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应该是诚信社会。社会诚信度主要取决于管理社会的政府是否诚信。诚信政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要靠诚信政务来体现。只有建立一种体制和机制,才能确保政务诚信,最终保证政府诚信。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差,学生屡屡出现各种各样违背诚信的现象,这已成为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解决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仅仅靠说服教育难以奏效,必须辅之以制度约束,加强诚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建构包括诚信承诺制度、诚信基金制度、诚信考核制度、诚信奖惩制度以及诚信管理监督制度等八项制度体系,将极大地增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品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以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实现,必须有大批实用型法律人才作为组织保证,实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关键要靠政法院校的法学教育.改革考试观念、考试制度、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构建政法院校新的考试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会计人员应诚信第一,在出于某种私利强求做假账的领导面前,应坚守原则,区别对待。对善者,要以法说服,使其懂法、守法、执法;对恶者,即知法犯法,决心与法对抗到底者,要与其坚决斗争。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对国家和集体负责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诚信”贯穿我国古代“德治思想” ,我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诚信”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践履诚信 ,实干兴邦 ,是“以德治国”、与进俱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人最重要的品德。中国自古把诚信看作修身立国之根本 ,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思想道德体系上基本是按照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为手段建构的。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还是法律的主体必备资格。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我们不应该将诚信寄托在通过教化的变幻莫测的人性之善上 ,也不应该完全寄托在靠事后严厉惩罚的威慑而使其不敢为恶上 ,而应该还同时寄托在建立一套不给其违反诚信机会的法律制度和机制上。“以德治国 ,要以依法治国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正案的亮点之一就是新增了诚信原则。但是,修改过程将"诚信"与"处分"条款同置于一个条文中,且将"诚信"作为"处分"的前置条款。这一做法明显混淆了两个基本原则的价值追求,曲解了处分原则应有的含义。按照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理念,诚信原则基于其限权性与补充性应放置于整个基本原则体系靠后的位置,而处分原则基于其赋权性与主体性,应放置于该体系偏前的位置。而就其内容来看,"诚信"条款应明确其适用的主体范围,"处分"条款也应当改变仅抽象宣示处分自由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王进:晋商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大?除了我们讲的政治原因,除了我们讲的善于抓住机遇优势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有。晋商能够称雄天下就是靠两个字——诚信。看看我们今天这些信贷制度,贷大不贷小,贷官不贷民,贷城不贷乡,虽然遍地都是银行,老百姓贷不出一分钱来。过去山西人做票号的时候。哪个人想贷钱,马上就可以贷出来。他靠的是什么?信用。这个信用是怎么建立起来的?首先。山西人是把它当作一种信仰的。山西人走到哪儿,他就宣传一个理念:我是关公的后代。大家都知道,关公是忠义的象征,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从明清至今,中国人特别是东南亚的生意人都奉关公为财神,为什么?在过去没有《经济法》,不像我们今天法律这么健全,又有《合同法》,又有《民法》,又有《商业法》。又有这个法那个法,过去没有。过去所谓的大唐律,那就是大唐王朝的刑律;大明律,就是大明王朝的刑律;大清律,就是大清王朝的刑律。这些律法对经营活动都没有法规约束。做买卖,靠什么做约束呢?就是靠信仰,把诚信作为一种信仰。再就是把诚信作为一种制度的灵魂。从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到任用制度,到奖惩制度,一切一切的前提是诚信,没有诚信一切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周朝"德"的启蒙开始,各朝各代君主为了实现长治久安,各有各的治道,最终汉唐时期德治与法治推向了礼法合治。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治与法治的演变入手,取其精华,为当今社会合理运行机制所用。要靠"以德助法"、"以法弘德"相生相长方式,促进依法治国、礼法合治为建设中国特色法治社会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是古代治国治军的典范,以法治国、以法治军是其法治思想的集中体现。诸葛亮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其家世家风、平生所学及所处时事等主客观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探索诸葛亮法治思想之成因,有助于对其法治思想及其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也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石。现代意义上的诚信内涵与传统的诚信道德观不同。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 ,与体制转轨、政府行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诚信教育不够有关。治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诚信缺失问题 ,不可放松诚信的法制建设。重点应加强诚信立法 ,诚信执法 ,诚信监督 ,行业自律 ,个人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和制度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把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完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放在重要的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完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和就业择业诚信方面的缺失为表征。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在原因是个人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偏失,外在原因是诚信制度建设不健全。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但要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还要借鉴国外诚信建设经验,注重诚信理念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考核、奖惩、监督机制,采用信息化建档方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立人立业立国之本,政府诚信是整个诚信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政府诚信是最大的诚信,我们必须从重树政府诚信,打造诚信政府入手,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信任问题,政府诚信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对政府诚信内涵、公务员诚信意识和能力、政府诚信管理、政府诚信制度、政府诚信环境和评价政府诚信六个方面对国外政府诚信研究进行梳理,进而思考对我国诚信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诚信,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倡导的是一种人际交往中所应具有的诚实不欺、信守承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立业之本,诚信是立国之本,诚信是安定之本。在实现民族振兴、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研究社会诚信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机制,切实加强社会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诚信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时期,毛泽东较早地认识到诚信的道德功能;投身革命后,他以诚信的态度解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始终以全新的利益观破解影响诚信的核心变量,准确阐明党员干部讲诚信的形象特征,积极探索诚信建设的有效路径。毛泽东的诚信思想对于培育和提升公民诚信意识,加强当代中国社会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诚信"自古即有深刻内涵,先于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而存在。当前社会结构的调整使不诚信现象充斥社会乃至高校。诚信的现代危机使党和国家认识到了诚信构建的重要性。现代诚信的构建需要对传统诚信加以扬弃,对西方诚信合理借鉴。公安院校要率先垂范,注重诚信教育,使诚信构建从理念追求走向公设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政府诚信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诚信建设面临执政理念偏差、诚信信念缺失、信任达成困难、失信空间巨大等挑战。为此,必须通过诚信政府建设,以目标牵引唱响诚信主旋律,以道德信念驱动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以政务公开作为诚信建设平台,以制度供给保障诚信社会构建等途径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民法诚信制度包括诚信原则的帝王条款地位与体现该原则的具体诚信制度,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制度虽有罗马法的渊源,但罗马法只是贡献了诚信概念与极其有限的诚信制度,中世纪教会法将违背诚信的行为评价为宗教罪过,通过教会法院的司法适用在侵权法、契约法与婚姻法等领域发展出大量的体现诚信原则的具体诚信制度,并将诚信上升为一般的法律原则,对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近现代民法的诚信原则与体现该原则的大量的诚信制度有着更为深刻的中世纪教会法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