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试就这部法律实施中的几个不明确之处谈点个人浅见。一、关于对"行使职权"的理解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根据此条文,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侵权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客观上是指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行为;(3)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4)损害事实与行使职权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家赔偿是以国家为赔偿主体的侵权损害赔偿。或者说,凡是以国库收入或国家财产所进行的赔偿均称为国家赔偿。"国家赔偿制度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又是《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理应有所作为。目前,我国国家赔偿立法还不够完善,检察机关在赔偿理念、工作机制上也有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国家赔偿制度的落实,亟需改进。  相似文献   

3.
诞生于十六年前的国家赔偿法将尊重人权的理念深植人心,曾享有"国家保护人权之法"的美誉。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国家赔偿制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亟须对法律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4.
媒体搜索     
<正>国家赔偿法修正明确"精神损害抚慰金"据中新网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4月29日下午在北京闭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在赔偿范围、赔偿标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该法结束了国家侵权完全免责的历史,成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上的一座丰碑。但十年来的国家赔偿实践,使我们对国家赔偿有了一个全新审视的基础,其中关于国家赔偿的范围是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将间接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从立法目的、赔偿性质和主权在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经正式颁布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赔偿法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我国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7.
周秋琴  黄建文 《前沿》2010,(17):71-73
《国家赔偿法》实施15年来已经不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司法实践操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未来对国家赔偿法进行全面修改,应该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思想,通盘考虑,使国家赔偿法制度体系协调统一,为受侵害人权利最终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范围的限定,违法行政许可行为导致的间接损害无法得到赔偿。然而这种对间接损害不予赔偿的规定一直沉陷于"国情论"的窠臼之中,与国家赔偿的立法精神并不相符。基于行政许可行为致损的特性与我国当下的国家偿付能力,应将行政许可间接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赔偿标准可以参考民事间接损害的赔偿标准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通知国办发[1994]106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保证国家赔偿法全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对国家赔偿费用支付方式的规定,在落实中存在若干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予以完善:一是建立统一的国家赔偿基金;二是由申请人直接向国家赔偿基金管理部门申请赔偿;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家赔偿评估机制;四是限制国家赔偿基金管理部门的审查权。  相似文献   

11.
陈明 《民主与法制》2008,(10):43-43
1994年出台的《国家赔偿法》,曾被坊间称为“人权法”,并被视为民主法治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然而该法实施十多年来,社会质疑始终不断。近期,有关课题组的调查就指出:“该法实施十多年来,法院受理和处理的国家赔偿案件少得可怜,当事人提出赔偿少得可怜,实际获得赔偿金额少得可怜。”其调查结论是:“《国家赔偿法》是实施效果较差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赔偿法从1995年1月1日起就要实施了。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很有必要。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我觉得都很好,对我很有启发。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与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诉讼法相配套,确立了我国国家赔偿的法律制度,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制国家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时闻精神赔偿的案例在媒体上曝光,但遗憾的是:制定于1994年的我国《国家赔偿法》未包含精神赔偿的规定。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刚刚建立,国家赔偿的范围不宜过宽。其二,在我国赔偿实践中,对精神赔偿仍有一种否定的倾向,即主张"精神损失,应以精神赔偿为主。"如最近在上海沸沸扬扬的屈臣氏超市侵权案,二审判决将精神赔偿从25万降到1万,其基本理由正如二审审判长强调的"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一般以停止侵害、赔礼道谦等非经济保护手段为主,当非经济手段不足以保护受害人利益时,再考虑用经济手段,以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有效地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笔者认为,该法在立法上的些许不足,也给司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缺乏监督制约条款,不利于保证国家赔偿的公正与公平性。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具有法律监督权,在我国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法律体系中都规定有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由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监督。但是,《国家赔偿法》这一涉及三大诉讼法律后果并对之作出重要评价的法律,把负有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同侦查、审判、监狱管理三机关并列为刑事赔偿义务机关,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局决定",没有规定检察机关如何对之实施监督,并加以制约,这与我国《宪法》规定的有关规定明显不符,不利于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赔偿决定.以保证国家赔偿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赔偿法逐渐成为我国法学界研讨的“热点”,且其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笔者认为,当前国家赔偿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立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国家赔偿范围,对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探究关系到国家赔偿法基本框架的构筑。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家赔偿范围指的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损害范围。实际上,国家赔偿范围的指向性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容性强的笼统性概念,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引起国家赔偿责任发生的行为范围;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损害范围;国家赔偿责任适用范围。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赔偿制度的设计,是衡量该国民主与法制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公安机关严格准确地贯彻执行新<国家赔偿法>,是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和切实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具体体现.从公安机关理赔工作角度出发,搞清弄懂国家赔偿的赔偿原则、旧国家赔偿法"确认"程序的取消、举证责任的倒置、刑拘赔偿,以及看守所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等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与公安执法胡仕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公安机关依...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特征,将所有国家机关都纳入了法律责任体系,同时是落实《宪法》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生活日趋法律化、国际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颁布的《国家赔偿法》存在的缺陷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国家赔偿范围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是指由于国家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人身权利遭受损害,精神受到创伤。在《国家赔偿法》中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国家赔偿法律制度趋于完善,更好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一个标志。但《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过于笼统,致使在实践运用中出现困惑,因而有必要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再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赔偿法拟扩大赔偿面,实质是"扩大"公民权利,让公民拥有更多的法定权利。6月22日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拟扩大赔偿面,受到公众关注。草案修改后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