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转型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经济学不只是指出转型的方向,更要分析转型的成本,寻求最低成本最小摩擦的转型,即在发展、和谐、合作中实现转型.中国正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初级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关键期;目前改革领域正深入到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的阻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经济转型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应该加强对宗教信仰的管理和引导,大力选拔和培养民族干部,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浙江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目前正处于人均GDP从6000美元到1万美元发展转型,即从中等发达的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解之诚 《创造》2010,(11):64-64
在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云南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深思。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来说,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新兴产业是转型的引擎,也是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我们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调整升级的同时,不仅考虑现在能干什么,而且要谋划5年、10年后能干什么。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犹如一夜春风,其传递出的信息,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是指国家或地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以后,向人均GDP1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实现转型发展,反而使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社会陷入动荡甚至崩溃.经过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629美元,已经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陷阱”现象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如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部分典型国家和地区发展为例,在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成败经验基础上,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玉环县为例,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主动输出过剩产能,帮助急待完善又缺乏资金的新兴经济体,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愿望,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要企业走出去,而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企业的投资。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只有27亿美元,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飙升至1400亿美元,增长了50多倍,并首次超出外资引入的1200亿美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如何"走好",却是中国"两会"以及各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赵凌云 《政策》2013,(8):15-22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党中央顺应人民期盼和时代召唤,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追求的改革新政,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取向的发展新政。新政的指向是推动发展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由小到大,关键靠速度;经济体由大变强,关键靠转型。中国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求、符合后发工业化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为湖北解决制约发展的长期历史难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湖北需要抢抓机遇,谋划新的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战略思路,力争在新常态条件下加快发展,提升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天津商务事业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抓机遇,克难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进出口总额由2007年71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1156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9.
祁亚辉 《今日海南》2012,(12):42-42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已跃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美元的台阶,面临着巨大、艰难而紧迫的社会转型。由于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涉及13亿人口,所以转型是巨大的;由于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并面对社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并行阶段,所以转型是艰难的;由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推动和强力牵引,所以转型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10.
王顺华 《政策》2012,(8):87-89
一在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时候,阅读李鸿忠书记推荐的《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一书,思考如何在加快转型中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深受启迪,获益良多。由中央党校洪向华教授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一书,准确把握了我国"十二五"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度解析了当代中国在转型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徐焕明 《今日浙江》2010,(17):37-38
外资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7万余家,投资总额2986亿美元,合同外资1621亿美元,实际外资819亿美元。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方针,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强国战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占比从2000年的7%上升到2012年的19.8%,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未来5~1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对中国经济来说至关重要,事关中国发展的前景。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水平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距,从1970年的937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0314美元,相对差距仍然在6倍以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决定了今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向。1.由高速支撑型向中速平稳型转变。任何国家的经济及其发展模式,都需要一定的增长;任何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都以一定的增长为前提。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证明,由工业化所催化的  相似文献   

14.
祖强  梁曙霞 《群众》2010,(2):56-57
<正>当前江苏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率先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江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制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规划和  相似文献   

15.
张茉楠 《传承》2011,(4):65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也已超过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国家盈利模式将出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6.
鲁杰 《理论月刊》2003,(6):115-116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西方伦理道德关于经济伦理的理论,试图把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观和西方经济伦理观的精华,纳入到社会主义伦理体系中,从而阐明转型时期应树立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结束了持续35年的高速发展态势,全面进入经济转型和结构性减速的常规发展时代。后发展地区在经济转型和宏观经济减速大背景下,具有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意义。抓住经济转型、产业大规模转移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战略机遇,着力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科学研判和正确运用,追求超常规发展应成为四川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对于2013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新思路,我的建议是深化改革促转型发展,尊重自然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直被世界称之为"增长的速度奇迹".但是只有速度的增长奇迹,并不等于公平型共享型的增长.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质上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的缩影.当前的收入差距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威胁到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制度创新,消除分配不公,改善分配关系,推动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实现真正的中国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20.
许多学者认为,"十二五"将成为新中国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其根本标志是从追求国民财富总量增长转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政策导向从强国为主转向富民为主。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意味着浙江要求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迈向发达经济体的同时,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利益和谐、社会和谐,成为率先转型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