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国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而现实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任何单一政策都难以奏效。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等是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经济落后、收入较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的地区转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推动力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对贵州加快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逐年增多。据省农调队调查测算,199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达715.2万人,比上年增加29.1万人,增长4.24%,剩余率达46.0%。据对29个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限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银星 《新长征》2006,(8):52-53,6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古今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甚至已成为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规律,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城市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较低的农民工素质之间、制度缺失与城市劳动力市场拉力扩张之间、社会歧视与农民工市民化适应进程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要通过消除制度障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途径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厉有为撰文指出,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接收地点主要在城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两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跨世纪难题.发挥县级行政管理作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不仅是搞好城镇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此问题发表管见,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相关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在城乡二元分割中进行的;二是其基本动因是在农业十分落后、在比较利益驱动下进行的;三是完全是自发的,在自发转移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计划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关于污染和占用耕地的相应制度。上述3个特点导致在劳动力转移中出现如下问题:1.农村工业发展的非城市化。在城乡二元分割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只能在农村内部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速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非城市化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一是农村工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能分享城市的外部经济效益,制约着农村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生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筒称《意见》),旨在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本文着重探讨了加快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仍滞后于工业化.单纯依靠提高非农业的人口百分比是没有用的,必须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而这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只有通过壮大民营经济、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期间,中央的目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它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要注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同时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进城是历史的选择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在 2 1世纪再一次腾飞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 ,有必要对农民工进城提供政策性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南山区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遇到了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尖锐。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就业机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今后宁南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刍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是在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的。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在发展首都经济的过程中,理应率先实现京郊农业的产业化,同时也应率先实现京郊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变动情况看,京郊…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燕 《理论建设》2006,(4):26-2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培训。经费不足、体制不健全是制约农民工培训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工培训面临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培训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差距,而且有利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来,上犹县非常重视城市化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受“老、少、穷、库“等因素影响,上犹县城市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城区人口不旺;二是缺乏产业支撑;三是管理成本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生了分化.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过低,部分农民走向非农产业或外出打工以扩大其生存的机会空间.因此,以农业结构为主向以工业结构为主的社会结构的转换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劳动力资源与转移、流动,对城乡问题的看法,对我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有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据我们了解,我国约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从现实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有大约1.5亿为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农村目前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选择是一种市场行为,他们是就地消化,还是流向附近城镇或到异地大中城市,主要是由其自身机会成本、比较利益和行为偏好决定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鼓励、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转移方式和模式上,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