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2013年1月28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2.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1,(20):4-4
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是机遇和贡献,不是麻烦更不是威胁。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核心是"和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始终不懈努力,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将自身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城发表重要演讲(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5,(6):39-39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9日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他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在八十年代,实际上到九十年代,甚至到二十一世纪,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社会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有看共同的历史命运,现在又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和问题。过去,中国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相互同情和支持;今天,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摆脱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5,(7)
<正>走过千年时光,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带去了文明和美好、繁荣和梦想;纵览当今世界,"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成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纽带和桥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展望美好未来,"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战略举措。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统一,不会损害任何国家的正当利益包括其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毋庸置疑,两岸关系牵动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中国统一将是亚太地区地缘战略重大事件。长期以来,有看法认为,一旦海峡两岸走近并实现统一,中国将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自1949年起即处心积虑经营的第一岛链封锁线,冲出四海  相似文献   

8.
圆中国梦     
《台声》2017,(20)
<正>664.希望两岸同根同宗的文化艺术能形成重要的纽带,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为中华振兴、祖国统一作出积极的贡献。这就是我们台胞的中华情,中国梦。——刘继维黑龙江省台联665.我见证了,祖国大陆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伟大的中国梦表达了我们全体台湾同胞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3)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和平的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发展为和平提供有力保障。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新时期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语录新闻     
正1、"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7月7日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相似文献   

11.
时事学习     
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新年贺词贺词说,进入新的一年,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值得各国人民高度关注。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1,(1)
我们希望.新世纪成为各国人民共享和平的世纪。在二十世纪里,世界饱受各种战争和冲突的苦难。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还在忍受战火的煎熬。中国人民真诚地祝愿他们早日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与自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远站在人类正义事业的一边。我们愿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张爱军 《湖湘论坛》2008,21(2):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既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同所有国家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和多领域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与和平的统一,将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导中国的和平外交事业,为建立合理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向全世界作出了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江泽民、  相似文献   

15.
姜益 《前沿》2010,(13):17-19
当今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这一判断产生以来世界在向纵横两个方向上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现代资本主义久经考验,历久仍新,生命饱经风寒而健硕;社会主义峥嵘岁月稠,几度风雨春秋,新兴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东西南北中,齐唤发展和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中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科学判断国际战略态势和国家定位,是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深入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具有首创性的国际战略新理念,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7.
<正>"祝中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光辉榜样""祝福中国取得更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之际,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的祝福纷至沓来。不同的祝福,表达着同一个共识:世界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7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的辉煌成就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历史巨变中,新中国"为人类谋大同"的初心熠熠生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8.
刘艺 《湖湘论坛》2003,16(3):28-29
跨入新世纪 ,中国将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需要有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外交战略 ,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十六大报告为我们指出了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总目标 :即“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意同各国人民一道 ,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具体来说 ,中国新世纪的国际战略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重点 :   1 始终不渝地…  相似文献   

19.
周燕 《思想战线》2011,(Z1):270-272
我国再了和平发展道路,是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求我国的发展要能够包容别国的发展,世界也要包容中国的发展。要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包容性增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成强大的争取世界和平的统一战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国防力量,用强大的国防实力保证和平发展的实现;创新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争端。  相似文献   

20.
<正> 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前世界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范围的和平,即不发生世界大战、核大战;发展也是指世界范围的发展,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要争取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