犯罪,或者立法上已经规定、但以往尚无发生而现在方开始发生的犯罪,或者刑事立法修订中新增加的部分犯罪,在侦查手段和行为性质认定上与常态下的犯罪相比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的一类犯罪。疑难案件包括法律规则上的疑难案件和事实上的疑难案件两类。应在动态中把握新类型疑难犯罪案件的认定。  相似文献   

14.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要从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即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犯罪集团,也不同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应当在准确界定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科学分析当前犯罪态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构成要件,划清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形式之间的界限。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客观要件上应注意其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要件上应注意其组织严密性和成员众多性,其构成人数至少应当3倍于一般犯罪集团成员底数;主观要件上应当引入犯罪人格的分析。在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总体战略中,对其重点打击的“圈”不宜划得过大,“德、准、狠”的方针中,关键在“准”。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Y省33个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例的分析显示,Y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化、隐蔽性特征显著。这是共同犯罪与犯罪明知认定困难的重要原因。对共同犯罪进行认定,涉及诈骗犯罪关联犯罪行为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情形较为复杂,视具体情形具体裁判。犯罪明知的认定应明确的是,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具体犯罪类型,只要其认识到自己在为犯罪提供帮助、支持,即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明知进而认定其应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犯罪是重大的历史现象与社会现象。在相关的学科当中,刑法学和犯罪学与犯罪的关系最为紧密,均以犯罪作为学科基本范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学科任务和学科性质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犯罪学与刑法学对于犯罪范畴的理解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理论上很小的差异会给实践带来很大的影响,学科间犯罪范畴的差异与沟通的确是无法回避与忽视的重要问题。该意义上的犯罪范畴,既直接关系犯罪性质的认定问题,也直接关系犯罪圈的划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法律的角度对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措施,试图为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犯罪已占犯罪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而且每年还在大量增加。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虚拟财产盗窃犯罪,因为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网络联系的愈来愈密切,依托于网络的财产种类越来越多,数额亦愈来愈大;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得虚拟财产盗窃犯罪危害范围极其广泛。由于虚拟财产的虚拟特性,导致公安机关在认定虚拟财产性质与价值上屡屡出现困境。基于上述原因,对虚拟财产性质、分类、认定难点作出深入分析对公安机关打击虚拟财产盗窃犯罪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上将组织、领导、参加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的行为类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要准确认定此类犯罪,必须把握其犯罪特征,并将其与恐怖组织犯罪、聚众犯罪、单位犯罪和邪教组织犯罪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