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的情形作了简单规定,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理由的频繁使用及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的艰难作为,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成为近年来数量上升快、引发争议多的一类新型案件。文章在分析信息不存在、信息内容涉密、信息为过程性信息等政府豁免公开理由的基础上指明,法院应加强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的司法审查力度,加强行政机关对各种信息公开豁免理由的说明和举证义务。  相似文献   

2.
何谓"民告官"?简单地说,就是公民、法人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渎职等),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1999年9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526709件,其中仅1998年受案98463件,是1990年13006件的近7.6倍.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萌发和强化,近年来公民为维护自身权益而状告"官府"的"民告官"案件还在不断上升,其中有40%左右以老百姓胜诉而告结.但从整体上看,民告官尚处于原始冲动阶段,一波三折,磕磕碰碰,个中原委,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8月,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建平看着桌上的一份本院《法院信息》,眉头紧锁起来,随后拿起电话叫来中院的行政审判庭庭长。"行政案件高发,行政机关败诉率高达37%,二审改发率居高不下,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率低到为零,群众一审服判息诉率也几乎低为零,这说明了什么?这是为官不为,这是渎职,这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漠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否则会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法院有义务引导和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因所在机关的行政诉讼案件败诉,浙江省温州市12名政府官员陆续受到了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等处分。因行政败诉案件而追究处分干部,这在浙江省尚属首次。温州与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发展关系密切。1988年8月发生在该市苍南县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逐年激增,政府违法行政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率还比较高。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避免和减少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文章分析探讨了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诸多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议论和关注行政诉讼的人日益增多,可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数量却比较少。有的人即使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也不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害怕打行政官司。有的人说,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判决平民百姓败诉的多胜诉的少。法院和政府之间能不官官相护吗?!可见,需要不断深入宣传行政诉讼法,促使广大公民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消除各种各样的顾虑,以便正确行使自己依法享有  相似文献   

7.
正衡阳市农机局辩称:"我们的网络设备配置低。今年7月,网站曾受到黑客攻击,目前仍在维护中。"这些理由被原告当庭驳斥":网站打不开本身就是失职。""这是恶意炒作,是在浪费诉讼资源,如果有被告请他吃喝洗脚,他们马上就会撤诉。"这是发生在湖南衡阳中院行政审判庭的一幕,说话的是被告——衡阳城乡规划局的律师。2013年12月5日~6日,衡阳中院审理了一批状告政府未依法主动公开信息的案件。这批案件的原告是3名律师,被告则是27家行政机关,甚至包括县级政府。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1,(18)
最高法:公民可诉政府拒不公开信息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旨在解决法院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受理难、审理难的问题。《规定》中的司法解释从法院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不公开的范围、审理方式和判决形式等几方面进行了规定。此外,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依法行政的认识经历了从表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行政机关站在行政执法的前台,如何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近年来,行政诉讼案件逐年上升,公民撤诉和败诉率呈下降趋势。“怕当被告、怕出庭、怕败诉”成为行政机关的通病。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体现出依法行政意识薄弱、行政应诉能力差等问题,是进一步推行依法行政的障碍。因此提高执法水平,转变执法观念和意识,强化依法行政,已经成为行政执法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从行政伦理上讲,政府是公民联合聘请的大管家,公民申请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就好像主人要求管家报一下账,说说钱都花哪儿了,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亦有明确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应当主动公开。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非但没有做到主动公开,面对公民申请还充满了傲慢和偏见。河南省南阳市青年王清对当地181个政府部门,提出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7项信息公开申请,许多部门没有实质性回复,他本人反而被当成了间谍跟踪和监视。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相对人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其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抄录、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政府拥有的信息公开请求的权利,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世界各国都用法律的形式对此加以规定,以保证公众的信息获取权。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需要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政…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网站逐渐成为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渠道。部分机关单位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未进行保密审查或保密审查不严格、违规使用有关信息设备、违反信息公开程序等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秘密的泄露。惊心:政府网站泄密高发缺少保密审查程序。当前,部分机关单位未建立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的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信息没有进行保密审查;或虽建立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但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带来了管理的大发展和大变革,各国出现了政府决策与管理的信息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信息公开,不仅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政府提供的机会还可以保证公众方便而且平等地享用巨大的政府信息资源,从而增强国家实力,促使国家经济的更快增长。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行政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已经是行政公开原则的重要体现和必要保障。一、信息公开的主体对于信息公开的主体,从各国或地区的立法来看,信息公开,依立法的范围从小到大依次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只适用于政府行政机关(美国、日本);二是适用于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所有的国家机关(欧盟);三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15,(1):14
简政放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成为2014年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国务院密集出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截至2014年11月,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700项行政审批事项;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将中央层面政府核准事项量减少约76%;全面摸清并公布了国务院部门正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让审批权"晒"在阳光下。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10):18-19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求政府机关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细化说明“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相关数据显示,政府机关“三公”经费公布三年来,各级各类政府机关的“三公”经费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信息时代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场所,较之公共图书馆和行政机关信息中心既有优势,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扬长避短,认真加以改进,使之更好地担负起政府信息传播工作,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先锋队》2013,(24):8
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将于2015年前全面公开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对当前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文件指出,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文件要求,当前要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二是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18.
陈冰 《学习月刊》2014,(8):21-22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依法行政成为社会的共识,日渐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公民和行政机关的法律意识在提高,行政诉讼案件无论从审判数量,还是从审判质量上看,都有很大程度的上升。但是,一个问题却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带来了一些争议,那就是行政案件审判中的被告出庭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5月,陈新民在倪发科被中央纪委调查后,被中央纪委、安徽省纪委找去谈话。谈话出来后,他担心受牵连,通过时任裕安区拆迁办主任的许某某,退了一部分赃,但没有全退。4月初,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信息,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因获得一次监狱表扬奖励、一次监狱嘉奖奖励,被刑罚执行机关秦城监狱建议减去有期徒刑六个月。2013年,时任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接受组织调查,成为十八大后安徽"首虎"。此后六安官场一大批官员被调查,其中之一就是从六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指出: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我国政府信息的成本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支付的,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产。自本世纪以来,随着政府对信息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