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国际社会的法律规范呈现出了趋同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在民事法律领域得到了尤为明显的体现.传统的民法学教学难以完全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本文对新形势下的民法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诊所式法律教育现已成为世界法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高校法学院系推广该教学模式,无论对法学教育本身还是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建设资源、制度保障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普及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海 《党史博采》2005,(12):31-32
诊所式法律教育现已成为世界法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高校法学院系推广该教学模式,无论对法学教育本身还是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建设资源、制度保障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世纪桥》2007,(10):68-69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我国虽然引进时间不长,但是其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和优势,对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但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下,其发展还面临着非常大的障碍和困难,如何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使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发展走上一个健康的轨道,是我们所要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法律事实概念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立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中概念混乱。文章按照内涵从少到多、外延从大到小的逻辑关系,对法律事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赋予每个概念以清晰的定义。如把民事主体的行为概括为“当事人的行为”.行为分为自给、交往和冲突三种情况;界定了法律行为是民事交往中制定民事关系的阶段和方面,是当事人之间的立法;明确了法律事实的后果是民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6.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法学专业建设,必须有一个很好的教学计划、一整套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措施。自2001年开办法律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实行教学改革和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法。2007年2月,我们又积极引进并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改革试验班,在短短两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7.
田径 《学习月刊》2011,(24):115-116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此过程中,法学教育不断改革,逐步适应了时代需求,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有力助推器。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我国法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仍长期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趋同化归根到底是由领导思维方式的趋同化造成的.因此,克服领导决策中的趋同化现象,必须从转变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9.
如何开展诊所法律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也应当同时关注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的接受情况与态度。大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知道多少,体现了大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的认知情况。大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的态度是否赞成,体现了大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的认同。诊所法律教育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大学生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上。大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的认同,是我们开展诊所法律教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行为法律规范问题是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国的视野下,探讨党的行为法律规范问题既强调了后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着眼全局、凸现后者在依法治国整个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做法更多关注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物质利益的法律保护,对于失地农民精神利益保护鲜有涉及。结合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损害的类型、论证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法律保护的正当性,进而尝试提出我国失地农民精神利益法律保护的具体路径成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亟待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论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与哲学上的认识论密切相关。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法律事实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识的统一。客观事实进入法律领域转化为法律事实,要有证据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客观事实必须具有法律意义。法律事实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竞合,法律事实还必须与规范事实相竞合。  相似文献   

14.
建设法治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本文论述了法律信仰的内涵及其与法治化进程的关系、影响法律信仰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公民法律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社会协同治理是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基于对当前我国政府治理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的考量,政府应重视协同发展理论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制度。协同治理必须通过强化制度保障才能得以实现,政府应通过改善、加强立法,健全培育制度以形成合力,并以制度的改进加快社会治理的改革,最终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法治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本文论述了法律信仰的内涵及其与法治化进程的关系、影响法律信仰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公民法律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法律全球化在学术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然而,作为经济全球化在法律方面的必然反映,法律全球化的发展已是势不可挡。文章分析了法律全球化的内涵、实现条件及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认为我们应顺应历史潮流,化解不利因素,为推动法律全球化良好运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法律基础教育既是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它在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因而,法律基础教育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当前主要可从教学内容、知识传授力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法律基础教学改革,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过18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全社会正在走上富裕之路。但在改革进程中,由于政策和法律的倾斜,由于传统体制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并存并发生冲突,引起严重的利益失衡和分配不公,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说改革启动时期利益失衡不可避免和有某种必要,那么在改革深化的今天,利用法律调整这种失衡,则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投资,资产与收益归国家所有,责任及风险由国家承担的企业。当前国有企业面临诸多的矛盾和困境。归纳起来,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