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城乡社区的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见》没有采取以往的城乡分头叙述的传统表达方式,而是以"城乡统筹"为原则,首次将城乡纳入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政策——问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旨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  相似文献   

3.
正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社区治理问题关系到国家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和基层社会民主的实现,如何选择和实施有效的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把"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作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相似文献   

4.
郭圣莉  张良 《理论探讨》2020,(1):161-16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市"社区制"经历了启动、形成发展与转型阶段,基本构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道路与发展图景.社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总体演进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以整体性治理的视角研究这一过程.从社区制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四个推进机制:政策与示范——社区制演进的中央推动机制;问题导向与学习创新——社区制演进的地方创新机制;专家与民间精英——社区制演进的微观创新机制;党建引领——社区制演进中党的领导与整合机制.经研究发现,社区制既有从属性和工具性,也有主体性和发展性,作为国家整体治理的一部分,社区既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目标形成不同的体制,同时也随着国家发展和自身成长不断地将自身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9,(4):108-115
历史制度主义将宏观的外部环境和微观的政治行为连接起来,是观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重要中观视角。推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从"单位制"向"社区制"变迁的主要变量是:外部环境——城市化与人口流动;新观念——社区复兴与新公共服务;行动者——基层呼吁与政府创新;关键节点——两办转发民政部《意见》。两办转发民政部的《意见》直接为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提供合法性来源,使其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和创新,但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因需求增长和行政下沉带来的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意外后果。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2017年12月,民政部印发的《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指出,要"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社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20,(5):128-133
现代社会治理曾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即以代表制与官僚制为基础架构,通过代表制将私人利益和私人意见转化为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再通过官僚制将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见转化为政府行动,最终以政府行动来促进社会的良好治理。近几十年来,随着一系列经济、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变化,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型。首先,知识经济打破了代表制与官僚制间的闭环,要求各国通过学习型的参与来重塑治理过程;其次,公私部门的二元分立受到冲击,私人部门不断向公共部门扩张并引发了新兴的非营利部门的市场化,要求各国以公共利益为目的重塑三大部门间的关系;最后,城市与社区开始成为国家之外的新治理单元,加剧了社会内部的不平衡,要求各国在国家社会关系再平衡的原则下引导城市与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康之国 《求知》2017,(10):42-44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2015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明确指出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一号课题“1+6,”文件精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向纵深发展,闸北区在不久前召开的九届九次全会上,就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制度化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和机制的有效建立,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并以闸北区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文件形式下发到基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组织引导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分三个重点,确立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3)
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国民在强调生活富足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方面的提升与享受,特别是注重人类赖以依存的社区的发展。不仅要求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型社区,还要求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体育、社区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发展,在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机构以及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一个绿色生态、和谐稳定、生活水平与精神境界共提升的先进、文明社区。文章探究了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结合实践中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最终提出了一些促进此趋势快速发展的实质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5月19日习近平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而以人民为中心,是建立健全上述两个体系的核心要义。2017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发布,要求"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和驻社  相似文献   

12.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治理主体的历史演进及角色定位,分析实现多元主体合作与整合的制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治理形式、明确行政与自治的关系、厘清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职责、扩大居民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对于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乡社区治理领域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从功能和目的上主要分为决策型协商民主、议事型协商民主、调解型协商民主等三种形态。虽然我国城乡社区协商民主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也面临协商需求增加与协商制度供给不足的矛盾、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受阻与强势群体控制协商现象并存、协商结果与决策执行之间脱节等诸多困境。要想化解城乡社区协商民主的发展困境,就需要不断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协商的指导,积极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化,提升城乡居民参与协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后单位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社区多元分化的现实,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纷纷引入新的元素,进行着一系列的关系重构。正是在这种社区治理的关系重构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才得以成为可能,并形成了三种典型社区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即单位制社区中"协作式参与治理实践"、街居制社区中"参与式合作治理实践"、物业小区制社区中"介入式参与行动治理实践"。因此,针对不同社区的地缘特征、区位环境、发展状况和居民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治理,将成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沈瑾 《团结》2010,(6):19-2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城乡统筹及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对未来城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议》的核心观点是希望利用城乡统筹来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目的是将农村的资源要素留在农村而不是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6,(4):51-53
正街道社区基层协商是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何结合基层社区的实际贯彻落实好《意见》要求,有效发挥街道社区协商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破解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河西区街道社区协商工作的实践进行了调查,从明确协商内容、扩大协商参与面、规范协商程序、创新协商平台、强化协商保障等角度,对如何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协商的重要作用加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李银  吉哲鹏 《求知》2012,(1):44-44
面对“脏、乱、差”的城市发展问题和愈加拉开的城乡差距,云南开远市通过创新“大包保制”、“三大主体论”和“整市推进论”体制,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开展社区治理,摘掉了“灰城”、“臭城”的帽子,让交通、教育、文化、医疗的发展成果也惠及乡村群众,走出了一条县域的社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刘娴静 《学理论》2013,(14):62-63,134
组织与权力是城市社区治理中两个最重要的变量。对中西城市社区组织与权力的前人研究进行了描述并做了理论分析,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组织与权力出现的理论解释模式主要有:国家与社会理论;基层政权建设理论";社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9.
杨辉  孙博洋  陈颖  李艳春  刘军 《学理论》2012,(22):79-80
农村社区治理日趋成为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农村社区治理主要表现为管理向服务的转变。界定了农村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引入社会资本、关系等视角,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解析黑龙江的农村社区治理,分析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是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场域,如何处理好行政职责下沉与社区自治职能履行之间的关系,成为基层治理实践中的重要命题。以历史发展为主轴,探析建立在政府与社区互动基础上的城市社区变迁脉络和轨迹路径,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演变经历了政府主导社区治理的“行政化”阶段、社区自治功能回归的“去行政化”阶段,正迈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新格局阶段。行政化阶段,城市社区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再到社区制的沿革,行政功能冗余而自治功能弱化。去行政化阶段以“社区减负”为直接目的、以“回归自治本位”为基本目标,面临社区自治空间建构困境。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中政府发挥治理优势,凝聚合力,基于多主体形成关系网络,从情感、利益多维度路径助推政社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