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亮 《南风窗》2011,(26):86-87
自承诺让位于普京之后,梅德韦杰夫的地位反倒开始走强。一个更值得思考的信号是,在这次反舞弊的游行示威中,民众激烈反对普京,却未有一字一句冲向梅氏。尽管凭借俄罗斯眼下的经济状况加上撼动全球的中东革命风潮不难判断俄当前民意指向,但当梅德韦杰夫9月份推举普京于2012年参选总统时,多数论者还是沿用了习惯思维,得出俄未来少则6年多则12年的政治大局已然底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10,(10):46-49
当代俄罗斯的政体是新权威主义下的宪政民主体制。它的特点是在俄罗斯的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保持宪政民主政体形式并实行总统统一领导的权力体制和管理方式。但"梅普组合"的出现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深入审视和分析俄罗斯的这种政治体制。这是一种以个人威望为基础的总统集中管理模式,又恰恰是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定的关键。当今的俄罗斯政治仍然是精英政治。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具有多层次和综合性的特点,它已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在暴露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根本缺陷的同时,还对“梅普组合”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主"一般是指以公众的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由于其所凭依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形式所具有的非物质性、非接触性、隐匿性、分散性,"网络民主"在形式上具有虚拟性、秩序上具有去权威性、组织上具有非正式性。目前"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积极、正面、有利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国《政治研究评论》(Political Studies Review)杂志于2012第1期以"民主与乌托邦恐惧症"为主题,刊发了一组文章,探讨民主权威在协商民主理论中的重要性。本文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大卫·史蒂文斯(David Stevens)为该栏目撰写的导读。在这篇导读中,史蒂文斯介绍了英国布朗大学教授大卫·伊斯特兰德(David Estlund)的民主权威理论以及围绕这一理论所展开的讨论。史蒂文斯尤其关注"utopophobia"一词。这个词是伊斯特兰德  相似文献   

6.
台湾统"独"冲突导致了台湾选举民粹异化、党争泛滥、司法混乱、公共领域失范失序等问题。这一缺陷还极大地影响着台湾民主政治的效能,造成或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困境。可以说,统"独"争议从根本上制约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台湾深陷"民主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美国"中国学家"有关中国民主化的研究视角经历了三次转换:第一次从冷战—意识形态维度转向现代化维度;第二次从现代化维度转向政治体制维度;第三次从政治体制维度转向治理维度。尽管如此,美国"中国学家"的基本立场并未改变,即对自由民主原则的一贯坚持,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策略:温和式观察策略与对立式批判策略。如若不能立足中国经验,摆脱自由民主原则束缚,美国的中国学家很难摒除他们对中国民主问题的认识偏差,更加难以合理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崇北欧实践、追求多数人的民主、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桑德斯"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受到年轻人欢迎,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逐渐与冷战的历史记忆脱钩,对北欧民主社会主义持积极评价。同时,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受影响最大的年轻人愤怒感增强,弥漫起一种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之情,而颇具理想主义情怀的桑德斯所提政纲为渴望"真正变革"的年轻人找到了愤怒的出口。桑德斯在竞选中极力宣传"民主社会主义",虽复苏了平等主义传统,将边缘化议题带入了美国主流政治,还深化和拓展了美国左翼政治,但也面临国内反社会主义、反大政府主义思潮的掣肘,在未来仍将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大肆宣扬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内容的所谓"普世价值",但在现实中又背离、否定与颠覆这一"普世价值"。西方广泛推销、推行"普世价值",实质是将西方资产阶级的特殊价值普遍化,在传播"普世价值"的过程中兜售西方资产阶级的特殊价值,以维护和实现西方资产阶级特别是国际垄断集团的特殊利益。因此,西方"普世价值"的悖论,具有深刻的认识根源、实践根源和利益根源。揭示西方"普世价值"现实悖论的根源,洞悉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和危害,提高抵御西方价值渗透的自觉性,对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稳定型民主"是对向民主转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民主乱象"作出的回应。影响民主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和主观上民主化策略和方式的失当;西方国家推行输出民主战略是影响民主稳定的外部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的"稳定型民主"需要在坚持正确的民主发展观、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完善国家现代政治制度、建立和谐的公民社会、培养健康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政治变革分为叛乱、政变和革命,"颜色革命"属于革命政变。有各种因素推动和阻碍了这些运动取得成功:"递减性的相对贫困"使公众易于造反;团结一致的、有组织的反对派,具有可供选择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策略,是成功的条件。反对派精英上台后既不进行革命也没有促进民主发展。民主促进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专制政权学会了抵制它,从而削弱了真正的公民社会团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普世价值"代表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唯心主义营造的魅惑幻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极具理论魅惑性和实践误导性。西方社会在中国推销"普世价值",根本目的是要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普世价值"在当下中国引发的争议,显示出东西方在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领域仍然存在严重对立和激烈斗争。文化自信是中国社会应对西方"普世价值"挑战的根本依托,抗拒"普世价值",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3.
肖建明 《南风窗》2011,(19):84-86
在菲农村地区坚持武装斗争长达40多年的"新人民军",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和"摩伊"有过很好的配合。如今,菲政府以"各个击破"逐步瓦解这种反政府联盟。  相似文献   

