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央芬,1937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38年,她参加了新四军,历任少校军医、三师卫生部医务主任等职。建国后,她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长等职,1983年离休。1938年,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史沫特莱来到新四军在皖南泾县云岭的军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采访、报道。在那段时间里,章央芬曾为史沫特莱当过翻译,伴随着史沫特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现在的章央芬虽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但说起当年的事,她仍记忆犹新。史沫特莱刚到云岭,就要求新四军方面给她配一名女翻译取代延安方面派来的男翻译…  相似文献   

2.
高翠 《党史文汇》2007,(3):14-18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革命作家、记者。她从1929年初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中国的土地,到1950年与世长辞,一直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她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才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了。不知是什么缘故,在哪儿,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  相似文献   

3.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新闻战士。这位“大地的女儿”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自1928年底,踏上中国土地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战斗的笔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结成一体。抗日战争前夕,史沫特莱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采访,真实地报道了发生在那  相似文献   

4.
史沫特莱西北采访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新闻战士。这位“大地的女儿”自1928年底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中国土地开始,一直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战斗的笔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结成一体。抗日战争前夕,史沫特莱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采访,真实地报道了发生在那里的一切变革,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向全世界报道西安事变真相 从1929年到1936年,史沫特莱一直在上海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她写了许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讴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文章,陆续编辑出版了《中国人的命运》和《中国红军在前进》等书。她联络路易·艾黎、汉斯·希伯、魏璐诗等友人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设法掩护过许多革命  相似文献   

5.
6.
高翠 《党史博采》2007,(1):42-45
<正>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革命作家、记者。从1929年初史沫特莱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东方中国古老的土地,到1950年与世长辞,一直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她的文笔生活把她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她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那,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前夕,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史沫特莱正在西安,似乎碰巧遇上了事变,从而成为当时唯一在西安向世界报道事变的外国新闻记者。然而,从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一大杰作的角度来看,史沫特莱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8.
早在1933年,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在上海秘密采访了在沪治伤的红军将领周建屏、陈赓等人,并撰写了《中国红色风暴》一书。她在这本书中,生动描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传奇的英雄人物朱德总司令。但史沫特莱一直都未能和朱德见面,她非常渴望能见到朱德。直到4年后的抗战爆发前夕,史  相似文献   

9.
在皖南,马宁认识了美国友人、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并和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宁更深一层地了解史沫特莱女士是在医院里。那时马宁因在冰雪之夜赶写文章,冻坏了身体,以致暴发了急性肠炎,住进了医院。马宁人瘦如柴,终日昏睡。一天醒来,忽见自己的床头柜上,放着  相似文献   

10.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06,(11):28-33
1979年4月,一部生动描述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著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在中国问世。不过,该书的作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革命的热烈赞颂和同情者、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而且,这也不是一部新作。如果从最早问世的日译本(1955年出版)算起,已有20多个  相似文献   

11.
两位女杰会晤于莫斯科早在1928年冬,美国革命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怀着渴望了解中国和踽踽独行的矛盾心情,以国际新闻记者的身份,离开了她生活、学习、战斗八年之久的柏林,告别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流亡领袖维云,从柏林乘火车到莫斯科。她在莫斯科逗留了一个多月,参观了莫斯科附近的一些集体农庄,然后从莫斯科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到哈尔滨,踏上了奔向中国革命的血染征途。史沫特莱在莫斯科逗留期间,感到非常高兴的是会晤了孙夫人宋庆龄。苏联朋友告诉她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蒋、汪集团相继背叛革命,举起了…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八年,在八路军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同时,西北人民也纷纷起来抗战,急待后方的接济。美国新闻记者史沫特莱积极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战,亲自由西北南下,进行征募工作,于是年三月十三日抵达长沙。下午四时即在青年会演讲。下午三时,青年会的小礼堂就挤满了听  相似文献   

13.
刺骨的朔风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浮尘在延安街衢呼啸着,屋檐悬着一挂挂冰柱,光秃秃的四野无一丝绿意。一位深棕色短发的西方女子极不协调地出现在 1937年岁首北方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冬景中。她就是把自己一生献给亚洲被压迫人民事业,并撰写了《伟大的道路》巨著而闻名遐迩的美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她急切切地要采访一位天下闻名的真正够得上人物的人物——“一个坚强英勇、脾气暴躁、其滔滔不绝的论断几乎可以使森林燃烧的钢铁般的革命者”。   当这位记者女士的瞳孔适应了窑洞中的黑暗而看清要访的主人时,面对她…  相似文献   

14.
马昌法 《党史纵横》2013,(5):21-23,59
1979年4月,一部生动描述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的人物传记,在中国内地出版。不过,该书的作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革命的热烈赞颂和同情者,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而且,这部著作在当时也不是一部新作。如果从最早问世的日译本(1955年出版)算起,距时也有20多个年头了。中文译本校者在序言的第一句,就用了极具时代特色的语言说:"《伟大的道路》中译本终于和我们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一个胜利成果。"一  相似文献   

15.
1979年4月,一部生动描述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著作,在中国内地出版。不过,该书的作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革命的热烈赞颂和同情者,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而且,这部著作在当时也不是一部新作..如果从最早问世的日译本(1955年出版)算起,距时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人们由此可以想见其中的曲折.所以,中文译本校者在序言的第一句,就用极具时代特色的话语说:“《伟大的道路》中译本终于和我们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粉碎林彪、‘四人帮’的一个胜利成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她在中国土地上渡过了13个不平凡的春秋,足迹遍及上海、长沙、南昌、西安、武汉等城市及陕、晋、豫、鄂、湘、皖、川等省。她同情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斗争,与中国军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紧连在一起,为之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7.
田森 《前线》1984,(10)
一九五○年五月一日,一位美国大地的女儿在她病危之际写下了自己的遗嘱,就中说: “我特别要求将我的遗体火化,把骨灰运交朱德将军。请他把它埋葬在中国的土地上。”“埋在中国的土地上,将使我的心灵得到  相似文献   

18.
朔风怒号,卷起漫天飞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在鄂中巍峨的大洪山中,崎岖的山道上,一个小分队顶风冒雪在艰难地跋涉着。队伍里走着一位身材颀长金发碧眼的中年女性,她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美国著名进步作家、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928年底,她以德国《法兰克日报》特派员的身分进入中国,她热爱中国,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对胡华的研究既是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浓厚的学术价值。目前对胡华的研究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如详细的胡华传记尚未问世,系统地阐明和评述胡华学术思想的著作亦未出现。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公德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对社会公德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