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8,(4):F0002-F0002
山东省滕州监狱始建于1984年,常年押犯在4200人左右,是一所关押重刑犯的高等级警戒监狱.建狱24年来,滕州监狱以维护监管安全为着力点,坚持“用严明的纪律约束人,用开放的教育培养人,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用自身的形象影响人”的监管改造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监督有力、工作到位的监管安全长效机制,有效确保了监管改造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日臻完善和文明的日益提高,给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省临沂监狱按照国家新时期立法取向的要求,以适应社会文明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德结合、文明改造”的监管改造工作新路子,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严格执法、科学管理、文明教育、以德治监、与时俱进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取得了监狱改革创新的卓著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争创一个廉洁勤政,团结拼搏的领导班子。以监狱长翟所普为首的监狱党委一班人,面对狱政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针对临沂监狱实际,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两手…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邹城、鲁西监狱经过反复酝酿、充分论证,制定了2001年及今后5年的《监管改造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新举措,不断加大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创建力度,积极构筑与“大监狱、大企业”格局相适应的的监管改造工作的新体制,全力实施6项创新,确保全面实现司法部提出的“4个绝对不能”、“4个绝对不允许”,争创全国示范监狱的总目标。具体创新内容为: (一)体制创新。一方面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根据全局一盘棋的要求,确定以邹城监狱为试点,将监狱的生产职能与…  相似文献   

4.
监管改造、监狱经济、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的“老三篇”。在社会现代化、文明化和法制化以及民主程度的全面进步之后,如何谱写新的篇章,摆在了政法工作者的面前。山东省监狱管理局面对改革发展的形势,按照国家新时期立法取向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以适应社会文明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标准,积极开创探索、实践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新路子。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观念、立足自我、加快发展。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严格执法,科学管理,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监管改造文明化、监狱经济市场化、队伍建设现代化的现代文明监狱形象。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监狱建成于1982年4月,前身为北京市收容所,1994年11月更名为北京市监狱。北京市监狱主要担负被判处15至20年有期徒刑的北京籍成年男性罪犯和职业犯罪罪犯的监管改造任务。十几年来,共改造罪犯4000余名。监狱始终坚持创“一流的干警队伍,一流的改造手段,一流的设施环境,一流的窗口单位,一流的工作业绩”,从严治警,依法治监,以抓班子带队伍为龙头,促进了监狱各项工作的发展。1996年被司法部首批授予“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荣立集体一等功,同时被命名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北京市授予“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监狱”连续五…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鲁西监狱在罪犯中实行的“刑释后短期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新生事物,它与监狱其它罪犯改造措施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刑释后短期生活保险”制度具有四种功能,中国特色监狱人道主义的体现功能,罪犯改造积极性的调动功能,监狱秩序良性发展的促进功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推动功能,但若作为监管改造的一项措施在其它监狱中推广实施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始终不渝地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认真全面地贯彻执行《监狱法》,坚持依法治监、从严治警,充分发挥监狱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罪犯改造手段的科学化、社会化和人性化,实现了监管安全和改造质量的新提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苏州监狱实现了20年无罪犯脱逃,创下了全国最好纪录;自1997年以来,全省罪犯脱逃逐年下降,2000年首次实现了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特大案件的“双零”指标,江苏监管安全工作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2001年在超押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2,(5):1-1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专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监狱机关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上千万名刑事犯罪分子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世纪之初,走过52年辉煌历程的中国监狱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9.
王诚 《中国司法》2010,(10):37-38
落实“首要标准”是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方针的核心内容,是衡量监狱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到监狱安全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深远课题,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结合并举则是落实“首要标准”的前提、保障和根本。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接见室作为监狱面向社会的窗口作用,把江总书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强化监狱执法的规范化、文明化建设,树立监狱及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从1997年7月1日起,山东省邹城监狱接见室便推出了10几项方便服刑人员亲属的文明执法承诺,近4年来始终坚持如一,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服刑人员亲属的广泛赞誉。  文明执法承诺制的具体内容为:保证“4个及时”,即:及时接待服刑人员亲属,及时办理接见登记,及时通知服刑人员接见,及时检查物品;坚持“4个严格”:严格执行接见规定,严格遵守警容风纪,…  相似文献   

