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遵守宣传纪律严守国家机密新闻出版工作必须强调遵守宣传纪律,严守国家机密。但是在一些新闻、出版单位仍然有泄露党和国家机密的事情发生,有的将国家的重要军事秘密诉诸书刊,有的公开暴露了公安、安全工作中需要保密的历史情况和工作手段,有的利用工作中合法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不久前遭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拘捕。该间谍事件一经曝光,随即在中国钢铁行业及在华跨国公司当中引发地震。境外经济间谍多如牛毛力拓间谍案只是揭开了外国公司在华间谍行为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华间谍行为已是公开的秘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观念中,保守国家秘密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人员的责任范畴,与"体制外"无关。然而,从近几年泄密案件发生情况看,泄密不仅仅发生在"体制内","体制外"人员也时常发生泄露国家秘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体制外"人员缺乏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些机关单位保密管理的薄弱之处,直接给了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保密工作需要进一步适应改革发展要求,通过加强国家秘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更好地维护国家秘密安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一、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认识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案件回放:2014年11月,国家安全部门在某反动势力支持的境外网站上发现多份我机密级和秘密级文件。经查,系某县通信部门干部李某,在明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是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依然主动通过"翻墙"软件将这些文件发布于境外网站,事后被相关部门发现。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长时间以来,一直将自然灾害的受害人数列入国家秘密范畴,在民政部下发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明确将"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逃荒、要饭、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列入"秘密事项",这个规定直到2005年才被废止。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第八条要求:"纸介质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印制。"根据该条规定,我国对机关单位复印涉密文件资料实行"双轨"制,即如本机关单位具备印制条件,可以在内部文印室复印涉密文件资料;如  相似文献   

8.
这里说的保密,不单是指保守国家秘密,还指保守举报人及证人、受害者和被批评者的秘密。在批评性稿件的写作中,必须注意以上诸方面的保密问题,并进行妥善的处理,避免受害者和举报人及证人受到伤害,也避免被批评者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一)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七)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纪委收到了上海市政协委员欧国苏等人递交的《关于对违纪案件实行公开审理的建议》。这份提案得到了出任上海市纪委书记不久的沈德咏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推行违纪案件公开审理的并不多,欧国苏等人呼吁,对一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经济秘密、国家机密的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10.
禁止泄密     
《北京支部生活》2010,(8):67-67
<正>泄露国家秘密行为,指违法违规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或使国家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要特别注意如下情形:1.经手、管理秘密文件的党员干部,由于工作不负责  相似文献   

11.
<正>所有涉密载体均不得擅自销毁,严格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符合《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确保国家秘密信息无法还原。"无法还原"是指载体销毁后形成的残留物或残片上不存在可以读取的任何涉密信息,而且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无法恢复。涉密载体销毁的基本程序:送销前,机关单位应当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报机关单位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秘密确定的基本程序是: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使用保密事项范围,首先要准确理解保密事项范围规定中有关条款的含义,并依据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目录,确定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同时,对可能产生的其他工作方面的国家秘密事  相似文献   

13.
<正>派生国家秘密,是指对已定密事项所承载的信息加以合并、阐释、重述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信息或载体。派生国家秘密多产生于执行、办理已定密事项的情形,不会改变原始秘密的基本要素和内容,只是形式的变化和载体数量的增加。因此,派生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与原始秘密密级一致,机关单位不能擅自改变原始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但是,近年来,个别机关单位在进行派生定密的过程中,该定不定、擅自降密的问题频繁发  相似文献   

14.
面孔     
<正>高瑜中新网4月17日电,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该院当日对高瑜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法院认为,高瑜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为境外人员非法提供机密级国家秘密,其行为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环球时报》4月18日载文称,早年曾是中新社记者的高瑜去年东窗事发,当时她70岁,之前曾两次入狱,1993年因泄露国家秘密被判刑6年。  相似文献   

15.
李勇 《保密工作》2023,(5):43-45
<正>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是对机关单位工作中,涉及不同行业领域保密事项范围的全部国家秘密事项的汇总列表,是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对号入座”的直接参考依据和具体参考标准。制定一个依据准确、要素完整、格式规范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关系定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后续保密管理的成本和效能,更决定了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起点是否规范、基础是否扎实。长期以来,由于对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的要素认识不明确,格式标准不统一,使用过程中对有关要求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考试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由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国家教育、执(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录用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等国家统一考试的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启用前均属于国家秘密。""启用前"是包括命题、试卷保管、试卷送交考场直到开考的一系列过程的总称。要做好这个过程的安全保密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且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面孔     
<正>周永康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一审宣判,其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名成立,依据法律规定判处4年有期徒刑。评论称,周将5份绝密级文件、1份机密级文件交给不应知悉者,构成了"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须在3至7年进行量刑。"考虑到相关泄密行为并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法院在法定量刑幅度内选择了中等程度的4年。"杜跃进去年6月,国内著名黑客于旸(网名tombkeeper)离开专业安全公司绿盟科技,加盟腾讯并创建玄武安全实验室,是业内最夺人眼球的人事  相似文献   

18.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史、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取道巴基斯坦秘密到达北京,与周总理举行秘密会谈.按尼克松的话说,是"探索同中国人民和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正>使用普通手机,不得在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不得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连接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或者涉密载体;不得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红机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不得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被认为是政府廉政的一大步国际上,有哪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瑞典:是否涉密有明文规定瑞典是世界上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1766年,瑞典便已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行政务公开的国家。自此,政府或公共机构的书面公务资料、公函、财务报告等,只要不属国家机密,都必须向公众和媒体开放。瑞典政府的公务员,也都要按法律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