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代世界上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有70多个,自称社会主义政党的党派为数更多,其中有些确是想寻找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或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有好多是主张对资本主义实行改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口号下推行资本主义改革的最有代表性的流派。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宣称的一种社会主义。这类政党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在许多国家执政。社会党国际把和平问题和民主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提出通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特别是在西欧、北欧地区,民主社会主义传统悠久,影响深远,力量强大。近一个时期以来,东欧一些国家,公开宣布追求民主社会主义,这样一来,民主社会主义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这是当代国际社会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此,了解和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显得大为必要。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含义“民主让会主义”一词最早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流行。早在1888年,早期国际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全主义是当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所奉行的思想体系,但近一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却接连改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打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号.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人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的困惑和不解,一些人认为"民主"加上"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好,甚至有些人误以为民主社会主义也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条道路.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代社会党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民主,即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在党内和社会主义国家内,民主必须高于一切。”也可以说,社会主义就是民主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展。他们把民主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本质内容,所以,他们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称为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超阶级性和人性化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两个显著特征。民主社会主义对国家性质的分析,是以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为基础的。过去社会民主党都较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功能,现今社会民主党强调国家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掌舵者”而非“划船人”。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表现在民主和专政问题上,把民主超阶级化,认为民主和专政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政治范畴,无产阶级专政妨碍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国家和公民社会应当开展合作,每一方都应当同时充当另一方的协作者和监督者。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民族国家,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主权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是当代任何国家都难以绕开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的“官方”思想体系,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是其思想体系的主要基石。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相左的思想,它的产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欧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共同信奉的思想体系。它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对各社会党确定自己的纲领目标和政策起指导作用。它的国家学说是各社会党的改良主义政策的重要理论根据。因此,研究这一国家学说,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各国社会党政策的发展和变化。本文拟就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使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既不同于中国的古代治理,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治理,而是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国家治理中,高度重视和运用了独创性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胜于西方民主形式的独特优势。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浩大的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擘画了治国理政的宏图大略。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民主巩固,而民主巩固是现代国家追求的目标.民主巩固是民主化了的民主,要实现民主巩固就必须构建社会资本.构建社会资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社会法团主义,另一种是国家法团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更进一步决定了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适合采用国家法团主义模式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资本的发展,从而为民主巩固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也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际上就是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因此,发展民主政治,就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高扬民主旗帜,明确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庄重的宣示,再次表明我们党总揽全局,把握历史方向,领导伟大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主任李良栋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民主问题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8月),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结晶,是国内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新成果。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对这些问题有其特殊的敏感和感受。在中央党校学习的许多领导干部,在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从可能向现实的转化?如何总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相似文献   

13.
法治伦理是从法治本质出发,由法治化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当代中国法治伦理的形态,即中西治理文化的结合、时代和传统融合、民族性和全球性统一。法治伦理的形态蕴含当代中国法治伦理的特质,即民主、保障人权、和谐和德教。当代中国法治伦理蕴含的四个特质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构筑了当代中国法治的灵魂,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同时也是法治实践的行动方向、法治实践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踏踏实实地坚持民主、保障人权、和谐及德教的中国特色的法治伦理,以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4.
民主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掌握政权的形式。社会主义民主首先和主要的是指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其本质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但不能说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因为社会主义民主除了国家形态民主外,还包含非国家形态民主。  相似文献   

15.
十四大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显示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一个肩负历史重任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先进本质。体现了它善于吸收当代人类最优秀文明成果的彻底革命精神和开放意识。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转的实质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本质上讲,就是集中地反映人民的意愿,按人民的意愿管理国家。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都认为真正的民主是缺乏操作性的,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国度。当代的一些西方著名学者也坚持“民主是一个悻论”的观点,认为实现人民的管理或…  相似文献   

16.
与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的同时,国际上还兴起了一股朝拜北欧民主社会主义的“样板”——瑞典之风。国内,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也曾喧嚷,北欧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诬蔑社会主义中国是“民族旗帜下的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热点话题,但也受到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思潮的影响,出现不同话语的解释学。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论和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等重要战略决策为引导,通过引介和改造"历史语境"方法、"话语理论",构建起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体现的历史语境,在治国理政途径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阐释逻辑。这是与西方协商民主相区别的关键,也是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宪政建设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追求宪政与民主、权力制约与有效治理之间的平衡、协调和统一,是当代世界宪政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显现出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强调秩序和稳定、重视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加强人权保障等基本走向,这既符合当代世界宪政发展的潮流,也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标和必要条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它是全体劳动人民在共同对生产资料享有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享有民主,只对占社会人口极少数的社会主义的敌人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服务的,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多元化”的实质,许多人并不很清楚。有的人怀疑,有人甚至看作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可行的有效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多元化”的实质,不仅可以进一步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提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信心,坚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建立起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