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西省国资委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指导推动省属企业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省属企业转型跨越创造了厚实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特大系统中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专利则是这个子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要求,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体系。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体系。正因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筱清 《法学杂志》2002,23(5):19-21
在《宪法》中增加“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体系和使“政政分离”原则获得宪法根据的需要 ;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高效率和明确监管责任 ;“授权制”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国有资产经营方式的合理选择 ,但立法的重点和难点是克服监管不力与活力不足的两难矛盾。  相似文献   

4.
钟雯 《法制与社会》2013,(10):196-19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如何正确履行出资人职责,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与边界,对目前国有资产监管存在主要认识问题,要在以《国资法》为基础的条件下,尽快出台有关行政法规,完善相关部门规章;要加强《公司法》和《国资法》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规定学习和认识,重视公司章程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国有资产监管的不"越位"和"错位",才能正确维护国有权益。  相似文献   

5.
齐鹏  王泽旭 《法制与社会》2013,(25):203-205,238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是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的程序及其规章制度。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有资产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并且在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运行过程中亦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基于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政府、社会公众及其法律监管三个不同主体角度进行典型案例剖析,深入分析政府监管、社会公众监管及其法律监管制度的不足及缺陷,深究各个监管制度间失衡的缘由,有针对性的提出通过对监管主体的权限进行明确划分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政府监管权力,不断健全中介监管机制提高公众法律意识,明确企业产权界限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并不断完善资产评估制度等相应的治理制度,进而构建完善良好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促使国有资产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6.
抗制国有资产流失犯罪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守芬  申柳华 《河北法学》2006,24(10):50-54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安全的巨大障碍.从对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的原因分析人手,提出双层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抗制模式的构想,强调从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国有资产法律体系的完善两个层次构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的预防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以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在新形势下,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政策法规工作将促成新的发展和提高,为地方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特征。国有企业改革在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遭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产权不清、所有者不到位,这已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国企改革的严重障碍。为使国有企业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解决产权问题,即建立一个能确保所有者到位、层层监督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针对以往体制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部署,笔者提出了准确理解新型体制含义、明确新型体制架构原则、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设计、出台《国有资产管理法》等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具体措施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经过7年来的发展,我国建立并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与国外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相比较,指出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状和外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经验教训,提出构建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多元化模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曾音支  苏堃 《法制与社会》2013,(11):204-205
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政府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应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自然灾害的善后机制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政府善后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建立应急管理反馈与改进机制、完善立法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和完善问责制以及健全灾后社会参与机制和加强心理援助工作等方面完善我国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