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研究日本在北平的殖民统治蔡德金(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后,北平、天津的各界民众便处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最前线。在中共北方局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学生为先导的华北各界民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对日本侵略的浪潮,从19...  相似文献   

2.
历史镜头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同年12月9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在中共北平临委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勇敢地走上街头,面对着国民党反动军警的刺刀、枪口和水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开始了伟大的“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3.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相继建立了伪满洲国、伪蒙疆政府以及南京汪精卫伪政府三个傀儡政权。侵略者利用这三个傀儡政权在经济上疯狂掠夺、文化上殖民奴化、交通上破坏控制以配合其军事行动。本文从伪蒙疆政权入手,着眼于日本侵略者彼时对当地的教育、学术、传媒、社会等方面所进行的文化侵略活动以及当地民众的反文化侵略活动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4.
党史学习 50年前,“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29军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吹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战斗号角。但由于种种原因,29军在北平地区只坚持了20多天就南撤了,北平遂陷入敌手。正当北平人民忍受着亡土之辱,沉痛万分的时候,从北平的西郊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平西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引起了日寇的极大恐慌“七七”事变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在北平西部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略军侵占北平后,就不断展开文化侵略和渗透工作: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留学派遣等方式培养和塑造亲日顺民;通过建立宣传组织机构,控制通讯社、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电台等媒体,粉饰侵略战争,美化殖民统治;通过派遣日本文字工作者、利用沦陷区文人创作美化殖民统治的文学作品,纵容色情文学的泛滥来消磨沦陷区民众的反抗意识;通过电影、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种文艺宣传手段服务侵华战争。直至日本战败,文化侵略才随之消亡。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天辽地宁的辽宁大地,是一片美丽、神奇、膏腴的黑土地,见证了侵略与反抗、屈辱与崇高、失败与胜利、悲伤与喜悦同在的历史。因为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这里成为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因为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三次侵华的焦点;因为三次战争包括伪满洲国的粉墨登场,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领土时间最长的地方;因为1956年特别军事法庭沈阳审判(同时还有太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阴谋发动"九一八"事变大肆侵略中国后,摄制了大量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为背景的鼓吹侵略中国、宣传"皇军威容"的法西斯影片,公然在上海租界内的日本影院上映。然而,与日本的所作所为相反,为了配合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于1932年6月对上海各影片公司发出了禁拍抗日影片的"通令",宣称"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  相似文献   

8.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这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和进行的.时任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兼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李常青是这一伟大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至此,“国家将亡”的阴影笼罩着中华大地。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制造了华北事变,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准备进而吞并全中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继续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秦立协定”、“何…  相似文献   

9.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日两国进行了一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战后,中日两国都重视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概述与评价日本对中日战争史的研究状况,以期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一、日本中日战争史的研究状况战后日本对中日战争史的研究比较重视,形成了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从伍,出版了一大批研究著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从50年代至今大约出版了近100部中日战争史方面的专著。回忆录、资料集有数百种之多,论文达千篇以上。从数  相似文献   

10.
<正>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70多年侵华史和德富苏峰近一个世纪的生命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之梦不但在亚洲走行不通,在世界也难于前行。德富苏峰辈针对中国制定的"脱亚入欧论""大日本膨胀论""大东亚共荣论",都是基于武力扩张、军事侵略、占领邻国乃至称霸世界来维持日本生存的极端狭隘血腥的国策,最终将日本引入了死胡同。正如野村浩一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所说:"近代日本的历史,是一部在对华认识上失败的历史。"这是一句由衷的心声,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图谋灭亡中国的产物。事变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朝日新闻》作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事变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以"号外"的形式刊登了消息。从卢沟桥事变到日军攻陷北平,《朝日新闻》在重要版面报道事变的进展,并断定事变的责任在中国方面,以煽动性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关注。《朝日新闻》还大量刊登国民"赤诚报国"捐款、慰问伤员等消息,发起"军用机捐款运动",从精神和物质层面支持战争,煽动国内的战争情绪。本文以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近一个月的《朝日新闻》专题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朝日新闻》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阐释媒体与战争的关系,从新的视角探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持续八年的原因,拓展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自身无法产生剔除法西斯思想的动力。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国,对日本法西斯思想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日本国内一些势力至今仍不愿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今年是战胜东、西方法西斯70周年。近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院答辩会中反复强调,战后70周年将要发表的"安倍谈话",会继承"村山谈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2,(4):36
首个大型专业性"农民书屋"开建2月4日,自治区农牧厅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举行共建"三农书屋"签约仪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提供的首批6000多种、近5万册专业性农业书籍落户农牧厅"黄河三农书屋"。双方共建的该"三农书屋",是宁夏首个大型专业性农民书屋。根据协议,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将以优惠价格为全区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农民提供符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学习要求的图书刊物和音像制品,在更多领域开拓"三农"服务新项目。  相似文献   

