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官不可怠慢人民赋予的权力”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第三次在太原见到山西高院的左世忠院长,聊起新时期法院的工作和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期待时,左院长笑着给记者讲了山西平遥县古城县衙署大堂上的这幅关于做官的劝箴对联。  相似文献   

2.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08,(17):30-30
最近,人民网推出“百姓与基层干部”网上问卷调查,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百姓如何看待基层干部。调查显示,对于基层干部作风,“缺乏责任心、作风浮夸”和“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干部浮躁症成为百姓最反感的问题之一。身患此症的领导干部,往往为求政绩只顾眼前,不能真正扑下身子干实事。防止领导干部“浮躁症”,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有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亲属经营酒店、旅店、商店等,被群众称为“官家店”。这些开店的“官家”把权力当作发财的资本,只是由于中央早有禁令不许干部兼职经商办企业,干部本人不便亲自出马,才以自己亲属名义开店。他们的亲属则利用“官”的权力和影响,强行拉客、推销商品。这些店“官”虽不是名义上的老板,但“官”大都在店后弄权策划,操作经营,是实质上的老板。“官家店”是干部经商办企业的一种变异形式,它破坏了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助长了以权谋私和公款吃…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盧湾区公安分局通过“双反”运动,从領导到一般干部进一步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出現了“学政治,鑽业务,比干劲,赶先进,加强孶?保护好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新局面。为什么我們分局能呈現出这些新的气象呢?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我們紧紧地抓住了双反运动的关鍵,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揭发和打掉了脫离群众的官气。过去,我局由領导到一般干部,都存在着脫离群众的官气。領导方面的官气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通常是人们用来评价领导干部的专门语,且是肯定性的。但是,细究起来,这短短的五字句,既是对一个好领导的定性,也是对一个劣质干部的定性。“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老百姓习惯于用它来认同那些没有“老爷”气、没有官架子、没有官派头的人民公仆。像焦裕禄,像王进喜,像孔繁森和李润五式的好干部,百姓就曾用“当官不像官”来评价他们。因  相似文献   

6.
“抽点空闲,抽点时间,领着公仆常下乡看看;带上法律,带上文件,陪同干部常下乡看看;百姓积压了一些心愿,农民肩负了很多负担;国家的政策向农民说说,发展的路子跟百姓谈谈。”老歌新词,道出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唤公仆多下基层。贯彻十六大精神,各级领导都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下基层了解群众疾苦,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然而,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却把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出发前通知基层,要求做好接待工作。去时前呼后拥,陪同跟了一溜,甚至动用警车开道,抖“威风”;到了基层住宾馆,听汇报,作指示,不深入群众,即使到群众中…  相似文献   

7.
1988年秋末冬初,天津市的居民正在准备过冬用的煤和白菜。那个时候,烟筒、炉子、大白菜仍是老百姓过冬的大事,所以总会出现一阵需求过旺、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老百姓过好冬,天津市和平区委、区政府组织了500多名机关干部下到各社区售菜,白天为居民群众买菜送菜,晚上为居民送煤上楼,时常干到深夜。和平区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群众家中无煤我们不买煤,群众家中无菜我们不买菜。”就这样,2100多万公斤大白菜,3.5万吨煤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部进入了群众的家中。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领导干部往自家捎一棵菜,买一块煤。广大干部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和平区的群众,他们纷纷找到区委、区政府,要求表扬这些为百姓真诚服务的好“官”。他们说:“以往都是‘官儿’表扬‘官儿’,这次干脆由咱老百姓来评选好‘官儿’吧!”区委、区政府采纳了群众的意见,组建了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区政务工作监督组,具体负责组织群众评选“十佳公仆”活动。1989年2月1日,首届表彰大会召开,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出席了“十佳公仆”表彰大会,他热情洋溢地说:“群众投票给干部发奖,这是我有生以来经过的第一次,把它推广开来,普及下去,将会有很深刻的意义。”就这样,由群众评选表彰“十佳公仆”的活动在天津市和平区拉开  相似文献   

8.
1988年秋末冬初,天津市的居民正在准备过冬用的煤和白菜。那个时候,烟筒、炉子、大白菜仍是老百姓过冬的大事,所以总会出现一阵需求过旺、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老百姓过好冬,天津市和平区委、区政府组织了500多名机关干部下到各社区售菜,白天为居民群众买菜送菜,晚上为居民送煤上楼,时常干到深夜。和平区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群众家中无煤我们不买煤,群众家中无菜我们不买菜。”就这样,2100多万公斤大白菜,3.5万吨煤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部进入了群众的家中。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领导干部往自家捎一棵菜,买一块煤。广大干部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和平区的群众,他们纷纷找到区委、区政府,要求表扬这些为百姓真诚服务的好“官”。他们说:“以往都是‘官儿’表扬‘官儿’,这次干脆由咱老百姓来评选好‘官儿’吧!”区委、区政府采纳了群众的意见,组建了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区政务工作监督组,具体负责组织群众评选“十佳公仆”活动。1989年2月1日,首届表彰大会召开,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出席了“十佳公仆”表彰大会,他热情洋溢地说:“群众投票给干部发奖,这是我有生以来经过的第一次,把它推广开来,普及下去,将会有很深刻的意义。”就这样,由群众评选表彰“十佳公仆”的活动在天津市和平区拉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00,(8):35-36
怎样在“一五”、“二五”普法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建立一种制约机制,使普法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由“弱”变“强”,从而保障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我们带着这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认为衡阳市从1995年开始在干部和群众中实行《普法合格证》制度的经验很好,于是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决定施行《干部普法合格证》制度。为真正把《普法合格证》制度落实好,我们与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牢牢把住了7道关口。(-)制证印表,登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成绩。《干部普法合格证》共8页16面,有…  相似文献   

