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健全保密事项范围的过程是制定修订、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补充完善的过程。保密事项范围的制定修订与贯彻执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制定修订保密事项范围,规范定密就没有依据;没有贯彻力和执行力,制定修订的保密事项范围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可以说,规范定密的成效既取决于保密事项范围的科学制定修订,更取决于保密事项范围的有效贯彻执行。制定修订出好的保密事项范围是规范定密的前提。当前,定密攻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来说,依据保密事项范围,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自律,就是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带头执行定密制度,熟练掌握定密基本技能,增强依法定密意识;他律,就是通过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程序规范、解密及时、监督有力的定密机制,预防和杜绝定密随意行为。由此说来,推进定密攻坚、做到精准定密也应把抓教育培训与抓制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抓教育培训,目的是督促定  相似文献   

3.
<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立科学规范的定密制度机制,增强承办人和定密责任人的程序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缺乏程序意识,就难以建立好的定密程序和科学规范的定密制度机制,即使有,也难以得到有效遵守和执行。定密程序作为完成某些涉密事项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等要素的一种既定方式,具有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军工战线的定密意识和定密能力快速提升,定密制度和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定密依据更加细化。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定密精准化的新途径,为全面建成军工单位保密工作长效机制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一、军工单位定密精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1.定密依据不精准。一是目前军工单位制定定密依据文件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将上级国家秘密事项范围进行细化分解,基本上由保密部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是: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使用保密事项范围,首先要准确理解保密事项范围规定中有关条款的含义,并依据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目录,确定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同时,对可能产生的其他工作方面的国家秘密事  相似文献   

6.
李勇 《保密工作》2023,(5):43-45
<正>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是对机关单位工作中,涉及不同行业领域保密事项范围的全部国家秘密事项的汇总列表,是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对号入座”的直接参考依据和具体参考标准。制定一个依据准确、要素完整、格式规范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关系定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后续保密管理的成本和效能,更决定了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起点是否规范、基础是否扎实。长期以来,由于对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的要素认识不明确,格式标准不统一,使用过程中对有关要求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7.
豫得 《保密工作》2023,(1):38-40
<正>定密是保密管理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也是保密工作中理论性、规范性较强的问题。因其基础性、源头性,所以对保密管理而言十分重要;因其理论性、规范性,所以程序要求严谨规范。特别是随着保密事项范围的不断修订完善,定密工作的专业性、精准性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违规定密问题多发易发,造成一系列泄密事件,给保密工作带来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三大攻坚战"之定密管理,一直被看作是政府保密行为的源头。按照保密领域的共识,定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保密工作目标与任务的前提,是保密管理对策措施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也是保密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根基。因此,对定密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是保密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也是依法保密的前提条件。定密之所以不准,除制度机制的原因外,认识问题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正>定密监管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定密的机关单位,包括党政领导班子和保密组织机构。二是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三是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定密监督是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监管主体开展定密监督,应当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越权定密、定  相似文献   

10.
<正>某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直机关某单位检查时发现,该单位一年产生几十份涉密文件,但只有1台涉密计算机,这显然不合常理。检查发现:这个单位所有人员在承办文件资料时,都不按定密程序操作,即不对照国家秘密事项范围一览表,将承办的事项对号入座,这一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的现象。事后,8名当事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理。这起案件暴露出该单位保密管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秘密确定,即狭义上的定密,是机关单位根据法律授权将信息确定为国家秘密,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行为。简单而言,就是严格按照保密事项范围“对号入座”的过程。同时,国家秘密确定与国家秘密变更、解除密切相关,共同构成定密工作的全生命周期链条。因此,依法准确、规范地做好国家秘密确定工作,是做好定密管理的基础。实践中,一些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时,在依据、程序、标志、派生定密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定密管理工作整体成效。  相似文献   

12.
段俊章 《世纪桥》2012,(23):33-34
定密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保密工作的一个难点,已成为制约保密工作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着保密管理的开展和保密工作的发展。定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导致定密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从目前定密工作实际来看,其中定密责任人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为了更好的明确定密责任,提高定密的规范和准确性,防止人人可以定密现象的发生,新保密法建立了定密责任人制度。它是保密法修订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定密工作,做好定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依法定密、科学定密、规范定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也为破解难题找到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正>密级鉴定的主体只能是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地市级以下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不具有密级鉴定权。密级鉴定应当以鉴定材料泄露时适用的保密法律法规、保密事项范围和密级变更、解密文件作为依据。密级鉴定的内容包括鉴别和认定鉴定材料的真伪、密级、保密期限、密级变更、是否解密等。密级鉴定机关一是要审查鉴定材料的完整性,不完整的应当要求提起机关补充,经补充仍不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机构与行政》2023,(7):34-36
<正>近年来,滨州市委编办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闭环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制度机制创新,努力搭建“事前预防教育、事中规范管理、事后监督问效”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保障机构编制事项科学决策、高效落地。一、突出“防微杜渐”,强化学习宣传(一)聚焦“常态长效”健全机制。研究出台《关于开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预防教育实施方案》和《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预防教育任务清单》,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正>宣教培训大连市开展新修订保密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宣教活动。一是举办法律法规讲座、警示展览、书画比赛、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二是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对象,专题学习讨论《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规定》,对保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自查;三是围绕《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对定密责任制相关内容边学边查。南昌市"走出去"培训保密业务骨干。近日,南昌市保密局在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举办保密业务骨干培训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保密局在中山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举办定密管理高级研讨培训班,以专家授课、互动教学、答疑解惑和个人自修等形式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部分区直机关单位保密办主任、地市保密局局长和区保密局人员共计67人参加。定密管理作为自治区党委保密委员会2015年重点工作之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规范保密检查?如何提高保密检查质量?如何发挥保密检查作用?近年来,四川省保密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保密检查工作制度,建强保密检查队伍,充分发挥保密检查作用,开创了保密检查工作新局面。让检查制度"实"起来一个时期以来,在保密检查工作中,最让检查人员感到困扰、纠结的就是检查后的"雨过地干""旧病复发"等现象频繁出现。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四川省  相似文献   

18.
李勇 《保密工作》2022,(8):39-42
<正>“三定”规定,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内容进行确定,按照统一的体例和审核批准程序,由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印发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2018年以后修改为“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范性文件,是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保密事项范围,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是机关单位定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总行机关保密委员会成员部门综合处负责人会议,办公室主任、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姜国云传达了全国保密工作会议精神,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峰结合工作中的实例,就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提出6方面要求。一是加强对文件定密的管理,杜绝工作中乱定密、高定密现象;二是落实互联网计算机安全保密十项要求,加强联网计算机的安全保密管理;三是加  相似文献   

20.
<正>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报有关部门确定。拟定为绝密级的事项和中央国家机关拟定的机密级、秘密级事项,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其他机关单位拟定的机密级、秘密级事项,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