11.
葛井泉 《中国司法》2004,(12):19-21
全国监狱“三化”建设是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根本途径。其中的科学化建设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理论和思维,认真研究和把握监狱工作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山东省监狱系统正在全面实施“罪犯心理工程”,这是继“法  相似文献   

12.
“首要标准”在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监狱工作在服务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及任务,对新时期监狱工作意义深远。就“首要标准”层面的监狱工作体制而言,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基础,创新教育改造方法是动力,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完善接茬帮教的相关机制是保证。  相似文献   

13.
“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中央领导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实践命题。坚持“首要标准”,有助于提升监狱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职能作用。理解“首要标准”,应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改造质量是一个首要环节;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赋予监狱的职责;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是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落实“首要标准”,要切实把改造人放在监狱工作的第一位,不断提高改造质量,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其中要尤为重视“改造人”和罪犯改造质量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监狱重视对罪犯的改造是举世公认的。在中国监狱文明发展的史上,山东省潍坊监狱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监狱创办特殊学校由此开始;罪犯百分考核奖惩办法由此诞生;第一个罪犯心理咨询室在这里建立;第一个女警教育中心在这里创建。20年前,潍坊监狱把监狱办成改造罪犯的学校,改好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使理论变成了现实;新的世纪,潍坊监狱宗旨深入人心,又续写了文明改造的新篇章。一是重视调研,远谋早虑,是有思想的行动者。早在1979年,全国司法系统的科研机构尚未恢复和创建时,潍坊监狱就抽调专人,对“文革”后新收押犯构成的变化、改造表现,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1,(11):22-23
山东省潍坊 监狱始建于 1951年,伴随着 共和国前进的脚 步已经走过了 50年的发展历 程。这期间,在上 级主管部门的正 确领导和关心、 支持下,创造了 辉煌的成绩,先 后赢得了全国监 狱系统的“4个 第一”:即第1所被公安部荣记集体1等功的监狱,全国第1家被正式命名为“特殊学校”的监狱,第1所被司法部荣记集体l等功的监狱,第1批被司法部命名为“部级优秀特殊学校”的监狱。其中,把监狱办成“既改造人又造就人”的特殊学校和在罪犯中实行“双联百分考核”的成功经验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并被椎广到全国各监狱。成绩面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监狱工作方针的价值基础王平监狱工作方针,是指监狱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和目标。1995年2月8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工作的通知》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监狱工作的实践经验,明确指出:“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要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  相似文献   

17.
张碧贵 《中国司法》2005,(3):109-109
山西省监狱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按照“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监狱安全防范、有利于监管改造、有利于劳动改造、有利于生活保障、有利于监狱不再办社会)的要求,通过布局调整,努力达到全省监狱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同时使监狱的各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运行规范,保障有力。我省监狱布局调整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均衡布局原则。根据区域划分和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条件,通过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监狱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观点、提法,可以归纳为“去‘老祖宗’化”、“去本土化”、“去政治化”、“去惩罚化”、“去改造化”和“去罪犯义务化”等六类问题,对此有必要予以科学、冷静的反思与检讨。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思想动摇、理念偏离、理论欠功底、实践经验不足以及功利主义驱动等。因此,监狱理论研究应当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思想,尤其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监狱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抵制并消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法制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二是坚持监狱工作的中国特色,一方面要珍惜、发展中国监狱的原始创新;一方面要坚持从具体国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借鉴、移植国外科学、先进的监狱理论、监狱制度,并使之本土化。三是坚持唯物辩证法,解决好思想方法问题,力戒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大地气象万新,一派生机勃勃。应山东省监狱局邀请,记者来到山东省监狱局采访。采访的话题是:大力加强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简称“三化”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系统大力推进“三化”建设,给全省监狱带来了一片生机,促进了监狱各项工作全面发展:1997年至今,全省监狱共接待心理咨询罪犯4.1万余人次,建立罪犯心理档案10万余份,组织罪犯心理测试7.3万余人次,参加心理卫生教育26.4万余人次,进行其他矫治1483人次。全省  相似文献   

20.
首要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改造关系”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应坚持“一切依靠警察,一切为了罪犯”,积极探索构建和谐改造关系,全面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