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工会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会依法参加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相似文献   

2.
维权·保障     
<正>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员?由企业或者街道乡镇等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聘用的,专门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工作人员。调解员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非常重视调解员队伍建设。担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有哪些条件?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  相似文献   

3.
维权保障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了哪些重大改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了两项重大改变。一是将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由三方变为两方。《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法》都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4.
维权·保障     
<正>如何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劳动争议调解整体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1.必须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要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把那些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人选拔为劳动争议调解员。2.要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  相似文献   

5.
维权·保障     
《兵团工运》2015,(4):41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事业单位的聘用争议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于事业单位与聘用人员之间劳动争议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本条规定对这一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至于事业单位的聘用争议如何解决,尚有待于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出台。但是,在国务院尚未出台相关行政法规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劳动争议原则上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一)合法性原则。所谓"合法",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二)公正性原则。所谓"公正",是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调解和仲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可以行使以下权利:一是调查权。《工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8.
维权·保障     
正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什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四条:(一)合法性原则。所谓"合法",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9.
维权保障     
正调解协议书有什么样的效力?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这一规定明确了调解协议的效力。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其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调解协议具有民间合同的效力。调解协议是由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类似于民间的合同,且有调解委员会的居中调解,以当事人的诚信作保证,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当事人不应随  相似文献   

10.
正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哪些主要内容?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共四章54条。第一章总则,共9条,包括调解仲裁范围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第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调解组织,是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设置的各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简称"调解委员会")。企业可以设置一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有分厂(或者分公司、分店)的企业也可以设置两级调解委员会。设置两级调解委员会的,一般是总厂(或者总公司、总店)设立一级调委员会,分厂(或者分公司、分店)设立二级调解委员会。两级调解委员互为补充和分工协作,增加了劳动  相似文献   

12.
维权·保障     
正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有指导权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并授权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是为了发挥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争议处理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政  相似文献   

13.
维权·保障     
《兵团工运》2015,(3):41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依法设立,由法律授权依法独立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的专门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是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的国家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何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实行"三方原则"。《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调解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调解活动具有法律规定性。处理争议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依据,即基本法、劳动法律、劳动法规、劳动规章、劳动政策、企业规章、劳动合同。但是,企业调解组织的群众性,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8,(7):40-4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含了多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该法有关知识,本刊将陆续刊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问答。——编者  相似文献   

17.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者作了相应的保护性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延长。现行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请时效是《劳动法》规定的,立法时的目的是希望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权益得到尽快的维护。所以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月内要提出仲裁申请,超过这一时效当事人即被视作放弃权利。而在劳动法实施后,不少用人单位想方设法拖延劳动者在发生争议后提出仲裁申请的时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9,(1):41-42
面对新的形势,我市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自觉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依法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认真按照“健全组织,突出调解,规范裁决,源头预防”的原则积极推进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和水平,较好地提升了人事工作在社会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兵团工会保障部工作人员前不久与鼎泽凯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分别到七师、九师、十师举办了维权月法律知识讲座,对《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两部法律的意义、适用范围、适用原则等进行宣讲。(封文婷)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会、妇联前不久举办了干部培训班,80余名工会、妇联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的内容有职工民主管理、法律保障工作和维权帮扶工作等。(郭宏)  相似文献   

20.
杜谦 《江淮》2011,(5):44-45
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正式实施三周年。该法使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得到有效解决,大大缩短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时间,切实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