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的成年人监护制度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现有制度在立法理念上已显落后,在具体制度规定上过于简单原则化,因此应针对其缺陷在立法上加以完善,体现民法意思自治精神、扩大成年被监护人的范围、明确规定监护人的资格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设立专门的监护机关等。此外,还应在程序上加以配套完善,系统规范成年人监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成年人监护制度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现有制度在立法理念上已明显落后,对于监护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在诸多方面难以适应我国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也比较差。恰逢民法典起草之契机,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缺陷进行立法上的思考并仅就这一制度的完善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成年人监护制度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现有制度在立法理念上已明显落后,对于监护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在诸多方面难以适应我国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也比较差.恰逢民法其起草之契机,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缺陷进行立法上的思考并仅就这一制度的完善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但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都没有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措施实施时常会陷入法律困境,社会防卫和精神病人权利保障之间失衡。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设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机构,合理设计费用负担,强化精神病人监护人监护职责落实加强事前监管,做好精神病人违法犯罪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精神病人权益。  相似文献   

5.
监护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民法通则》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了监护制度,但由于立法上的缺陷,致使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仍得不到保护,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难以实现。笔者就此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完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健全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有助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监护人法定责任,设立专门监护机构,建立监护监督机构,完善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与社会观护的衔接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于亲属自治和社会自治理念设计精神病人监护制度,将监护制度定位于纯粹民事制度.精神病人监护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对精神病人承担补充监护责任,裁决监护人间监护纠纷,确认监护人与精神病人监护关系,并对监护人监护活动实施监督.行政权介入导致精神病人监护关系发生变化,除民事关系外,还有行政救助、行政裁决、行政确认和行政监督检查关系,精神病人监护关系需要行政法调整.  相似文献   

8.
论精神病人的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屡见报端。因此,精神病人这一精神上的“弱势群体”由于其不断出现的暴力行为而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民法上,对因精神病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通常由监护人承担,因此,针对精神病人的监护所产生的制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监护制度是一项保护弱者的法律制度,它对于补充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权利弱势群体"的行为能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监护职责是监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故本文选择监护职责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作者对完善监护职责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期望我国能以制定民法典为契机,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监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成年监护主要是成年精神病人监护,主要规定在我国《民法通则》,然而其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日益显现,在监护理念、监护对象和监护类型上等都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西方国家由于很早以前就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他们在成年监护制度方面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在监护理念、具体的监护制度和相关程序方面都值得我国去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浅谈精神病人暴力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具有分布的广泛性、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目标随意性和残忍性,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家庭、经济、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效解决精神病人暴力行为问题,政府主动承担起责任是关键,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情况普查是重要基础,健全监护制度是重要环节,完善法律法规是重要保障,建立强制医疗机构集中收治是重要举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试论设置老年监护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岳喜 《工会论坛》2004,10(3):108-109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 ,从法律角度对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已显得非常迫切 ,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中只有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 ,老年监护制度尚属空白。为达此目的 ,建议立法者加深对老年监护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弥补立法中的缺陷 ,使未来的《民法典》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监护不力、遗弃未成年子女,使未成年人无人监管的社会现象日渐普遍.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完善无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诸如重视亲属监护和伦理道德调节作用、忽视国家、法律的规制作用、监护监督机制缺位等,急需建立国家监护制度、完善变更撤销监护资格制度、建立监护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监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规定在《民法通则》和一些相关民事法律中的监护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对其进行完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立法上将亲权与监护分立;完善监护人的有关规定;扩大被监护人的范围;完善监护的内容;设立专门的监护监督人和监护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成年监护制度,距离世界性的成年监护制度改革运动的立法要求较远,在2012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时规定了老年监护制度,缩短了这个距离,取得了一定的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民法总则》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原有的成年监护只限于对精神病人的监护,扩充为凡无法辨认或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自然人,均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须设置监护人对其进行保护。特别是《民法总则》规定了成年监护的意定监护制度,建立了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核心制度,体现了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和最有利于被监护人权益的原则。不过,《民法总则》对于成年监护制度必要组成部分的意定监护监督制度没有作出规定,留下了一个制度上的遗憾。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未成年人财产监护制度,虽然《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均对未成年人监护作了相应规定,但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且在监护能力、监护职责、监护责任、监护的终止、监护的监督、监护事务的有关程序等监护制度的基础和必备内容方面都存在着疏漏和不足。本文仅针对我国现行监护制度在财产监护职责上的立法缺失,借鉴其他各国或者地区在财产监护方面的经验及其做法,在区分父母与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监护职责、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监护职责、明确规定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护职责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财产监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京女童饿死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此映射出在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监护监督中存在监护监督主体不确定、对口的社会抚养与监护机构未设立、监护失当现象难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设立对口的社会抚养监护机构、开通举报热线、建立强制报告制度的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在客观上表明,父母无法履行对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之责.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文章分析了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强化父母对孩子的法定监护职责、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尤其是明确受托监护人的条件、建立监护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南京女童饿死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此映射出在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监护监督中存在监护监督主体不确定、对口的社会抚养与监护机构未设立、监护失当现象难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设立对口的社会抚养监护机构、开通举报热线、建立强制报告制度的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相关规定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对滞后于当前社会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和未成年人事业发展的要求和进程。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应在确立我国监护制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强制举报制度、监护监督制度和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完善追责制度和特殊未成年人监护帮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