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乃成 《奋斗》2007,(2):8-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员工的光荣使命。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唐昌黎 《探索》2003,(1):18-22
“二元选择论”认为 ,社会规律是主体选择与社会存在的交汇的结果。主体有两种选择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平等公正。人类社会沿着两条轨道运行 :发展轨道与平公轨道。两条轨道就是两条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两条规律进行总结而得到的执政党建设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3.
从词义上看,“与时俱进”一词大约源于《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宇宙的运动变化而得出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像日月的运行盈亏、四时的消长变化那样,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变化着的宇宙和变化着的社会当中的人,也应顺应这一规律,以变应变,这样才合乎“天道”,从而使人的行动能趋利避害,获得最佳的效益。这也是古代《易经》作者所遵循的最基本的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词义,后也作“与世推移”、“与时推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使用的“与时俱进”一词,与“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推移”、“与世推移”词义相近,但明显扬弃了这些词义中的消极意味,体现了一  相似文献   

4.
易钢 《求实》2002,(10):4-6
“三个代表”思想生动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 ;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同时也为深入研究“三大规律”提供了基础。“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全面深刻阐述 ,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和而不同"思想与"优胜劣汰"思想有根本的差别。前者有三条主要内容: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要自主,不能随波逐流,更不应与坏人同流合污;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三是要善于与别人合作,善于协调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弱者,帮助弱者。而后者的误区,是把"天择"变成"人择",最终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实行"和而不同",要坚持几项原则:对于强者来说,要承认差别,要尊重别人的价值观,还应该保护弱者;对于弱者来说,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斗争,这就是"和而不同"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精神     
周桂钿 《理论学刊》2002,(6):109-112
孔子的思想与后儒有所不同 ,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谈儒家精神。儒家精神最主要的就是“仁义中和”四个字。“仁者爱人” ,仁有两条原则 :一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二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义者宜也” ,该取则取、不该取不取是义 ,该取不取、不该取也取是不义 ;“中”即中庸 ,它是重要的思想方法 ,是从实际出发的最正确的法则 ;“和”是多种成分的有机组合 ,是优势互补 ,是和谐 ,处于其对立面的是“同” ,“君子和而不同”。儒家精神对现代社会还是有较大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集中到一点 ,就是对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作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定位和概括。“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性。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是历史发展规律中带根本性的因素 ;关注这些因素 ,并成为其代表 ,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 ,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同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统一了起来 ,从而不仅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带有长远指导性的科学规范 ,而且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有…  相似文献   

8.
“和而不同”: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政治文明精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崇胜 《唯实》2004,4(1):32-35
中华政治文明的精核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 ,把握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质 ,就是把握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政治文明精髓。“和而不同” ,意思是说要承认差异 (不同 ) ,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也就是说 ,“和”是目的 ;但“和”的前提是“不同” ,是多样性的存在 ;没有“不同” ,没有多样性 ,就无所谓“和”。“和而不同”堪称人类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千百年来,“和而不同”或者“不同而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思想,一直是人们在其所处群体中和谐共处的操作准则。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对立造成和谐。”二者异曲同工的思想耦合向世人昭示:即使在现代物质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创造班子的和谐氛围,仍具有重要意义。“和而不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整体的和谐在于个性的耦合。“和”就是事物的和谐,“不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之“新”思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体现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之“维”;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科学发展观之“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合乎人性的、互惠互利的、人民做主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关键词是“社会”。因此,这个社会,应当是一种活而不乱、和而不同的社会,应当是全体人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刘亚琼 《学习月刊》2009,(10):30-30
《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三条规定是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法中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按“三个代表”要求的那样,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特殊的留学经历,邓小平独特的个性品质尤其是他务实与创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结合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负责的精神,邓小平独到的思想方法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古今中外法”、“和而不同”的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明分”思想与儒家“和而不同”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分”是荀子哲学的内在逻辑,并从天道观、正名主义方法论、人性论和社会历史观等方面探讨了荀学“明分”的特征,进而指出,“明分”最终还是指向和谐的,即“明分”的精神最终指向“和”。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和而不同”,荀子的“明分”和孟子的“求合”代表了“和而不同”的两条路向,中国文化的主流是过度亲和“和谐”,而忽视了对“分”的强调,今后儒学的发展应该注意“明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时应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贯彻和实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序变     
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社会道德的演变也日趋显著。因其演变中出现了诸多“异常”现象,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演变为何?“异常”为何?结果又会是什么? 恩格斯曾在一封书信中说:“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页)虽然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领域,但其中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的演变,除遵循着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外,还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某些含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也具有同一性。因此,笔者欲从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秋石撰文认为,“三个代表”是着眼于解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纲领,是着眼于回答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出的重大战略性思考,是着眼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形成的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董新春 《理论学刊》2012,(5):123-126
在鲍德里亚看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基础性概念的历史规律,并非像人们所认为和理解的那样具有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其中蕴含的决定论思维也难以成立.它们都是遵循着“生产的逻各斯”,笼罩在“生产”、“生产力”等“商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预设“阴影”下的意识形态概念.20世纪,“消费”占据了现代社会的统治地位,“符号的政治经济学”取代了“商品的政治经济学”,以往“生产之镜”中的历史规律理应被彻底否定和解构.鲍德里亚的“解构”对象事实上只能是传统中教条化的历史规律观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理论,但他从“消费”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生产”之根的摇撼及所作的“片面而深刻”的批评,对于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深化马克思主义及历史规律问题的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遵循的规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