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先后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9000多名。  相似文献   

2.
这次“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批示的县体体现,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政部门作为负责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多年来,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做了深入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此,我受李学举部长委托,就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形势下召开的。刚才,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负责同志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围绕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四川、郑州、广州、石家庄等省市介绍了本地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和经验。大家讲的都很好。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5):F0002-F0002
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于1995年成立,旨在保护8到16岁的流浪未成年人。过去10年间,该中心接待过7085名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提供保护、生存、参与和发展等方面的关爱与照料。  相似文献   

5.
记者今天从民政部了解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条例目前正在起草当中,条例拟建立起规范完备的流浪未成年人权利救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护不仅仅是新疆的问题,而是带有全局性和全国性的问题。探讨家庭监护问题是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流浪和阻止流浪未成年人返流的根本途径。发现家庭监护的现实缺陷,完善家庭监护的法律法规、明确监护权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这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我就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流浪儿童逾百万人。他们浪迹街头、生活无着,基本权益受到侵害,极易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了解他们对自身流浪生活的感受、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利、有的放矢开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颇有裨益。本文提出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家庭问题进行有效的社会干预,以及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应以“儿童为本”,满足其多种需求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月20日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被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内容。以后,街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数量庞大、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的地区将被综治部门下达督查通知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但是,伴随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出现了人口流动加速、贫富差距加大、家庭问题日益凸现,流浪未成年人数量逐年增加,犯罪率不断上升。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应重视从源头抓起,下大力解决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问题。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尚存在缺陷,当前亟需完善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法、制定工读教育条例、尽快出台流浪儿童救助管理办法、完善监护制度立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再设立一道法律保护的屏障。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发展概况 中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在政策指导和具体工作方式上,从收容遣送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儿童福利事业部门,得益于国际儿童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参与和推进.救助保护中心是目前为流浪儿童提供及时援助的专门机构,宗旨是对流浪儿童进行最必要的生存权保护.在国务院[1995] 42号文件精神指导下,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已建起100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救助能力强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覆盖了全国大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14.
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探讨石家庄少年儿童教育保护中心的工作模式出发,讨论了完善流浪儿童的教育救助工作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流浪儿童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浪儿童出现在石家庄的车站和街头,对社会治安构成了威胁。为维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3月,在石家庄市综治委的领导下,民政、团委、司法等部门共同创建了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少保中心”),此后,平山、栾城、元氏等5个县也相继建立了少保中心。三年多来,市少保中心救助了483名流浪儿童,其中380名经多方查找回归了家庭;5个县的少保中心救助了1000多名流浪儿童和孤儿;没有成立少保中心的县,也以其它方式救助了5000多名孤儿和贫困儿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我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相关立法情况,探讨了检察权介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制度的法律意义及其内容、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涉少民事审判贯彻特殊优先保护原则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贯彻该原则是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借鉴国际社会保护儿童先进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法院办案质量和社会效果的尺度之一,对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法治信心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涉少民事审判保护未成人权益重视程度不够、保护力度不足之后,结合实际探讨了涉少民事审判贯彻特殊优先保护原则的途径,即审判模式上构建职权主义模式;审判组织上加强专业化建设;程序上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审判形式上强化诉讼调解,修复社会关系;重视对未成年人精神和心理救助,拓宽国家救助内容和途径;庭审职能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延伸,形成互动机制等,以促成我国早日形成完整系统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5):13-14,12
今天,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等5个单位在这里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999顾秀莲副委员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顾秀莲副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同综治、民政、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工作的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国内儿童权利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各地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正在进行着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昆明市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试点项目就是这样的一个试点,它力图从程序到实体,在未成年人案件的调查、审理、处置上,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做法。2002年6月,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与救助儿童会共同启动实施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试点项目,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法律、法规,并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