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认知框架不同,在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始终强调结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这也引起了理论界争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澄清这一争议并建立清晰认知的哲学基础。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措施,必然要反映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中国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结构化特征,即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制度化的结构特征和区域结构差异,这决定了结构优化成为宏观调控目标设定上的合理化选择。从历史经验和实践反思来看,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宏观结构优化应当成为国家战略、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总体取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结构问题的表现更为复杂,宏观调控应该继续笃定结构优化不放松。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在经济法的研究中颇有争议,本文,作者在评述了现有的主要几种有关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后,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由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统一协调原则和辅助性原则构成。  相似文献   

3.
陈颂东 《理论月刊》2007,(5):138-141
1992年的通货膨胀和2003年的通货膨胀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但其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调控方式、方法却不尽相同。通过对这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便于我们根据通货膨胀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引子回首2004年,中国经济事件的重中之重当推始于当年春末夏初的宏观调控。而对宏观调控的看法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非常及时。正因为中央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将一些已经明显偏热的行业降温,才使我们又一次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番宏观调控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那么,企业投不投资,往哪些行业投资,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站出来干预。政府动不动就出手,还叫什么市场经济?实际上,中国国情决定了本轮宏观调控的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甚至出现了很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目前,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历史性的总结为时尚早,但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评估,并制定完善的房地产法律制度却很有必要.当前理论界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宏现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学术假定,因而这些讨论显得多少有些凌乱,学术界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4,(5):54-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共进行了五次紧缩型宏观调控,时间段分别是:1979年~1981年、1985年~1986年、1989年~1990年、1993年下半年~1996年、2003年下半年~2004年。本刊摘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树成所长8月在《国际金融报》撰文对五次宏观调控不同点的概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波  赵志凌 《群众》2007,(1):24-26
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不只是针对投资过热等问题而进行的短期的经济景气调控,更是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宏观调控持续3年来,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朝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结构性矛盾等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必须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江苏的积极应对新一轮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第五次控速降温的宏观调控。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见事快,动手早,是一次预见性的主动调控;二是采取“边调控边判断,步步推进”的策略,适时加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集中进行了6次针对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与控制,及时纠正了经济运行中的目标偏差,为我国社会经济三十年来快速平稳增长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我国近三十年来6次大的宏观调控,其中的经验表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要做到三适,即适时、适度与适可而止。比如1984年抑制通货膨胀之所以不彻  相似文献   

9.
我国两次利用金融信贷工具调控房地产市场,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市场背景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调控在取得了积极效果的同时,也给房地产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切实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积极进行房地产金融工具创新,才能使这次宏观调控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楼市又在充满争议中走过了一年。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楼市运行从2007年年初的惯性上涨,到年中的房价“井喷”,再发展到目前买卖双方的“僵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