14.
燎原 《南风窗》2013,(9):58-61
"高级检察官接力翻案"、"上海司法界回应复查"……继浙江"两张"冤案(即张辉、张高平叔侄奸杀少女案)平反后,上海"两梅案"的走向,成为一个玄机。"高级检察官接力翻案、上海司法界回应复查……谁考虑过顾敏黎的感受?"坐在《南风窗》记者面前,袁剑安颇为不满。袁是上海"两梅案"(即梅吉祥、梅吉扬杀妻害嫂案)中受害者顾敏黎的妹夫。这个18年前的"铁案",今天以"是否冤案?"的巨大疑问,再度被舆论搅热。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1月爆发的法国"黄马甲运动"已延烧至今,短期内仍无平息的迹象。学界对其评价不一,但经常将其与1968年"五月风暴"类比。本文认为,"黄马甲运动"反映的似乎不是法国民粹主义的泛起,而是代议制民主的危机:作为这个制度支柱的各传统政党、工会、主流媒体等政治中介物,未能及时体察民意、整合民意、将民众的诉求引导到正常的代议制机制中进行回应处理,而是一如它们在"五月风暴"中的作为,游离在运动之外,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政治功能。"黄马甲运动"是否标志着法国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补充乃至替代,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6.
石勇 《南风窗》2011,(17):24-26
按照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在两个层面,它又必须契合民主政治的契约伦理。它是受党和人民的托付,对党和人民负责,行使"一把手"职权对一个县域进行治理,因此在权力产生方式上,很有必要,或者应该进行民主竞争。  相似文献   

17.
解析“台湾民主”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的政治转型进入民主巩固阶段后,民主的形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民主的品质却不断恶化。导致其陷入如此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自由式选举民主"的固有弊端与威权体制余孽相搅和,对整个社会肌体起到了巨大的腐蚀作用;二是由于"异化"了的本土化运动和被"劫持"的民粹主义沆瀣一气,毒化了台湾民主成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河西 《南风窗》2013,(11):91-93
2013年3月18日,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因为伊东丰雄"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以及其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之美"而将本届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这位现年72岁的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说:"建筑像‘风’一样,每个时期都在变化,捉摸不定,但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位建筑师对建筑之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把流动和变化无常作为设计基础,是使用轻薄表皮的开拓者,使建筑具有渗透性——也即所谓"消隐"。他的作品有一种失  相似文献   

19.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101-101
由1892至1896年两次人民党的威胁,美国主流的政商阶级已体会到民主政治的风险,那就是中下阶级的多数可以用选票来进行民主革命。于是在1896年的选举危机过后,美国遂开始了历史上所谓的"民主反革命"阶段。在美国历史上,有个最大的谜团,它就是"1896年大选之谜"。美国后来的不同都从这次选举开始。在19世纪末期,美国打完南北内战,由于国家统一商机无限,于是铁路巨子和金融巨富兴起,官商勾结,社会风气败坏,贫富严重不均等现象也告出现。那时美国的民主参与程度极高,每次选举的投票率都可高达八成,于是进步的第三党人民党遂告兴起。它在1892年的大选时,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已得票85%,拿了52席众议员、3席参议员、3个州长,在7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参议院空缺拍卖案的曝光,显示美国政治中的"钱规则"难以超越公认的"游戏规则"。说到底,西方现有民主体制,从政治透明度、舆论多样化到司法独立,对"钱规则"形成了社会和结构性的制约。而这种制约的首要前提,是一个完善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