10.
1988年秋末冬初,天津市的居民正在准备过冬用的煤和白菜。那个时候,烟筒、炉子、大白菜仍是老百姓过冬的大事,所以总会出现一阵需求过旺、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老百姓过好冬,天津市和平区委、区政府组织了500多名机关干部下到各社区售菜,白天为居民群众买菜送菜,晚上为居民送煤上楼,时常干到深夜。和平区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群众家中无煤我们不买煤,群众家中无菜我们不买菜。”就这样,2100多万公斤大白菜,3.5万吨煤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部进入了群众的家中。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领导干部往自家捎一棵菜,买一块煤。广大干部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和平区的群众,他们纷纷找到区委、区政府,要求表扬这些为百姓真诚服务的好“官”。他们说:“以往都是‘官儿’表扬‘官儿’,这次干脆由咱老百姓来评选好‘官儿’吧!”区委、区政府采纳了群众的意见,组建了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区政务工作监督组,具体负责组织群众评选“十佳公仆”活动。1989年2月1日,首届表彰大会召开,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同志出席了“十佳公仆”表彰大会,他热情洋溢地说:“群众投票给干部发奖,这是我有生以来经过的第一次,把它推广开来,普及下去,将会有很深刻的意义。”就这样,由群众评选表彰“十佳公仆”的活动在天津市和平区拉开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一些学者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乃“先治官”。一、要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官”即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依照人民的授权,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所以,“官”实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逐步侵蚀到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2.
据报载,在湖南省长宁市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你买官,我不卖!卖官,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这一行动,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所以值得叫好和称赞:一赞他“你买官,我不卖”的硬气。这是决定性的一着,因为社会上有官迷心窍、利欲熏心的人,所以有买官者,也就不足为奇,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卖”的一方,只要无人卖,这种“买卖”也就做不成了。所以面对重金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09,(15):45-45
杨治钊撰文指出,干部好不好,到底谁说了算?当然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多方面听取意见,尤其是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如果仅仅由少数领导干部当“评委”,打分评价部属的优劣,就会导致用人失察。只有扩大干部考核民主,最大限度地征求群众意见,把干部优劣的评判权放手交给群众,才能对一个干部进行客观评价。与少数干部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相比,他们在群众面前的表现更具有真实性,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我们考核干部,是为了任用干部,任用干部的最终目的,是给群众办事,是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内乡县的古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县衙之一。县衙本身并不十分引入注目,但衙内的一幅楹联却闻名退迩,被广为称颂。其联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说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之所以久传不衰,大概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毋庸置疑,权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而能否用好权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领导干部是不是理性看待权力。这里讲的理性,应该是真正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力意味着对党和国家担负的责任,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乡镇领导干部的变更和城乡干部交流的增多,出现了乡镇干部“城市化”倾向,即家在城市或县城,工作在乡镇的干部越来越多。群众戏称这些干部为“走读官”。据对10个省的一些地市调查,乡镇干部把家安在城市的,少的有30%,多的达90%。某省对12个县市区在乡镇工作的326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调查,有1844名在县城或市区购买或建有私房,其中有一个县21个乡镇的252名副科级以上工作人员,有224名在县城购房或建房,占88.3%。乡镇干部在县、市、区居住,虽然解除了干部的一些后顾之忧,但其不利影响也越…  相似文献   

17.
话题之一:找法官不如找记者反思:曾几何时,《焦点访谈》门前上访、告状的排起了长队,“陷入诉讼泥潭的百姓终于在媒体中找到了‘青天’”。有媒体不无感慨地说:“如今,中国最有权威的地方不在人民法院,而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找法官不如找记者”的说法也风行一时。按常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何以媒体成了这“最后的防线”?分析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法院确实存在一些违法办案的问题;其二,媒体的披露可以引起领导甚至高层领导的关注。而百姓看中的无疑是这第二点。不管怎么说,问题既能解决似乎应是皆大…  相似文献   

18.
冤家变朋友     
严格来说,村官不是“官”,都是老百姓自己推选出来的知心人;反过来说,村官也是“官”,直接负责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果处理不好与群众的关系,这些知心人就有可能变成老百姓的冤家。成了冤家,怎么办?河北省饶阳县纪委的做法值得借鉴。事由2000年12月中旬某天,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镇沃地村委会的干部们正在忙着年度农业税费征收工作。突然,该村16名群众闯进村委会,责问村支书赵明节和村主任赵怀:“十几年村里收入的80多万元资金哪里去了,干部贪污了多少?”村支书赵明节一听这话便拍案而起:“你们怀疑我们贪污,就去告…  相似文献   

19.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观后,笔者感触颇深。 于成龙是清代著名的清官,他从政二十四年拒贿保清廉、身居要职保清贫的事迹,实为感人。百姓交口称颂他居官清正,康熙皇帝称其“天下廉吏第一”。《一代廉吏于成龙》虽然没有宫廷内部争夺皇位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其故事发生在百姓身边,件件与百姓的利益相关,更显得平实亲切,一代廉吏于成龙也正是这样一位受人们爱戴的“百姓官”。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他的为官之德,是我们当代每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值得认真学习的。 党的干部要以民为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2011,(16):22-23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纪委开展了以“清风”为品牌的系列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