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今年老兵的教育管理工作,近日,我们组织工作组,深入部队调查了当前老兵的现实思想反映,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感到,大部分老兵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走留问题,老兵退伍日益临近,工作热情不减、标准要求不降、作风纪律不松。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一是走留矛盾突出。特别是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兵,认为转了士官收入固定,生活稳定,比回家务农、打工合算。因此,要求选改上官或士官晋级的老兵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新兵老兵     
新兵习惯了自由,不习惯纪律的约束,老兵习惯了纪律的严谨而不习惯懒散的自由。新兵走进荣誉苑时会啧啧地称赞,很羡慕;老兵却只默默地观看,很虔诚。新兵受表扬时扬着头,得意地笑在脸上,老兵被夸奖时低着头,谦虚地笑在心上。新兵有事没事爱发牢骚,老兵有意见总会和队长讨论。新兵时常把想家挂在口上,老兵却把思乡埋在心里。新兵豪情万丈:“我们要创造这里的一切”,老兵欣慰自豪:“这里的一切由我们创造。”新兵干了几个月,就觉得自己成熟了,老兵干了几年,还觉得自己不够沉稳。新兵说当保安很简单,一学就会,老兵说当保安是一门艺术,想精通,很难…  相似文献   

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的老兵复退工作已经开始了。近期.围绕复退老兵的思想状况我们对5个团级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大多数老兵思想稳定,走留态度明确.心理准备充分。但随着复退工作的稳步推进.尤其是士官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老兵的思想趋于活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需要各级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月4日,一大早陈俊卿就把慰问品搬上车,他要去昭平县看望老兵。作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义工联合会的成员,从2012年开始,陈俊卿受深圳龙越基金会和广西壹方慈善基金会委托,负责关爱贺州抗日战争老兵项目。陈俊卿利用周末时间,结对帮扶了贺州市20多名抗日老兵,每月定额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公益金300元。在每月按时回访时,记录老兵口述的抗战故事。每到老兵生  相似文献   

5.
“我非常激动,真没想到还能和抗战老兵们聚在一起——有当年的共产党军队老兵,也有国民党军队老兵。”65年前在浙江金华与日军战斗中失去了左手的周良柏说。9月2日,84岁的周良柏应中共中央邀请作为现在台湾的国民党抗战将领和老兵之一,前来北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6.
5月17日,全国首家去台老兵史料馆——舟山"去台老兵史料陈列馆"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西码头隆重落成。历时近三年的筹建准备,陈列馆终于开始面向社会各界公众开放,部分去台老兵参加了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7,(4)
正2013年9月21日,看到"抗战活化石"113岁的远征军抗战老兵付心德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了一丝惊讶:老兵一辈子受尽了苦难,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营养、缺乏保健,却能够如此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享长寿,这难道仅仅是基因的缘故吗?打这以后,我就越发关心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在这期间,虽然老兵们不断地凋零、归队,但从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老兵都是长寿的。尽管他们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美国ALPHA(阿尔法)公司通过深圳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爱老兵志愿者"探望抗战老兵,为老兵们送上冬装。衡阳保卫战、常德会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参加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但每次谈起那些峥嵘岁月,却依然激情满怀。深圳市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抗战老兵是一个我们所尊敬的群体,正是他们在七十多年前的奋勇杀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敬礼!老兵     
广敏 《人民政坛》2013,(8):35-35
我熟悉的一位老兵,转业回地方工作已经十几个年头了,如今,进退面前,他与许多老兵一样,没有怨言,依旧如军人般坚守在没有硝烟的"阵地"上。在建军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向他和老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题记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12):42-43
“美国上月球只用了17年,而我们从台湾到大陆却走了40年。”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团”团长何文德的话道出了老兵们酸楚的心声。他们都是当年被国民党抓去的老兵,一踏入故乡的土地,这些老兵们个个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1.
更正     
《黄埔》2007,(5):64-64
6月28日,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隆重举行“为在津黄埔抗战老兵捐赠药品”活动启动仪式,向黄埔抗战老兵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我们不怕死亡,就怕被遗忘。——流落海外的老兵王琪在多方协助下回到祖国,《中国青年报》报道说,这句话代表了老兵们的心声。善待老兵,让思乡老兵回家是公共责任所系,是一个国家的应有之责。"村霸"和宗族恶势力长期存在,不仅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农村社会稳定,而且严重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地实施。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与"村霸"同流合污,侵蚀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黄埔》2010,(6):15-15
10月15日至17日,中央电视台《黄埔军校》摄制组在贵阳采访多位参加过抗战的黄埔老兵。图为101岁的黄埔抗战老兵、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吕传镛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4.
齐岳峰 《小康》2012,(11):96-99
曾经的硝烟岁月,以及老兵们蜷缩的生命,都已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数以百计的老兵们正以蹒跚的姿态默默走完他们淡然的晚景。金陵城下,背影苍茫  相似文献   

15.
留队老兵尤其是中、高级士官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得重要。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大,服役时间长,个人和家庭实际问题多,部分留队老兵不安心服役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给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教育引导留队老兵安心服役.尽心、尽职、尽责地为部队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佳花凉石默无声,处处秋虫唱月明。万里青天如碧海,一,补书老兵树下故园情。中秋夜台湾老兵恤人@王连鹏~~  相似文献   

17.
基层声音     
《政协天地》2012,(9):49
应更关怀农村志愿军老兵的晚年生活62年前,一大批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他们响应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今,健在的志愿军老兵都已年过八旬。当年来自农村的志愿军战士,复退后大多回乡当了农民。一些还生活在农村的志愿军老兵,有的因儿女外出务工成为"空巢"老人,有的因疾病缠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其生活现状令人同情。  相似文献   

18.
<正>回到为之而战的祖国,再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再没能见"老兵不老,军魂永恒,青春不再,依然血性,不后悔岁月的匆匆,甘愿奉献无悔今生;老兵不老,军魂永恒,铮铮铁骨,一世豪情,不埋怨今天的无名,只因祖国在我心中……"一首《参战老兵之歌》,唱出了多少老兵的军营情结与家国情怀。《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关系家国与民族的生死存亡;战争是炼狱,战场是熔炉,而老兵则是一群向死而生的人,是苦  相似文献   

19.
杨敬 《两岸关系》2002,(12):26-27
“我是幸运的,最终能在有生之年与妻女团聚,并享受天伦之乐。不知有多少与我有同样遭遇的老兵,最后等到的是无望的结局” ——台湾老兵江成堂语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8,(20)
正身前环抱骨灰罐,坐飞机住酒店同坐同卧。从2003年抱回第一个老兵骨灰返回大陆开始,台湾里长刘德文不收取任何报酬,走遍大陆23个省份,15年义务帮助上百位老兵"回家"。为送老兵中秋与家人团圆,刘德文整整7年未和亲人一起过节。刘德文祖上几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说这些老兵做梦都想回家,只要看到他们圆梦就开心。因为这项义举,他也收获了许多"大陆亲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我带他们回家的时候感觉比血亲更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