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分别在华北和华中敌后作战。随着日寇扩大侵略及其打通南北战场的推进,以敌后为主要作战区域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也有了实现战略连通的必要和机会。经过规划和争取,首先在苏皖地区实现了线的连通。再经过扩展,终于在抗战胜利前夕实现了八路军、新四军由线及面的连通。发展苏北和发展河南的战略举措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八路军、新四军的连通,对于中共的抗战布局和整个抗战的结果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开展民主运动,把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政治的实现,看作是动员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和领导了民主运动,推动民主运动不断扩大,朝着对人民有利的新民主主义方向发展,对于坚持全面抗战,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拟对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时期的民主运动作一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自产生之日起,即为实现民主政治而奋斗。抗战时期,我们党高举抗日和民主的大旗,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民主运动,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民主推动抗战,抗战促进民主。当时,陕甘宁边区是全国实行民主政治的模范,建立了所谓“延安民主模式”,受到全国人民的景仰和外国友人的称道。  相似文献   

4.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理论刊物。抗战初期,《群众》周刊围绕团结抗战进行政治动员,通过揭露日本侵华罪行,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通过宣传正面战场抗战的形势,调动国民党及其军队的抗战热情;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的抗战业绩,树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与军队的抗战形象;通过批判两种错误观点,帮助人们树立和坚定中国抗战必胜和持久抗战的思想。《群众》周刊的有效政治动员,对抗战初期生气蓬勃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广东党史》2005,(5):1-1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  相似文献   

7.
新华 《党建文汇》2011,(7):38-38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局部抗战从东北地区开始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局部抗战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的。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提法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之前,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并决心要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军队中起"台柱子"的作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在艰苦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作战,起了敌后抗战的核心与先锋的作用。到1941年,随着共产党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感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力量的变化,毛泽东用"中流砥柱"概括了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的关系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关联 :自己既要领导军队和根据地人民坚决抗战 ,又要制止和防止蒋政府搞内战 ,还要拉着、推着蒋政府抗战 ,发动全民族一致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领导关系。这种领导关系表现在 :它既没有政府的领导地位 ,又要发动和领导全民族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 ,又要发动和领导全民族共同反对蒋介石政府降日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对整个抗日战争的领导表现为两大重要过程 :先要花大力气用特殊方式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准备和发动 ,继之要坚持不懈地用特殊方式领导全民族抗战持久地进…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冀中平原建立革命根据地,扩大抗战影响,组织动员冀中百姓参加抗战,并为战斗在太行山脉的八路军战士提供了抗战物资用品;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战队伍的同时,还有利地牵制了华北的日军,利用各种有利机会打击消灭日军,并对华北抗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这场全民族抗战之所以能够形成和自始至终坚持下来并取得最后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本文试从全民族抗战的倡导和发动、组织和领导以及坚持和维护等方面,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博览之窗     
正"敌进我进":毛泽东盘活中国抗战大棋局开辟敌后战场,是毛泽东在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便确定的一个战略布局。这个布局,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如何坚持抗战,实现战略展开的根本方向。所谓抗战,自然是敌人往哪里进攻,就在哪里抗击;阻击不了,便是退守。这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不言自明的战略布局。全民族抗战开始前,蒋介石即明确将逐步退守至黄河以南,粤汉线以西。这个战略布局,意味着华北、江南等广大国土将成为日军的后方基地。毛泽东正是在这个看起来顺理成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战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勇 《世纪风采》2012,(5):29-32
抗战时期,湖南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抗战队伍——中共中央南方局(前身为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下的抗敌演剧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和干扰,坚持到炮火纷飞的前线慰问将士,到后方宣传我党抗战政策,在湖南的抗战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这场全民族抗战之所以能够形成和自始至终坚持下来并取得最后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本文试从全民族抗战的倡导和发动、组织和领导以及坚持和  相似文献   

16.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也是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华南敌后抗战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结和研究广东党组织对抗战胜利的...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戏剧文艺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参与乡村新文化建设,推动了中心工作,促进了华北乡村的文化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改变。中共领导发动了旧式艺人、乡村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相继参与戏剧演出和剧本创作,使群众同时成为乡村戏剧的受众和主体;引导剧本内容由娱乐为主向政治教化为主转化,主题从抗战救国向翻身解放、从倡导抗日救国的民族主义向倡导翻身解放的民主主义演变。这些举措,以戏剧为媒介与乡村社会有效互动,有力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引领了文化走向,实现了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并赢得了意识形态在基层农民中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空前团结,标志着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阎锡山抢摘抗战果实,刘伯承、邓小平针锋相对1945年秋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军,解放区军民欢呼:这下可以休养生息,过上和平民主的好日子了。而此时的蒋介石却为了实现其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