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沦陷时期,北平的妇女报刊是日伪政权推行奴化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当时,它们有四个特点:多创办于1938~1940年,尤其是1939年,反映了当时日寇为建立和巩固日伪统治,竭力控制北平的社会教育及宣传;在日伪当局的支持下,这些刊物中寿命长者居多;基于同样的政治原因,这些妇女报刊的篇幅数量相当可观;在组织结构上与日伪当局关系密切,在内容倾向上亲日媚日、宣扬妇德。  相似文献   

2.
为消除日伪奴化教育和国民党歪曲宣传的影响、动员民众抗战、培养抗战建国人才,中共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 ,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积极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对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日伪奴化教育和国民党歪曲宣传的影响﹑动员民众抗战﹑培养抗战建国人才,中共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积极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对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时代巨人,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神奇魅力,愈来愈为世人所称道.那么,是什么条件把毛泽东造就成时代巨人的呢?这不仅与时势、历史、社会、家庭及师友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还与其积极接触革命报刊,参加办报密切相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毛泽东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起,就和其它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样,十分重视做革命的宣传工作,与进步报刊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同盟会的《民立报》、鼓吹科学民主的《新青年》等,都成了毛泽东青年时期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于他形成初步的革命世界观,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中,毛泽东从自已的切身体验出发,对报刊的作用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中曾先后多次办报刊,直接主办过《湘江评论》、《新湖南》、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6,(4)
梁启超的《新民说》是近现代政治改革和思想改革重要著作,其中的新民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建立在《新民说》写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上,深刻归纳、分析新民思想的三个内涵:进取、自治的道德品格;公德、国家的观念意识;民主、独立的政治能力,最后结合当前中国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先后创办了大量报刊.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在日伪顽的包围封锁中,坚持办好报刊,使这些报刊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些主要报刊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刘战 《世纪桥》2016,(10):53-54
日本占据中国东北期间,民众教育馆作为主要社会教育设施,通过多种宣传方式途径对大众进行奴化教育,蒙昧同化东北人民,力图使他们忘记自己真正的祖国,替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效力。东北人民不为日伪的谎言欺骗所愚弄,民众教育馆没有完成赋予它的奴化社会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在敌后游击区通过操控集市吸收了大量物资,对中共产生了不利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压缩了中共的生存空间。为此,中共游击区基层组织与贸易部门发动商贩和群众,恢复和建立集市,反击日伪利用集市进行的经济掠夺。随之,双方展开了集市斗争。日伪通过增强对集市的控制、加强对中共经济封锁、骚扰和武装袭击集市等手段,企图遏制中共的经济反击。中共则一方面以改造集市、建设情报系统、强化走私稽查、建立保卫武装等防守方式,加强对集市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争取伪军和敌控集市的经纪人、扰乱与封锁敌控集市等进攻方式,弱化日伪对集市的控制。双方在对集市控制与反控制、破坏与维护中反复较量。中共在集市斗争中取得不少成效,得到群众支持,这是中共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应柳亚子要求,将《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重庆谈判后,毛泽东回到延安,《新民报晚刊》发表了这首词,从而引发了一场应和风波。长期以来,我们虽然谈应和,但从没有将其他和词尤其是国民党方面的和词,完全公布出来。本人经过艰苦查找原报刊,将这些词大部搜集,现将一部分和词刊发出来,并加以简要注释,使大家对当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内一些城市街头非法报刊较多,如《环球军事》、《绝密家丑》、《女囚实录》、《时代周刊·丑闻揭秘》等大量非法报刊充斥文化市场。这些非法报刊大多出现在街头的无照报刊摊上,个别的与其它合法报刊一起出售。这些非法报刊不仅内容充满恐惧、色情、暴力,  相似文献   

12.
陈凤霞 《湘潮》2006,(6):51-52
大革命时期,长沙、浏阳一带的青年学生和许多群众都阅读过《新民》刊。《新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抨击反动统治阶级笔锋犀利,动员民众感情炽热。当年曾参加过那场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的革命老人后来在回忆往事时,都对《新民》印象深刻,称赞它是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  相似文献   

13.
近代国家观: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20世纪初阐述的新民学说,体系极为完备,别具特色,不仅构成为他整个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占有相当地位。他在亲手创办的《新民丛报》上,提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的全新命题,主张“新民之道”当在“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之后他又写出洋洋十余万言的《新民说》,猛烈抨击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深刻剖析专制政体下中国人的奴隶主义劣性,号召国人彻底“破坏”封建旧政体,培养公德、自由、自治、自尊、进步、毅力、尚武、进取冒险、权利义务等现代国民新品质新道德,建设新的国民政体国家。这种新民思想使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耳目全新,引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底,毛泽东以弥天大勇飞抵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面对面的政治斗争.张恨水是著名的作家,他写的《啼笑姻缘》、《春明外史》、《八十一梦》等现实主义小说,揭露社会丑恶,讽刺达官权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抗战爆发后,张恨水辗转来到重庆,投身报业工作,成为《新民报》主笔和负责人之一.《新民  相似文献   

15.
正有"鲁门弟子"之称的著名作家萧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一部抗日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敲开了中国文坛的大门。1938年7月,他偕新婚妻子王德芬到成都生活了一年多。其间,担任成都《新民报》副刊主编,同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贬时弊、鼓吹抗战的杂文,其尖锐犀利的文风,颇有鲁迅遗风。他还经常到各大学和群众集会上作抗日救亡演讲,创办文艺补习夜校,开设专售进步书籍的"跋涉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创建,战地报刊如雨后春笋应势而出,记录抗战历史,凝聚抗战信心,鼓舞抗战热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即便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仅晋察冀根据地所办的报刊就有几百种。报纸有《晋察冀日报》(前身为《抗敌报》)、《子弟兵》报、《冀中导报》、《前线报》、《冀南日报》、《救国报》等,期刊有《晋察冀画报》、《战线》、《抗战生活》、《长城》、《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7.
宣传管理科学促进改革开放──全国20家管理科学类报刊协作会综述树人1994年8月5日至13日,由《新世纪领导者》杂志社发起,《人才管理》等20家报刊参加的全国管理科学类报刊协作会在山东举行,会议研究了管理科学类报刊出版界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了报刊编...  相似文献   

18.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0,(10):13-13
<正>《新民周刊》2010年第15期干旱带来的反思抗旱救灾中,悲壮或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然而灾难之下我们更需要反思。《新民周刊》走访灾区许多官员,这些官员认为,天灾本并不至于引发灾区如此的被动,此次干旱暴露出的最大特点就是西南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滞后以及工程性缺水矛盾  相似文献   

19.
向警予5岁开始在父兄的指导下认字。1907年,12岁的向警予在大哥的指导和影响下,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经常阅读《民报》、《新民丛报》和《天义报》等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本刊进入全国政治类报刊全文转载量前30名排名榜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日前在《光明日报》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政治、经济等各类报刊在该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上全文转载量前30名排名榜。本刊进入全国政治类报刊全文转载量前30名,名列第26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