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仲华 《台声》2013,(10):65-65
9月16日,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共同发起的《蓬莱仙岛的故事——台湾少数民族图像展》、《走进宝岛生活美学,共话两岸绿色生活》主题报告会,  相似文献   

2.
年前,首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海峡两岸各种文化产业在这次会上集中亮相,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首次在大陆集中完整呈现。据了解,主展馆共有960个展位,其中台湾地区321个标准展位,占33.43%。台湾亮相的文化产业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茶文化、食文化到现代的数码娱乐产品、动漫等。而纵观几天的展会,台湾的文化创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远离生活。  相似文献   

3.
以“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展示主题的台湾馆,将展示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及生活智慧。 一脉相承的两岸文化 台湾馆位于世博园区A片区,紧邻世博轴,是参观者必经之地。“台湾馆的创意是以东方哲学为主轴,将城市进步的动力由具体的技术层面提升到抽象的心灵层面。”台湾馆的设计师李祖原说。  相似文献   

4.
娄杰 《两岸关系》2010,(2):24-25
刨造文化环境 在岛内文化发展方面,马英九当局确立文化发展目标,推动文化机构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民众美学素养,弘扬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台湾音乐美术。  相似文献   

5.
曾经参加过台湾创意产业界在武夷山举办的一次交流活动,耳闻台湾的创意文化不仅体现在城市公共建筑景观方面,而且在生态农业园区自然景观方面,活跃的创意文化更是新奇叠出。不久前我有幸去了一趟台湾,除了一路观光,我还留心台湾创意产业方面的信息。让我感兴趣的是:就连普通的一些轻工产品制造,也寄寓着独特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6.
姚伟钧 《人民论坛》2023,(7):110-112
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由此产生的生活美学,是考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源泉。自古以来,中国先民不仅创造了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更涵养了底蕴深厚的美食文化,其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美食命名、食材选择,还是烹调方法、饮食礼制等方面,古代饮食都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其中诸多审美观念及其实践对现代饮食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瑾 《北京观察》2007,(10):40-42
近年来,海峡两岸人员频繁互动,越来越多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员来到北京,将其优秀的创意、巨额的资金和丰富的运作管理经验一并带到北京,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这种两岸文化交流活跃了北京的文化消费市场和文化投资市场,丰富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产业链元素,提升了北京文化大都市的国际形象。尤其是在如何激发创意、增添设计成分、贴近民生、制造生活美感、提升生活质量、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诸方面,台湾文化创意人员都给大陆同业者很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画家梵高生前籍籍无名落魄贫穷,身后盛名远播身价暴增。在台湾,一项名为"艺术银行"的计划正试图弥补类似梵高的这一遗憾,让本土艺术家的作品通过"租赁"模式,进入民众生活的视野。开辟生活美学空间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办公室的走廊墙上,挂着大大小小近20件艺术品,这些作品不是买的,而是租来的。近日,台湾文化主管部门筹备的全台首家"艺术银行"在台中"银行街"开幕。这标志着台湾正式步入全球少数拥有"艺术银行"的地区。自从嘉士得、苏富比拍卖公司从台湾撤出后,香港变成华人艺术品市场拍卖的主要基地,再加上近几年大陆画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群众》2012,(7):12-13
城市要有活力,就要充满创意。常州人用创意的“金点子”,创新性地书写一篇篇精美片段,刷新了常州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篇章。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常州,专访中共常州市委书记阎立,探寻“创意常州”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胡适与台湾有着不了的情缘,他最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在台湾度过的,他人生的最后四年也是在台湾度过的,去世后,他又长眠于台湾。  相似文献   

11.
陆逸佳 《台声》2013,(12):94-94
初到台湾总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担心同学是否会用异样的态度对待我,担心老师是否会因为政治敏感等因素对我另眼相看,担心若是和台湾同学一起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不同会不会造成不和睦……各种担忧充斥着我紧张的心。但是经过在台湾学习生活的这一年,很多顾虑和担心都是大可不必的,反而我很庆幸当初能选择来到台湾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玉梅 《前沿》2012,(18):158-160
生活美学研究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200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研究,是认识论的生活美学研究,它把生活作为审美对象,研究人类的生活审美活动,是中国传统生活审美思想的延续.后一时期是西方话语背景下的生活美学研究,它借鉴西方生活理论和话语力求确立美学的生活本体、建构生活美学体系、解读中国美学与艺术问题等,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生活美学研究.西方话语背景下的生活美学研究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生活美学溯源、构建生活美学的哲学根基;生活美学出现的必然性及其意义;生活美学的合理性与何为生活美学;西方生活理论的应用;生活美学存在问题、对策及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8,(8):87-87
曾担任荷商荷兰银行副总裁(ABN AMRO BANK,Vice President)的李幸娟,不久前,刚刚出版了《世界美食在北京》。定居北京近8年的她,说起美食来总是滔滔不绝,对台湾夜市的可口小吃更是如数家珍。李幸娟说台湾小吃不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呈现出台湾一般市民的生活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康衡  王敏杰 《台声》2013,(10):69-73
9月17日到9月22日,“2013湖南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周”在台湾举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率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参访团随行参访。此次合作周以“湖湘韵味、湘台情缘”为主题,是湖南省首次在台湾举办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型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5.
廖中武 《台声》2011,(2):65-66
我现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是台湾政治问题,到台湾实地观察台湾的社会与生活一直是我的愿望。受台湾铭传大学大陆研究学会的邀请,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的台北行程,终于让我实现了到台湾实地体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王夏斐 《今日浙江》2013,(21):56-57
又是一年文博会。 10月17日至20日,2013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隆重举行,2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机构参展,集中展示了科技与文化、生活与美学、艺术与设计交融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胡适与台湾有着不了的情缘,他最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在台湾度过的,他人生的最后4年也是在台湾度过的,而且他死后,又长眠于台湾。胡适与台湾的情缘还应该从他的父亲胡传说起。胡适的祖上并不姓胡,而是姓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唐昭宗李哗的太子随其义父胡三公南逃徽州,太子为了躲避追杀就改姓了胡。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客观制约下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产业正好迎合了这一要求。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已累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祖国大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3,(6):82
科技发明并不只是科学家的工作,每个留心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发明家。灵感来自于生活,也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意不论大小,只要具有巧妙的构思设计,就可能变得与众不同、价值倍增。而这些小小的思维火花给我们带来的,则是生活乐趣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那么近期又出现了哪些令人兴奋的创意科技发明呢?它们又是如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呢?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产业成熟度还是国际知名度,台湾创意产业的发展都领先于上海,而且在发展理念、分类体系、盈利模式、管制方式、扶持政策和创意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与比较优势。这不仅与两地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相异的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有关,而且还肇始于两地不同的产业管制体制、发展环境与市场机制,以及人才和教育培养模式等。上海当前正值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关键期,充分借鉴和学习台湾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助推上海创意产业蓬勃兴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