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大连市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区域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问题.要从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际联系等方面了促进大连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将体现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水平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形成各城市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经济一体化格局,但我国现行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制度障碍,却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导向和机制,必须消除现行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障碍,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构建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012—2021年31个省份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考察了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进一步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但在区域分布上存在异质性;全国层面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内差异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区域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一级指标中经济、文化、社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关键共性障碍因子,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中主要障碍因子各区域不尽相同。基于此,从补齐各区域协调发展短板、畅通要素跨区流动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突出城市群都市圈引领带动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京津冀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它涵盖了几个方面的创新:区域政绩评价机制的创新;区域财税体制的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王琴梅 《思想战线》2008,34(2):42-46
导致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机制包括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技术在区域间的传播和扩散、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由于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内生要素,所以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相似文献   

6.
多中心与板块经济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枢纽作用。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群,多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影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要实现多中心互动、共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须以城市群经济体为载体,建立多中心互动与共赢机制,实现多中心协调发展;科学规划与布局,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统筹城乡关系,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坚持产业集中式发展,培育区域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构建广域性产学研平台,着力培育自主创新;发挥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廊道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要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制度安排上,必须加强利用价格管理水资源的力度,通过水价调整,制定市场化的水价体系;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深化产权体制改革,强化流域统一管理机构权威,推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同时引入中央政府主体和水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建立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经济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荣华 《今日浙江》2003,(23):13-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孙哲勇 《今日浙江》2003,(23):10-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詹佳祥 《今日浙江》2003,(23):15-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