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涉及职位分类和聘任制两方面内容。作为制度层面的创新,它有独特的改革背景,它的实施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外公务员交流的主要做法和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公务员交流制度作为各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可以解决公务员在政府的某一部门中长期供职造成的公务员管理封闭性问题。国外在公务员制度改革中普遍加强了公务员的交流,根据适才适用的原则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进行职位交流调配,促进队伍优胜劣汰、激励进取、释放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公务员交流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做法和特点,以期为加强我国公务员交流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制度"的部署安排,奏响了加快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改革的时代号角。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外公务员考核制度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制度都是在长期的政府管理体制中产生的,是人事行政管理科学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结果。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人  相似文献   

5.
李伟 《人事天地》2012,(9):22-24
201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局成立后,自治区加大了推进聘任制公务员的工作力度,并选择防城港市作为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广西推进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一)在组织实施上,充分发挥行政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公务员聘任制度建设确定防城港市作为聘任制公务员的试点城市后,自治区、市都成立了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明确聘任制公务员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聘任机关的编制使用情况及拟聘职位、聘任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直接催生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政府治理改革新方向,但其理论本身内在缺陷及改革指向的低层次性,使其无力担负起服务型政府理论支撑的重任。而新公共服务在相当程度上可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进行有效对接,其突破“管理主义”组织与技术层面改革框架的窠臼,从民主治理的政治架构维度推进政府改革的新思维,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前行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内化为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核心要素。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公务员职业化的必然选择,是公众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要求的现实回应。我国公务员职业化的进程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提升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必须继续探索职位分类制度改革、提高考试录用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育培训的动态设计、建立科学细化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8.
WTO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体系下的各国政府为了适应新的生存条件 ,先后对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创新。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必然要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国情与环境的差别 ,决定了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目标、战略及具体措施上的不同。但由于共同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加上人事管理过程的共性 ,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 1993年确立以来 ,已在全国基本完成“入轨”工作 ,但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巨大空间 ,必须从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体系、公务员的法制化建设三方面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加大了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概括起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制度史、具体内容和制度改革三个宏观层面对西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史的研究文章从单纯制度史和国别史两个角度进行;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具体层面的研究体现为对西方公务员制度中各个模块的关注,这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各个模块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学者们又从改革理论和国别实践两个具体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总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丰硕成果。然而,我国学者关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它们是未来研究的着力空间。  相似文献   

11.
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重点,体现在整个公务员管理包括选拔、培训、奖惩、辞退等工作都要建立在公务员考核基础之上,可以说没有科学的考核.就没有科学的管理。难点。体现在无论是考核标准的确定.还是考核方式的选定上。通过对公务员考核特别是平时考核的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公务员日常管理的科学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渤 《人事天地》2006,(3):12-13
政府组织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是现阶段深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各级机关正在进一步深化机关用人制度改革,以预防和治理干部人事工作中的腐败现象,努力为优秀公务员的成长创造条件。竞争上岗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竞争意识,营造公务员队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改变过去那种“在少数人中选人”和“少数人选人”的神秘化、封闭式的传统做法,使干部选任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事制度改革中较好的措施之一。本文就政府组织的中层职位竞争上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4.
政府雇员制始于西方,典型代表是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有20%的政府岗位是临时政府雇员。国外政府雇员制度的出现是基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当时存在两种思想的冲突:一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官僚体制,强调公务员制度的稳定性,主张终身雇用,其优点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公务员体系,但维持成本太大;与之冲突的就是后来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升温、大部制改革的深入、行政效能提升、服务型政府推广,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政府关注的焦点。青岛市委党校王振海等学者在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基础上撰写了学术专著《公共职位适度规模与优化配置论》。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特点.但其以市场化和企业化为取向的改革举措在顺应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问题.文官制度未来还会不断调适,为适应管理模式创新,它必须关注结构和行政价值层面的改革,完成从传统行政文化到新的行政文化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对于公务员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公务员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前提。我们过去对于公务员的定位不够准确,所以公共管理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在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社会公仆”,这是由公务员的特殊工作岗位所决定的。它是一种理念的创新,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并有利于保障权利的有效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18.
协作性公共管理:创新、局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兴起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官僚体制和新公共管理运动加以反思与调适的结果,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相比,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在价值与理念诉求、组织结构、领导能力、政府与公民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超越;同时,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也存在着创新性不足、协调成本问题突出、组织冲突的协调难度加大、问责面临困境等局限性。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理念、跨区域公共事务解决、大部制改革、公务员培训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学中的基本概念。“行政机关”一词存在较大缺陷。新公共管理之非政府公共组织对行政主体理论产生了很大冲击。无论是为了解决我国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还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法学研究接轨 ,都应该扩大行政法学研究范围 ,扩大行政主体理论所涵括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刘莹 《工会论坛》2006,12(5):142-143
20世纪70至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建构在公共同意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制度凭借,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责任担当,寻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的平衡。而中国的政府行为法治化不足,行政权力缺乏制约,侵权行政、专断行政、非法行政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新公共管理是否适用于中国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但在实践层面,近些年政府改革以及一系列执政理念的提出,已经具有了新公共管理的趋向。所以,中国公共行政的任务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与行政法建设应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