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涉密设备维修维护及数据恢复工作,切实保障国家秘密安全,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技术服务中心开始为在京党政机关、涉密单位提供以下服务: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服务器及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平台软件等涉密设备的维修维护;服务器硬盘、普通硬盘、固态硬盘、磁盘阵列、U盘、存储卡等涉密载体的数据恢复及信息消除。涉密设备维修维护及数据恢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涉密设备维修维护及数据恢复工作,切实保障国家秘密安全,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技术服务中心开始为在京党政机关、涉密单位提供以下服务: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服务器及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平台软件等涉密设备的维修维护;服务器硬盘、普通硬盘、固态硬盘、磁盘阵  相似文献   

3.
监督检查     
<正>四川达州市开展涉密业务定点单位专项保密检查。近日,市保密局成立检查组,对辖区内从事涉密业务的11家定点印制企业、1家涉密载体销毁厂、5家涉密计算机维修维护公司开展专项保密检查,重点对是否私自留存、复印、传递涉密载体或将涉密载体挪作他用等情况进行了检  相似文献   

4.
<正>涉密网络应指定内部人员担任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统一采购、登记、标识、配备信息设备,并明确使用管理责任人;依据岗位职责严格设定用户权限;严格规范文件打印、存储介质使用等行为,严格控制信息输出;加强对用户操作记录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违规或异常行为;涉密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采用外包服务的,应选择具有相应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严格保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密工作》2023,(1):36-37
<正>一、信息设备保密管理内设机构在使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及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应当严格执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规定,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不得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涉密信息设备与非涉密信息设备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网络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不得使用互联网计算机和互联网邮箱、即时通信工具、公共云服务平台等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其中保密自查包括6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使用普通手机,不得在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不得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连接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或者涉密载体;不得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红机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不得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涉密计算机启用前,应进行保密技术检测。其中的数据加密设备和加密措施,必须是经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涉密计算机应按照所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管理,并登记在册,不得擅自卸载、修改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防护软件和设备,不得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不得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设备。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全国涉密载体销毁工作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保密技术服务中心(销毁中心)负责人参加培训。培训班围绕加强和规范涉密载体销毁工作,紧扣形势任务要求,内容紧凑、方式灵活,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此次培训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技术服务中心第一次针对涉密  相似文献   

9.
《保密工作》2023,(2):32-33
<正>“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坚持把保密理念贯穿于履职尽责全过程,在涉密项目审批中不断创新举措,做优做实“保密+审批”政务服务工作,严守审批保密防线。流程先规范。聊城市高新区持续强化涉密项目全过程保密管理,通过认真梳理涉密项目密级与手续报批流程,科学制作《涉密项目台账登记表》和《涉密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流程图》,极大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其中,后者重构审批流程,  相似文献   

10.
<正>所有涉密载体均不得擅自销毁,严格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符合《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确保国家秘密信息无法还原。"无法还原"是指载体销毁后形成的残留物或残片上不存在可以读取的任何涉密信息,而且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无法恢复。涉密载体销毁的基本程序:送销前,机关单位应当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报机关单位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加强涉密网络保密管理,近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在全区部署涉密网络保密检查和网络核查分类督导工作。在各部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保密委员会组成两个检查组,对19家区直机关单位、4个地级市及市属23家单位、4个县(市、区)及县属14家单位进行了抽查,共检查涉密网络7个,非涉密  相似文献   

12.
《保密工作》2022,(8):56-57
<正>一、内设机构保密自查内容主要包括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涉密人员管理、国家秘密定密管理、工作秘密管理、涉密文件管理、信息设备保密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涉外保密管理、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11个方面34项内容。二、内设机构保密自查任务分配内设机构开展保密自查,主要由本部门负责人组织部署,自查时根据每项内容,对责任人员进行任务分配。  相似文献   

13.
<正>涉密人员管理历来是保密工作的重点。保密法明确了涉密人员的定义,并制定了涉密人员岗前、在岗、出国(境)、脱密期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意见》对涉密人员管理进行了总体全面的规范,进一步细化了涉密人员管理的主要制度措施,为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管理提供了具体依据。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保密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  相似文献   

14.
<正>涉密人员分类确定和上岗审查是涉密人员有效管理的前提。机关单位应当严格把握涉密人员分类确定和上岗审查标准,按照程序,准确确定岗位、人员和涉密等级。确定及审查的原则涉密人员分类确定和上岗审查遵循"以岗定人、先审后用、定期复审"的原则。以岗定人。保密法第三十五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涉密载体销毁管理工作起步较早。2004年10月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浙江省国家秘密载体集中回收销毁处理办法》,明确了全省涉密载体"集中回收、统一管理、统一销毁"原则及11条具体管理规定,为全省党政机关及涉密单位的涉密载体销毁管理确立了规范,极大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10余年来,省涉密载体销毁中心承担了800多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及涉密单位人员管理,近期,区保密局组织开展涉密人员重新确定和资格考试工作,对各机关单位涉密人员的确定原则、条件、分类标准、程序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年度保密工作绩效考评,明确要求不漏一人。资格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区保密局组织命题,内容均出自《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规范使用记录本是贯彻落实军队保密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空军保密工作规定》第二十四条明确:"记录(摘录)涉密事项的记录本,启用前应在保密室编号登记,使用完毕或离岗离任时退交保密室。"记录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发挥三个作用:一是记录转存。官兵平时参加学习教育、组织活动、处理事务,涉密的内容都需要记录下来,记录本就相当于计算机的硬盘,随时存储记载工作事项。二是调取查阅。记录本经常会记载工作中一些重要的内容,一旦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央组织部、国家保密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见》是应对保密工作严峻形势的重大举措。涉密人员作为国家秘密的直接管理者、使用者,始终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攻击的重要目标。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  相似文献   

19.
齐琪 《保密工作》2023,(1):22-23
<正>回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30余载的发展历程,“飞天”之梦虽然指向遥远太空,保密工作却稳稳扎根于大地。无数航天人在艰苦奋斗、攻关奉献的同时,以高度自觉维护着“国之重器”的秘密。保密,已成为他们的一个习惯、一种传统。国之重器谨慎示人由于载人航天领域涉密程度深、涉密事项杂、涉密人员多、协作范围广,涉及政府、军队、  相似文献   

20.
<正>以涉密科研项目为背景撰写的学位论文,如果包含涉密内容,应当确定为涉密学位论文。当前,在读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涉密学位论文的保密管理工作却十分薄弱,且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近期发生了多起高校、科研院所标有密级的学位论文被刊登在互联网上造成泄密的案件。通过对这些案件的调查处理,笔者发现,在涉密学位论文的定密、撰写、制作、送审、答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