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课》2011,(16):89-92
“外婆,我们回家了。” 2010年12月9日中午12点45分,一架从台湾来的飞机抵达北京,台湾“中国生命公司”董事长刘添财胸前抱着一个白色圆桶状旅行袋走下飞机,进入贵宾厅的一个房间,一时间,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凝固了。只听见刘添财对着前来迎接的徐云初说道:“我们是来把老奶奶安置好的。”徐云初踉跄着接过旅行袋,一瞬间眼圈就红了。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7日晚上10时左右,合肥市建工大厦409房间里,骤然响起清脆的电话铃声。在这静谧的深夜,铃声是那么震人心弦。 这是一个单人房间。床上躺着的颇有风度的中年男子正在浏览当天的《合肥晚报》。他放下报纸,信手拿起话筒:“是哪一位呀,您有什么事?” “先生,你好,我是美容院的。先生出门在外,一个人深更半夜怪寂寞的。你是否找一个小姐为你按摩?我们这省城里的小姐都很上档次,保你满意。”中年男子一阵心跳,稍一沉思,轻声嗫嚅着回答:“来一个小姐看一看再说。” 几分钟后,一个身材苗条、五官端正,十分性感…  相似文献   

3.
最好的侍者     
《学习导报》2014,(3):28-28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问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9,(7):122-123
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名学生向他请教:心态会不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把他们带到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个房间的地面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各样的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滋滋”地吐着信子。就在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5.
完美旅伴     
皓月 《廉政瞭望》2012,(1):73-73
我几乎总是独自旅行。按理说,这不是个好主意:别的且不说,光说花费一项,一个人旅行就不是聪明人的办法:一个房间一个人住那么多钱,两个人住也那么多钱;一辆车一个人坐那么多钱,两个人坐也那么多钱……还不谈那份寂寞:等你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总要身边有个人理会得你的“登临意”,才不辜负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的第一堂课,教授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先给这些新生出了一道题。教授说:“某处要招一名侦察员,考试的方法是将所有报考的人都关在一间条件不错的房间里。每天有人按时送水送饭,门口有人把守。谁能第一个说服守门人,从房间里出去,谁就被录取。结果有一个人对守门人只说了一句话,守门人就放他出去了。你们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相似文献   

7.
拜访黄宗汉先生,是在一个冬日阴霾的早晨。记者本有顾虑:这么旱来会不会影响老人休息?轻轻敲了两下门,“快请进来!”中气十足的应答声中没有一丝倦意,记者的顾虑随之消退。一进房间,满眼望去都是书:书架上、书桌上、枕边……“以前没空读书,现在可要认真读一读喽。”记者这才知道,黄老在书桌前已经工作近两小时了。  相似文献   

8.
丁启文 《前线》2012,(7):125-125
贾宝玉结交的男士不多——他不愿与士大夫男人结交,家族亲戚以外的,“冷二郎”柳湘莲算是耀眼的了。“冷二郎”称得上那个年月演艺圈的小全能,吹、拉、弹、唱样样行。人又生得俊俏,串演小生赢得满堂彩,竞至把薛蟠这号“见多识广”的人迷倒了,以己度人,想入非非,视“冷二郎”为色男一流,结果让“冷二郎”好生病打了一顿。  相似文献   

9.
我见我心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向他的师傅:“师傅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傅就跟德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傅说,我建好了。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8):78-78
练哑铃 下班回到家,见老爸正在房间里练哑铃,累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地说:“老爸,别练了,你这个岁数不适合练这个。再说了,你练来有啥用啊?”老爸放下哑铃,擦擦汗。叹口气说:“开学了。我天天接送小外孙,给他提书包,要是不练,怎么能提得动?”  相似文献   

11.
吴越 《学习导报》2010,(2):62-63
每次APEC一召开,新闻媒体就得大费唇舌让普通民众明白这是怎样一个会。说简单点,就是各国领导人乘飞机远道而来,在一个紧张得连苍蝇都飞不进的房间里,过“家居”生活,聊“邻里”闲话。有人说这会开得没多大意义,并嘲谑“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洲一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其实是aperfect excuse for chat,翻译成中文就是“领导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最佳借口”。  相似文献   

