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喻问琼 《前沿》2011,(10):41-43,75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10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方略,这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伦理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以德治国方略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有利于增强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践行以德治国方略,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还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赵骏 《青年论坛》2001,(4):32-34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而社会主义道德创新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创新、信息道德的创新和生态道德的创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必须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包括道德作用论、道德继承论和道德原则论三大部分。深入探讨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对新时期以德治国将会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必将使以德治国对法律意识建设产生作用,具体表现为对法律意识建设创造提供人才准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条件,并警示要重视以德治国对法律意识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文星 《传承》2009,(10):126-12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必将使以德治国对法律意识建设产生作用,具体表现为对法律意识建设创造提供人才准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条件,并警示要重视以德治国对法律意识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加快推动以德治国进程中,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把握、正确处理面临的问题,避免和防止绝对化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7.
王锦湘 《湖湘论坛》2003,16(1):81-82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 ,既彰显道德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又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重在"官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敏 《桂海论丛》2001,17(5):35-37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党宗旨,其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实践道德的非凡勇气.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必须坚持以德治国,而现阶段的实施重点又在"以德治官",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的建设,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中如何发挥宗教优良道德传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面向21世纪提出的治理国家战略思想.宗教优良道德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道德因素,有不少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通之处.我们在对信教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充分发扬宗教优良道德传统,为"以德治国"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玲 《青年论坛》2001,(4):58-58
江泽民同志前不久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首要和关键的是要以德治党,"以德治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德治国也就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官德的律条,从而加固了道德制约与权力制衡契合,成为我们执政党的生存法宝.  相似文献   

11.
李荣海 《桂海论丛》2001,17(4):28-31
以德治国 ,既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批判性总结 ,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进行经济、政治批判的同时 ,也进行了道德批判 ,与此同时 ,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正义、道德理想等价值使命。法治、德治的结合 ,是社会主义治理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只有如此 ,才能激活社会主义合理价值并引导其走向崇高。德治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开掘 ,有赖于制度上的操作、现实道德理性的确立以及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展开。  相似文献   

12.
张利群 《桂海论丛》2001,17(5):25-27
"以德治国"不仅是治国方略,而且也是育人方略,对人的精神、尤其是人文精神价值予以了充分肯定,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实质、价值功用以及现代意义."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协调关系,共同指向为国家、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业,从而体现出它与儒家传统的"德治"观、"礼治"观、"人治"观的本质区别,体现出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统一而构成的现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道德与以德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有赖于科技、政策和法律 ,而且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即“以德治环境”。环境保护需要道德力量支持 ,我国国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有种种表现 ,“以德治环境”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为此 ,应改革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张建 《长白学刊》2021,(2):9-16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中,着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标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刻回答,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引领与担当.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5.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现实的个人 ,无论是商品的提供者 ,还是商品的消费者 ,都得遵守商品社会的价值规范才能立足。公共权力在我国市场化的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公共权力的载体须用德加以武装 ,所以以德治国的关键是要以德治党、以德治政。“三个代表”是“德”的基本内涵。要把“三个代表”内化为核心的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16.
The composition of Greater China among the PRC, Hong Kong and Taiwan entails an emerging form of micro governance where an ecological evolution of sub-group interaction and crossover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has been generating a dynamic of change with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The constitution of Greater China by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business and even daily commuting creates some soul searching questions about the possible outcomes of their intense interaction. To what extent has integration been made within Greater China through these interactions? Is China the economic linchpin or does China need to cooperate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facilitate the mod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 attitudes and strategies used by Hong Kong or Taiwan when confronted with such an economic cum social entity? More importantly, where,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will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PRC, Taiwan and Hong Kong lead to? In this paper, I am going to use a conceptual model which includes four interactions: integration, interdependence, identity and independence (Four Is) to capture the catalyst of change that collectively entails these intermingled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People who live in the vast context of this geographical region experience the change. Through daily interaction, they help write the context of change through business activities, investment, migration, trade, culture, academic exchange,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ong the Four Is.  相似文献   

17.
“新治理”与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及治理价值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诞生的一种理论,其主要理念是强调主体多元、利益共商、价值中和及社会自治等。实践证明,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离不开“新治理”理念的引入。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意识,实现党的执政长久稳定是当前执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党在执政理念方面要实现新的认识,应重点把握执政合法性意识的新建构、执政党新的阶级基础意识的建构、执政党新的社会基础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网络与道德的相互联系、共变互动的关系 ,提出了网络活动孕育着网络道德的曙光 ,呼唤着网络道德的蓬勃发展。同时 ,道德作为网络活动的特殊调节方式 ,是促进网络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了治国方略的重大创新 ,创新全在于相结合 ,核心问题是要回答如何才能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必须首先明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治国方略中的基本关系和应有排序 ,以此为起点 ,把道德规范变成法律条文 ,使守法行为变成道德习惯 ,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彻于相结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