14.
由七七事变引起的北平社会动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七事变的发生,日本军队的侵略和占领,打乱了北平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民众平静的生活,社会的动荡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用社会学的方法,通过必要的统计数据、民众的心理、行为表现,反映1937年古都沦陷前后北平的社会变动。这些社会变动证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给北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正>"亚洲一体"的观点推动了"大亚细亚主义"的形成、蔓延和发展,衍生出一系列诸如"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荒谬理论概念,成为日本进行侵略亚洲的"大东亚战争"和"圣战理念"的根据,并且最终被装填进了侵华日军的脑袋里,凝结在日军的刺刀尖上,播撒到侵华战争的硝烟里。历史为鉴,"脱亚论"与"亚洲一体论",不过是在为日本侵略政策制造不同的借口而已。近代日本的侵华理论花样百出:或要海上军事侵入,扩大版图,藉以岛国生存;或要脱亚入欧,以邻  相似文献   

16.
隆鸿昊 《前线》2017,(9):49-52
日本"华北驻屯军"成立于1901年。从1911年至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共有三次增兵,实力、编制等也随之不断升级,不断增强日本在华的侵略势力。本文试以"华北驻屯军"三次增兵为例,探讨日本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与列强如何应对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日本侵华罪魁们,德富苏峰或许不如伊藤博文、东条英机、冈村宁次一伙那般广为人知,但如果提起"大东亚共荣圈""王道乐土"这些臭名昭著的侵华口号与谎言,几乎每个人都会联想到日军侵华时涂在炮楼、城墙上的那些荒诞无稽的标语和日军狞笑演说背后的血腥残暴。德富苏峰就是"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始作俑者之一,他的日本"膨胀论",实质即为鼓动日本政府抓住时机"膨胀"、侵略,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立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和"王道乐土"。  相似文献   

18.
钱霞  刘喜杰 《世纪桥》2010,(12):31-32
<正>1988年6月11日,汤原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县城东门外发现一块长105.7厘米、宽35厘米、厚10厘米花岗岩石碑,经鉴定是日伪"忠灵塔"残碑(在日伪统治时期,汤原县城东门外铁道西侧的土丘上有一座日伪"忠灵塔",1945年8月被苏联红军炸毁)。"忠灵塔"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思想麻醉和精神奴役的工具,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的,它带有浓厚的奴化色彩,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罪证。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选择中国为侵略的目标 ,实现它早已制定的“大陆政策”。20世纪30年代初期 ,一方面 ,欧美各国被经济危机所困 ,在远东的实力大减 ,这样来自西方对手的阻力大为减少 ;另一方面 ,中国国内正处于军阀混战 ,民生凋敝之时 ,国力衰竭 ,国防空虚。因此在日本看来 ,此时正是它实施占领满蒙、进而侵略全中国的大好时机。1931年日本挑起的“九一八”事变后 ,为转移国际视线 ,向上海发动了侵略战争 ,即“一二八”事变。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北平城后立即向上海发动了侵略战争 ,即“八一三”事变。中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先后…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三年四月二日,《红色中华》第六十六期第六版,发表了一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消息,如《日军舰杀华北居民》《日军积极进攻平津中》《数十架日机猛攻石门寨等地》,并配发了《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漫画。画面中夹着公文包的"国联"和日本帝国主义演了一场吞刀子的"把戏",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的罪行,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让国联包庇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大白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