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话语是人类道德生活中使用的道德概念、词语、命题、论断、故事、文字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是用汉语道德语言表达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采用的一种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话语、中国传统道德话语、中国人民大众的道德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道德话语创新的主要来源。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创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话语同中国道德生活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话语相结合,并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将这个理念贯彻于它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具有历史使命与时代特色的不同的道德话语创新,主要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道德话语创新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道路,而且有利于表达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并且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道德文化的认知和价值认同从而发动群众,甚至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新时代道德话语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对时代挑战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是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共产党道德话语创新会对外传播,也会传播到其他国家去,会对世界其他国家政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就是文化实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软实力由观念文化所组成,内容丰富,但是其核心是法和道德的观念和知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表现在法和道德的状况上。法和道德的基本精神是创造和谐,因此,具有普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法治国家 ,法律居于道德之上 ,法律具有比道德更高的权威。但是 ,正如众人所知 ,道德形成于法律之前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一段时期内 ,道德构建了并维持着社会生活的秩序 ,且有效性至今不衰。正是如此 ,法律与道德并非是截然分立的两种社会控制方式 ,两者相互渗透 ,存在一定的重合性。至于道德对法律领域的渗透 ,不仅体现在立法层面 ,在司法层面上亦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司法过程中道德影响的原因、表现及对它的控制 ,对道德因素在司法过程中的影响作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维视角展开对道德困境产生原因的分析,旨在对道德困境之源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社会里,法律和道德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的手段,中国的法治必然是法制与伦理精神的结合。在实行依法治国时代,不仅不能因为强调法律的地位而忽视道德的地位,而且还要善于通过法与道德的互补功能来完成法律向人们的自觉行动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德治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儒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道德学派,具有丰富完备的以德治国的道德理论体系,这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理论体系和进行道德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化借鉴:一是借鉴儒家性善论,努力建设一个现代道德社会;二是科学转化儒家充满亲情的伦理精神,帮助建立一个和睦有序的和谐社会;三是借鉴儒家阐述的君子品格理论,培育和造就我国现代高素质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论公安道德     
加强公安道德建设是当务之急。 (一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公安道德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公安道德。 (二 )维护国家安全和治安秩序需要公安道德。“道德治安”将提上日程。 (三 )公安道德是公安事业中的伦理关系。(四 )公安道德与公安法规互相依存。公安立法、执法、守法都需要公安道德。 (五 )建设公安道德系统工程。处理好道德与科学、法制的关系。建立完整的道德条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小悦悦事件、虐童事件等一系列恶性社会事件的出现,关于道德滑坡、道德缺失等观点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怎样挽救国民的道德水平,重建道德体系也随之成为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中呼吁将道德法律化,用严刑峻法来挽救道德的呼声比较高涨.从道德的特点、中国的现实情况以及公民道德形成的规律来看,道德法律化确有其必要性.且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分析,也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但造成道德滑坡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法律空白只是其中的一点,因此,道德法律化并不能最终有效解决道德滑坡的局面.反而过分地强调法律会扼杀道德的生存空间.只有将道德法律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平衡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特定社会中 ,国家法律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 ,这样 ,法律才能获得赖以发生效力的根据。法律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法律内容、立法思想、执法行为、司法实践、守法意识等方面。但是法律的道德影响是有限度的 ,主要表现在影响范围的有限性。实践中 ,应发挥道德与法律的综合整治功能 ,避免过度夸大道德对法律影响的限度。只有这样 ,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良法之治 ,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道德正义:“次道德”的试金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想真正匡扶道德正义,为道德走向谋一出路,落脚方式只能是法律正义、制度正义的建立,那就是应建立一个公正的道德评价标准———“次道德”及公正的道德评价机制———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 ,道德法律化成了伦理学界和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道德法律化的限度、道德法律化的实现、道德法律化的社会意义和负面效应的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2.
极少数领导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道德失范问题,是各类腐败现象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威胁我们党的生命力和国家政权的性质.治理领导干部道德失范,要从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道德体系、搞好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科学引导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建立健全的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机制、建立严格的道德监督体系、健全领导干部道德惩戒机制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论述正义的哲学家,他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总结概括,在其对话体著作《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并通过对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的论述,阐明自己的正义观。柏拉图在人类思想史上较早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方案,特别是"哲学王"治国的道德治理思想。因此,柏拉图的正义观必然对我国当前开展的道德治理活动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道德建设。要进行新农村的道德建设,就必须对我国的传统道德进行有效的梳理。国家在对农村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自然、人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健康的发展。加强新农村的道德建设对传承我国延续几千年的道德文明,摒弃落后的、不健康的东西,重构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价值观,稳定社会治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于然 《理论前沿》2004,(6):26-27
本文从道德与人性、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和道德的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三个方面对道德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细分,探讨了道德滑坡问题及其带给社会的危害,并力求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观念,概括性地阐述道德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道德义务感的存在,人们自觉地从事道德善行,摒弃道德恶行,这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履行道德义务并不是以获得权利为前提的,但是道德义务并不能否认道德权利即道德回报的存在。尤其是,在社会关系纷繁复杂的今天,不和谐、令人担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广泛的存在,道德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善恶因果得不到有效循环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机制并以此来激励人们行善的积极性、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势在必行。本文从道德行为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道德回报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实现道德回报等方面论述了道德回报与道德回报机制建设之间的关系,旨在促进道德回报机制的完善,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社会道德对于推进我国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群体,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从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也有少数的青年大学生存在道德滑坡甚至是道德缺失的现象.本文在分析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一套道德重建的方法,以便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政治是西方政治的开端。荷马首先开创了西方思想史中的道德思考维度,在其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政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完美地实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结合,从而为古希腊政治提供了一个道德政治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樊红英 《工会论坛》2008,14(4):159-160
因特网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但是,网络时空中也充满着竞争、冲突与斗争。网络社会引发了道德新课题,传统道德面临危机与挑战。网络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其道德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新的特点与趋势。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有赖于网民们自我塑造的意愿、能力以及现实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全局性问题。新时代干部道德的主体性特征较之以往尤为显著,这就使立足于自主行为的目标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适用于干部道德调控。本文尝试以目标管理模式为基础构建干部道德调控体系,力求探讨出提升干部道德建设效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