12.
吴越 《新湘评论》2010,(2):62-63
每次APEC一召开,新闻媒体就得大费唇舌让普通民众明白这是怎样一个会。说简单点,就是各国领导人乘飞机远道而来,在一个紧张得连苍蝇都飞不进的房间里,过“家居”生活,聊“邻里”闲话。有人说这会开得没多大意义,并嘲谑“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洲一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其实是aperfect excuse for chat,翻译成中文就是“领导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最佳借口”。  相似文献   

13.
被 捕 2000年3月的一天,在成克杰被“两规”的河北某疗养院周围,突然来了很多公安武警,把疗养院包围了起来。到了下午2点多钟,疗养院里又开来了一支车队,其中有4辆铁甲警车,6辆奥迪。从第2辆轿车上,走下几个成克杰专案组的领导,他们在监护人员的指引下,走进了禁闭成克杰的房间。不大一会儿,成克杰在几名公安人员的押解下,走出了房间,后面跟着专案组成员和其他的监护人员。 成克杰一走出房间,院子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时就听有人说:“第3辆车,第3辆车。”成克杰刚一上车,领头的指挥车马上响起了警笛,亮起了…  相似文献   

14.
书香伴人生     
“书房”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意为“读书写字的房间”。而我觉得,书房是修身、养性、怡情的好地方。置身书房,翻阅那些氤氲着墨香的书卷,不由想起南宋诗人陆游《书室》的两句诗:“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仿佛陆游书室的闲雅气韵也渗透在我的书房里。  相似文献   

15.
半夜时分,万籁俱寂。郑煤集团超化煤矿生活区一个房间的灯突然亮了。秦建营披衣坐起。慌忙找纸和笔。“你要干啥?”妻子被惊醒了,不满地问丈夫。  相似文献   

16.
晨曦 《党员文摘》2006,(12):41-41
英国伦敦南部,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生态居住区——BedZED。在那里.每个房屋配备有自然通风烟囱,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入每一个房间……建筑设计师们的理想是实现社区的“零耗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环保的街区。  相似文献   

17.
项伟和李悦二人合租一套房子.一天,李悦的朋友郭新凯来到他们租住的房子里,就一头钻进了李悦房间:李悦告诉项伟:“小郭实际是来吸毒的.”项伟觉得,小郭是李悦的朋友,这件事与自己无关,便回屋工作了.事后,郭新凯又在客厅联系购买毒品,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我在本市一家国企工作,当时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住在厂里的单身宿舍。1968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我有了对象,但没房子结婚。那时正值“文革”时期,经厂里和街道联系,分给我一间当时被称为“文革产”的7平方米小屋。虽说房间很小,但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心里挺高兴的。婚后,我们有了一个女儿,本就不大的房间更显得窄巴了。1975年,我们又有了一个儿子。由于我和妻子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80块钱,为了节省开支,我只好把老母亲从唐山接来帮我们照看孩子。但这间小屋显然住不下5口人,没办法,只好让妻子带着儿子回娘家住。只有到了星期天,我们一家人才能团聚片刻。  相似文献   

19.
伶俐 《廉政瞭望》2012,(11):5-5
上个月,年过九旬的外公过世了,外婆几年前离世后就剩外公一个人住。外公走后,家人开始清理他的房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老人生前竟背着我们买了不少保健品,有的还没拆封,放在那儿不知多少年月了。 记得前几天看到新闻上一个老人更夸张:死后还留着十多万元的保健品,五六张寄存单据,还有价值数万元的保健品寄存在两家保健品公司里。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 其实,我外公生前就常去参加不少针对老年人的所谓治疗优惠活动、宣讲会什么的。有的在礼堂里,很正式,都是“权威专家”,进行保健产品的辅导。我们小区里也经常见到,有一些老年人三三两两,提着小马扎去“听课”。几天“课”听下来,或多或少,都要买点保健品或器材。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繁荣,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就领导干部而言,其书籍更是十分富有,有上级发的,单位购的,自己买的,朋友送的,可谓“阳光普照”。但有的人“四壁有书”不读书,解析问题不用书。君不见,把书捆放于床底、积压在箱子里“睡大觉”的有之;将书放在橱顶案首,作为房间摆设“装饰品”的也有之。甚至有些人把价值连城的旧书和新书当成废品,混入破纸箱和旧报纸中一起卖掉。难怪漫画大师华君武曾经挥笔作画:《有书不读,不如画个大书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