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培训复杂而艰巨,是农民工向市民转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培训的质量不仅关涉农民工个体的生存命运和生活状态,同时对国家和谐稳定大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例如:在深圳市,700万人口中就有500万人是农民工,他们对于产业构成以制造业为主的深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相反,农民工在求职、福利、劳动保护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却受到极不平等的待遇,常常被另类处置。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境地十分尴尬。因此,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地位,落实农民工的“市民待遇”,保障农民工合法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3.
谭畅 《时代风采》2013,(5):20-21
农民工总量已超过了2.5亿人,意味着每6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农民工。三十而立的80后、二十出头的90后正在成为主力军,将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的同时,正面临着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他们的下一代将如何选择城市?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和异地就业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新时期工人阶级队伍外延和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不断提高对农民工加入工会的认识,是各级工会组织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站在发展的前沿: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看,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后备军,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新生力量。党的十…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全中国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保,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选择。但当前不少农民工在这两张"社保网"面前,却总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07,(9):22-24
近期,河南省总工会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城市务工的新一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所体现出的特征是年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追求人格平等、深怀强烈的成功梦想。他们不但希望在城市谋生,更希望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7.
《重庆工运》2006,(4):11-1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谢青 《工友》2003,(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加速向城市流动,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对他们做出安排,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任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国情相结合。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惯例”为标准,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安排在现阶段也不可能与城镇职工  相似文献   

9.
钱建朝 《中国工运》2014,(11):57-57
最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已经下发,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工工作,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意见》共分六条28项,从第二条第4项开始,每项都对涉及农民工的具体问题划定了多个责任部门和单位。应当说,很具体、很全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至2014年,农民工总量已达2.69亿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特殊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经济大省,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城市有大量来自省内其它欠发达地区和省外的劳动力。由此产生的学龄农民工子女群体数量也与日俱增。农民工子女,包括一部分由于其父母外出务工而在家乡就读、生活的,一部分是跟随父母在务工所在城市生活的。他们在经济、学习和社会生活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因此对这个群体的关爱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肖金成 《工友》2014,(3):10-1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农民脱离农业,离开农村,进入工厂,来到城市,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时至今日,虽然在统计数据上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城市常住人口,但身份问题没有解决,家属没有进城,未能享受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目前,中国农民工已进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转换的后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父兄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12.
《时代风采》2011,(2):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13,(4):57-57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赖德胜、夏小溪在《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撰文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批进城的农民工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城市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他们远远没有市民化.在城市的生活状态与城镇户籍居民相比差距还很大。具体体现在就业质量低.社保覆盖面小。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主要力量,然而城市的兴旺发达却少有惠及到他们。虽然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奉献了自己的辛劳和智慧,但他们中的多数至今仍难被城市接纳和认同。在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诸多因素之中,户籍制度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拥有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可享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中国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在整个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时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保,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种选择。但当前不少农民工在这两张“社保网”面前,却总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核算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城镇化战略。按照农民工个体向某一个城市转移的核算原则,建构包括个人生活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两部分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核算模型。根据此核算模型,结合分布地域、城市类型,选取五组十座城市进行核算,对核算结果做出比较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将会呈现阶梯式进展过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在其中承担更多的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据不完全统计已近两亿人,主要集中在建筑、采掘、商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做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都要求劳动力具备转型所需的创造性、技能性等特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同时也是承担产业转型的直接参与者,这部分劳动力的质量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广大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已经明显成为阻碍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在分析产业转型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效应的基础上,着重从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机理进行分析,构建内部劳动力市场效率模型,并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以探究内部劳动力市场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这一视角,他们认为户籍体制限制了农民工形成,而农民对城市预期收入的展望使得他们流入城市。但通过观察,农民工形成、异地生活还有其社会文化方面的动因,应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农民工形成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民工阶层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农民工内部已经发生了阶层分化,从上到下依次划分为准市民身份的农民工、自我雇佣的个体农民工、依靠打工维生的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失地农民工这五个阶层。经济收入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农民工内部发生分化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原因。农民工阶层化未来发展将呈现出城市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农民工阶层在经济层面进一步分化,农民工阶层由基础的经济层面的分化进一步转向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分化,城市农民工的阶层流动从自发转为自为等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