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2003年开始,每逢春节过后,全国多地便出现"用工荒",这似乎成为一条定律。从起初发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到后来逐渐蔓延至内陆一些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来袭的"用工荒"让众多企业都"慌"了神,也让多地政府"慌"了手脚。不少企业纷纷加薪留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带头组织招工,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14,(5):22-23
核心提示:春节假期过后,多地“用工荒”问题凸显。么会产生“两难”共存现象?当“用工荒”遭遇“求职难”“用工荒”和“就业难”两种现象在今年更为明显。为什,如何拆招破解?  相似文献   

3.
《时代风采》2011,(12):12-12
中国“用工荒”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连中国部地区也希望留住工人。过去“老板挑工人”的局面也因“用工荒”而转变为“工人挑老板”。  相似文献   

4.
许名波 《工友》2012,(4):15-15
目前的"用工荒"现象,主要是结构性、摩擦性矛盾,而不是总量性矛盾。既然劳务人员是在"用脚投票",那么人业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从业企员主动走到自己的门前?  相似文献   

5.
2011年农历正月十五过后,广州市花都区总工会走进区内6个镇(街)20余家大型工业区的外资、港澳台及民营企业就“用工荒”问题开展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6.
打工风向标     
《农村青年》2007,(6):44-45
两年后我国劳动力将出现短缺;河南省富余农村劳动力不到3000万;东南沿海仍旧“用工荒”;10种职业最缺人;东莞6成岗位中意女工……  相似文献   

7.
《时代风采》2009,(19):11-12
和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以至于沿海用人单位组团到中西部地区“抢”人。整个珠三角,乃至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部在为“招不到工人”而发愁。  相似文献   

8.
社会热点     
用工荒多处"开花"上海企业遭遇用工荒,薪水低致离职率攀升;重庆多家企业到火车站截留农民工,有的月薪开到4000元;东西部展开了农民工争夺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回暖,用工短缺现象越来越突出。用工短缺现象背后,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与务工者结构性变化存在较大关系。解决“用工荒”问题,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加快劳务输入地人才培养和加强职业教育,以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冉德强  杨定贵 《工友》2011,(6):30-31
2011年的春天,用工荒席卷着众多企业,但是在宜昌鄂中化工有限公司,四个分厂开足马力全天候生产,厂内一片繁忙,统计资料显示,一季度生产复合肥11万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总经理常凌云自信地说:“今年完成产值12亿元没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核心提示:春节假期过后,多地"用工荒"问题凸显。么会产生"两难"共存现象?当"用工荒"遭遇"求职难""用工荒"和"就业难"两种现象在今年更为明显。为什,如何拆招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并存"长期招聘电工、焊工,包吃包住""招聘业务员数名,待遇丰厚"……正在湖南省人才市场举办的新春系列大型招聘会现场,用工信息琳琅满目,但应聘者寥寥,大厅显得冷冷清清。相同的场面同时也出现在成都、合肥、珠三角等各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2.
漫画     
马宏亮 《工友》2011,(3):F0002-F0002
用工荒多处"开花" 上海企业遭遇用工荒,薪水低致离职率攀升;重庆多家企业到火车站截留农民工,有的月薪开到4000元;东西部展开了农民工争夺战。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7,(1):54-55
说了身体,再来说说工作。东南沿海闹了几年“用工荒”;今年看来仍不会明显缓解。有消息说:直到去年年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沿海制造业基地仍然普遍面临普通农民工供过于求,有专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严重短缺的供求矛盾。而在许多地方,普通农民工也很短缺。  相似文献   

14.
蒋平  蔚万红 《中国工运》2014,(4):31-31,33
近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用工荒、就业难、招工难”等词条再度跃上媒体头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进和保幛就业既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也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甘肃省各级工会为了更好地配合政府做好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晌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工会促进就业的做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徐博  李亚楠  刘劼  吴雨 《工友》2012,(4):16-17
破解用工荒,需要三方面形成合力。"企业要产业升级,农民工要技能升级,政府要福利保障升级。"  相似文献   

16.
章鸣 《工友》2006,(11):28-29
2005年,鄂州市总工会在调研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些企业发生了“用工荒”,有事却找不到人来做。用工短缺成为制约鄂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帮企业招工成了地方政府服务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总工会在调研时还发现,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千方百计地降低人工成本,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定额、延长劳动时间,导致职工也千方百计地“跳槽”。这一年,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涂维发当选为市总工会主席。他当然知道鄂州市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他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与其说花大气力帮企业招工,还不如营造良好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7.
"用工荒"问题的出现,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社会文化视角看,主要是与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企业缺乏人性化关怀、社会歧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文化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息息相关。通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消除歧视隔膜、完善激励机制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创新型产业为主导,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沈汝发 《工友》2009,(6):50-50
常年的“技工荒”是许多福建企业发展的瓶颈,福建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近日联合启动实施2009-2012年产业技工培养计划,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服务业重点行业,是应对新形势下 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充分挖掘高技能人力资源、稳定青年人就业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 2010—2022 年《中 国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经济普查宏观数据和2010—2021年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中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 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测算服务业重点行业的人才缺口数量,总结出三大重点服务行业亟须的人才类 型和特点。研究发现:当前人才教育培养存在“用工荒”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重知识、轻实践,受教育 水平与能力不匹配问题凸显;针对青年人就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较为有限。研究建议:教育部门应完善专业设 置和培养方案;企业和高校应积极推进大学生见习计划,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和社会 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20.
招工难和"用工荒"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靠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地图也在发生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吸引农民工的激烈竞争。农民工队伍的结构、自身条件和择业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深刻折射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改善民生、提高农民工队伍素质的必然性和紧迫性。解决招工难和"用工荒"问题,涉及到多方面因素,需要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创新思路、采取措施、扎实工作。刊登下面这篇文章,希望引起大家更深刻的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总结典型经验,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