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时期 ,受聘来华洋员对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协助中方购买军事装备 ,构筑防御设施 ;积极为洋务大员创办军工企业出谋划策 ,参与军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推动军工制造技术的进步 ;协助创练海陆军 ,并以教练、教习、洋监督身份参与人才培养 ,为中国培养出了不少掌握着近代军事技术的人才。当然 ,其中也有不能尽力、不遵约束者  相似文献   

2.
论黄兴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中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军事家。他关于“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武装反清起义的战略 ;武装斗争依靠革命党人、会党、新军三结合的思想 ;武装斗争以国民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以“爱国、保民、御外”为军队的宗旨 ;建立资产阶级正式军队的设想 ;普及军事教育和全民皆兵的主张 ,等等 ,都是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而且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 ,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书 ,作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对促进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近代译书 ,大体上分为教会、官方、民间三方面的力量。尽管各方译书的目的、内容各有不同 ,但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刘建林 《台声》2013,(12):62-63
在台湾的近代史上,有一个功绩显赫、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传奇人物。他以事业的拼搏回报生活。可以说,台湾的近代化过程就是从他治理台湾开始的。他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用西方的技术在安平、旗后等地建设了新式的炮台。他购买洋炮和军火机械,筹建了军装局、火药局,大力提倡购买铁甲船,迈开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他的到来,开启了台湾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他就是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沈葆桢。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的会馆到近代的商会,商业组织也经历了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近代化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政府和两者的互动关系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反映中国近代时期的真实历史,并探讨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明胜 《传承》2009,(16):96-97
从传统的会馆到近代的商会,商业组织也经历了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近代化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政府和两者的互动关系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反映中国近代时期的真实历史,并探讨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小刚 《前沿》2010,(14):125-127
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革命和文化思想,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首先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一直摆在所有先进的中国人面前。太平天国的兴衰只是更加深刻地说明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近代化无法回避的世界历史环境中,无法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中国当代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近代化所描绘和实践的道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因而是中国社会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罗玉明  肖芳林 《求索》2007,(6):220-222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曾国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他并没有象李鸿章、左宗棠等直接创办过近代学校,但他通过阅读西方科学著作,认识到西方新式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组织国内一批精通西学的人才翻译西书、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积极支持新式学校的创办和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并试图处理传统教学内容与西方近代教学内容的关系,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卢沟桥的第一片营地,到巍巍群山中的第一座发射竖井;从大漠戈璧的第一朵蘑菇云,到东海演习的第一次初试锋芒,38年风雨兼程,我领略导弹部队已铸造成为一支核常兼备、高度机动、近中远配套、具有双重威慑和双重打击能力的整体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10.
军事外交包括军事硬权力和军事软权力运用.文化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软权力资源.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军事外交展开文化认同、参与塑造国际制度、树立国际形象等军事外交行动.从实质上讲,是军事软权力的运用和实施.由此,中国军事外交中军事软权力运用已成为中国实现其国家利益和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Military reform measures rolled out by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late November have stirred intense scrutiny abroad.The news has brought up concerns by some foreign media over China’s possible hawkish intentions.In light of recent territorial disputes over the South Chinese Seas,signs of a streamlined and modernized military,navy and air-force added fuel to a contentious question:Will China seek hegemony in Asia,and  相似文献   

12.
<正>China’s armed forces emphasiz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says national defense white paper China issued a white paper on national defense on March 31.The document,the seventh of its ki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ssued since 1998,says 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or adopt the approach of military expansion  相似文献   

13.
赵志浩 《桂海论丛》2010,25(2):44-48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被迫启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接受了西方社会单线发展的历史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在进步、进化等历史观的指导下开展现代化建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像贫富差距之类的问题,追求个人之间的公平、民主和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提上了日程,此种情况下便需要在注重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一个具有个性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4.
王生怀 《长江论坛》2008,1(2):11-15
本文阐述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四个主要特点:一、救亡图存是动力;二、把握国情是基础;三、确立主义与组织政党是条件;四、选择社会主义是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追寻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直到1978年,我们才真正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也是一个世界性范畴,因此,我们的现代化必须在开放的状态下完成.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中国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在给我们的现代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6.
张红霞  迟风辉 《前沿》2010,(21):102-104
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而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农业资源不足,农民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我国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包含了人类政治实践所积淀的精华,又有时代的先进性与特质。建设好、发展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之必然,是政治体制改革之必然走向,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需,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公民政治参与息息相关。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是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公民各项权利的重要基础。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公民政治参与,促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公民政治参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实现公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制定民法典必要性之理由只能说明完善民法体系之必要性,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制定民法典。中国民法形式要实现现代化,只须制定以《中国民商法律总纲》为统帅、以各民商事单行法为支撑的有中国特色的民商事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China’s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mark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its foundation An express train departed slowly from Hohhot,capital cit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at 10:18 a.m.on August 3,heading for Ulanqab,another city in the Region.The train,running at a speed of up to250 km per hour,was the first high-speed train in the region and it reduced the r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